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应该贯穿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之中,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是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原理都以此为理论根据的。
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是指导我们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研究或解决什么问题,都有个从什么出发、从何处入手的问题。统一的物质世界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产生的最终根源都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因此,我们认识事物、研究问题
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既不能从原则、本本出发,也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这就叫做“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出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以先入为主的思想去对待事物,也不是用幻想的或臆造的联系去取代事物的联系。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这是在对待事物的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由于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时间和空间之中,一切事物都是不停地发展变化的,因此,从实际出发要有强烈的时空观念,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及其变化为转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要反对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坚持用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处理问题,这就是坚持了辩证法。总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在对待事物时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和统一起来。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必须从实际出发,脱离实际盲目追求快速发展而不顾社会实际,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我国五六十年代开展的“”运动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
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最终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管随意性,平常做事要量力而行,对于自己力所不及的事不要勉强,这样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实现自身价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对实际情况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著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佳句,充分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而赵括因盲目迷信书本留下的“纸上谈兵”的惨痛经历,也足以让我们引以为鉴。从我们的切身体会来谈,就如做数学题一般,定理了解的再充分,不经过解题的实践,就不能牢固的掌握;一个新的题型,听老师讲解十遍,不如自己实际地做一遍来得清晰明了。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
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思想的活的灵魂的最基本的方面。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兴趣,确立最符合自身利益的人生规划,努力为之奋斗,并在奋斗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只看眼前利益而随意改变自己的初衷,也是不被推崇的,也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本意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我们正确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也是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际的多个角度与层面、辨证地、发展地、全面地从实际的总和去正确把握实际,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二篇: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我们对一个问题的现实情况没有调查,那么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发言便是乱说一气。乱说一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世界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正因为“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华名族的反侵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遵循“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而不是死搬硬套前苏联“从城市到乡村”的战略思想,最终我们依靠这样正确的战略最终打败了侵略者,进而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虽然我们有很多从实际出发的事例,但不得说,其中也有从实际出发而凭主观臆断就认识世界甚至改造的行为。在这里,我就不举“五次反围剿”、“共产风”、“”这类老生常谈的
例子了,举一些我们身边发生的例子吧。
1、砸车与保钓的矛盾
近来反日浪潮此起彼伏,多个城市出现日系车被砸现象,甚至有人追砍日本人。打砸者和追砍者在道德上的优越感太过自大,眼里根本看不见事物的本质,更谈不上从实际出发,太愚蠢,太邪恶。客观来讲,保钓游行是在以行动来捍卫我们对国土的主权,为的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权益,而日系车是我们国民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保钓游行中的打砸事件与保钓行为在本质上是自相矛盾的,打砸者的这种行为是愚蠢至极的。而人的生存是人的根本权力,砍杀人更是应该追究其刑事责任。
2、游行口号的不妥
在反日游行中,各类游行口号低俗不堪,反映出国民的素质低俗和愚蠢,根本谈不上爱国,这也是不从实际出发的表现。比如“钓鱼岛中国的,苍井空世界的”、“贱你妈的小日本,滚回老家去”、“干死小日本”等等。真不知道钓鱼岛跟苍井空有什么联系,保钓的口号活生生透露着低俗。甚至有人主动请缨“给我给去炮,我来保卫钓鱼岛”、“对日宣战”,先
不说我们有没有能力打到日本的本岛,即使有,也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中国面临的国土纷争岂止钓鱼岛。爱因斯坦曾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的是什么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大战用的一定是木棍和石头。”丘吉尔也曾有一句名言:“发动战争比结束战争要困难得多。”就像二战一样,酷爱发战争财的国际银行家已经在1919年的《凡尔赛合约》里种下了战争源头。不从实际出发,不考虑客观的实际情况的等等事例,实在太愚蠢。
所以,建立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显得尤为重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思想的活的灵魂的最基本的方面。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兴趣,确立最符合自身利益的人生规划,努力为之奋斗,并在奋斗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只看眼前利益而随意改变自己的初衷,也是不被
推崇的,也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本意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我们正确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也是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际的多个角度与层面、辨证地、发展地、全面地从实际的总和去正确把握实际,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篇: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搞好农村信息技术教学
在一次公开课教研活动中,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却上了一堂平淡无奇的常规课,可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很多教师的好评。当时我也启发很大,思考着我们当前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思考着怎样才是新课程教学的模式,更想到了象我这样的年轻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还有很多不到位、不成熟的地方,存在着种种误区。
1、盲目的追求在“新”、“奇”教学中求生存,而忽略了真正教学的最终目的。
2、对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不闻不问,不去研究,不去实践,让其放任自流,依然一成不变的进行传统教学。同样也失去了动态的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目标。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两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实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动态的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日系车改装一切从实际出发,作好课前准备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技能很强的学科,老师的课前准备不可能象其他学科一样只注意知识体系合理,配合例题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就可以。信息技术教师在上课时,可能会比其他学科省力,但要顺利的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课前付出的劳动肯定要比其他学科多,更重要的是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课前的准备,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首先、除了正常的备课外,我特别要注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农村中学的学生操作能力比较差,我们要以学生身份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操作,尝试学生在任务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避免学生的操作结果和教师的希望相差太大;同时还要体会学生在任务完成中是否有收获,是否有成就感。如果觉得没什么成就感,那就可以进行调整课堂的教学内容。其次,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准备好教案,还要给学生准备学案。农村中学的学生程度
差异比较大,可能教师自己在演示的时候感觉很简单的操作,对一部分学生却有很大的困难,导致很多学生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操作的学案、帮助的网页、甚至可以利用软件录下教师操作演示,作成软件下发给学生。演示录象的软件很多,比如viewletcamv屏幕录象、屏幕录象机,我们也可以用电子教室软件来录制屏幕操作,我也录制了学生比较困难的操作,效果也很不错。 一切从实际出发,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更是学生的学习工具。如何促使学生通过“意义建构”,在形成基本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正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所在。
罗杰斯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把情况创设看作“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最重要内容之一。因为信息技术总是与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即“情境”相互联系,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其他手段所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进行学习。不但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趣的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联想、表象,使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去同化当前的新知识,新知识赋予新的意义,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高效的意义建构,提高学习的效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