车辆工程专业的定义是什么
车辆工程专业的定义
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上述车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和控制、使用和维修、相关检测装置和仪器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广泛,它关系着中国经济建设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工业及交通运输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并对农业现代化和国防装备现代化具有重大的影响。车辆工程从初期涉及到力学、机械设计、材料、流体力学、化工到今天拓展至与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电子技术、测试计量技术、控制技术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并进一步触及医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等广泛的领域,形成了一门涵盖多种高新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
车辆工程专业的就业去向
可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车身及造型设计、车辆电子技术应用、车辆的性能测试与试验研究、汽车制造工艺、工装以及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可在交通运输及管理等部门从事车辆维修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主要去向为整车厂(一汽、东风、上汽等),零部件厂商(大陆、延峰、联电)和汽车检测中心,应届生月薪在4000左右,整体上看处于各行业中等水平。
车辆工程专业的相关技术
排放技术
汽车排放:
国际上降低汽车排放的主要技术途径,是在采用高压电控喷射系统、增压中冷技术、电控EGR等技术措施达到欧4排放标准后,一般不再从发动机本身结构、燃油喷射系统等方面采取技术手段,而是通过采用多效化学尾气净化的方法,由此减少发动机本身的生产和技术成本。汽油机的指示热效率在现有的基础上,还有约8%的.提高余地,除了改善燃烧外,发动机摩擦磨损还有降低25%的余地。实现此目标采取的技术措施是综合性的,主要
有缸内直喷、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提高压缩比、均质混合气压燃着火(HCCI)等。
柴油机的指示热效率尚有7%的提高余地,发动机摩擦磨损还有降低15%的可能。具体措施有增压、燃烧控制、采用HCCI燃烧方式、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可变进气涡流、电控高压喷射、电控EGR等技术。
随着汽、柴油机燃烧技术,尾气处理技术以及新一代低排放新能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车用发动机的高效、低排放、低噪音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什么是汽车压缩比 底盘技术
电子技术的进步与应用,使汽车底盘的控制由传统的手动、脚踏控制向电子控制方式发展,出现了ABS、EBD、EHPS和ECHPS等电子类产品。在特殊工况下,对底盘部件的控制,已开始大规模应用主动干预的控制系统来完成,例如TCS、ESP、EPS等,更进一步,发达国家已开始研发全电子控制的底盘控制系统和网络化管理的整体样车。大多数国内汽车制动系统的研发,处在引进、消化、吸收的阶段上。商用车使用的动力转向器多采用行程限位自动调整装置和安全阀装置,有些企业先后开发了多路转向半整体式动力转向
器。对EPS的基础性研究,主要集中于控制算法上,国产管轴助力的EPS已批量应用于国产汽车,小齿轮助力的EPS也已研制出来。中国轿车变速器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手动变速器市场自主品牌已占主导地位,自动变速器则主要是进口产品。国内重型机械式变速器的技术水平已接近国外同类产品。与国外液力自动变速(AT)产品相比,国内在设计、制造水平、控制策略等方面都显得很落后。国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虽然已研制很久,但电控系统等方面,技术还未完全过关。中国对CVT的研发起步较晚,若干国产车型虽然部分车辆上装用了CVT,但都是进口产品;有些企业正在开发,但尚未真正步入产业化。
安全技术
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两种。汽车主动安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ABS、TCS/ASR、ESP、BA、4WS、汽车主动前轮转向、汽车横摆运动控制系统、汽车主动悬架、汽车主动车身控制以及属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先进汽车控制与安全系统。汽车的被动安全技术,主要涉及对汽车乘员的防护、汽车结构耐撞性、行人碰撞安全与儿童安全性防护等,例如,乘员约束系统、人体碰撞保护等技术装备就可起到这种保护作用。
用于国内乘用车的乘员约束系统开发设计,主要为前排座椅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系统。对完
善约束系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碰撞生物力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工作主要是跟踪和引入国际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些基础性的试验研究。
制造技术
本章介绍铸造、压力加工、切削加工、焊接、涂装、电镀、热处理、无损检测、检测、装试等10个专业领域的发展概况。中国汽车铸件正在向高性能、薄壁、轻质、精(确)尺寸、优良切削性能方向发展;铸造生产过程向清洁、废物再生、高效、节能、节材、环保的绿铸造方向发展。
压力加工技术向着高效、自动减轻汽车重量、降低成本等方向发展,从而产生了精密锻造技术、内高压成形技术、管类零件成形技术、伺服电机压床等新技术、新设备。
汽车机械切削加工技术已由过去传统的专机生产、流水线生产、自动线生产,发展到现今的以柔性技术为特点的生产线生产。高效、精密、柔性化、自动化是切削加工技术变化的主要趋势。高速加工技术、敏捷制造技术、智能化加工技术、绿加工技术等都将得到快速发展。
发动机、变速器、车桥、车架、车身、车厢等六大总成,是焊接技术在汽车制造中最重要的应用领域。脉冲、双丝MTG/MAG焊等代表了当前在汽车制造中应用的高效、高速弧焊新工艺。国内已基本掌握激光拼焊板的变形特点和使用规则,并已在国内生产。轿车乃至卡车焊接线、焊接机器人已被大量应用。
汽车涂装不仅在减少公害方面实现了跨越,而且在降低成本、提高涂装质量上也有显著进步。一些新的技术已开始工艺化应用。在合资汽车生产的拉动下,中国主流汽车厂家涂装技术水平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汽车零件的防护性电镀由原来单一的镀锌钝化工艺,向耐蚀性能更好,且具有耐热、低氢脆性、良好加工性能及环保性能的锌合金镀层及无铬达克罗工艺发展。在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获得很大提高的同时,正向镀层耐热性能好、低摩擦系数方向发展。
齿轮渗碳热处理、调质热处理的设备通过引进,有了很大进步,现已国产化。正在大力推广应用感应热处理技术。新型节能筑炉材料、燃气加热、锻后余热等温退火、锻后余热淬火、非调质钢等新工艺和新材料,在节能减排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无损检测、几何形状检测技术不断得到发展,通过较完善的在线检测、统计分析,实施对动态工序的监控,并向智能化、网络化的监控模式发展。
装试技术综合利用了现代化高新技术,在生产组织和信息管理、物流技术等方面有了较大进步,并向模块化、柔性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虚拟装配技术、AGV自动导向小车、多品种混流装配技术、模块化技术、高精度扭矩扳手等新技术、新装备被广泛采用。
材料技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