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雕是艺术圈少有人关注的边缘雕刻,端砚是除肇庆本地人之外并不为人了解的物品。尽管它处于弱势地位,但因为文化和艺术底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端砚制作技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遗憾的是,现代人对端砚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端砚的制作与品鉴层面,鲜有讨论砚雕设计与工艺的文章。笔者因地利之便和专业关系,尝试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劣石)率燥湿,渴笔饮墨,久用辄成镜面。惟水岩石停墨不乾,墨著笔端即起。积痕细薄,披之尽脱。以姜及浮炭片磨洗宿墨,复坚润如故。墨如云气蒸清,少研辄满。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秀而多姿。握之稍久,掌中水滋。”①由此可见,端砚石质优良、细腻嫩爽、温润如玉。肇庆现有的产石名坑有宋坑、梅花坑、麻子坑、水岩、坑仔岩等。端砚砚石泽丰富,有紫红、青花、蕉叶白、火捺等;纹样也较为别致,如鱼脑冻、翡翠、冰纹等。尤其值得称奇的是端砚的“眼”——砚石长期浸泡在水中形成的像鸟兽眼睛一样的圆形斑点,有的甚至还有“瞳仁”。石眼大小不一,有翠绿、绿黄、米黄等多种类型,酷似自然界的八哥眼、鹦哥眼等。因此,端砚位列四大名砚(端砚、歙砚、临洮砚、澄砚)之一,当之无愧。
砚雕是自然美与人工美完美结合的产物,形状雅致,刻画精细,工艺独特。现代端砚的价值除了砚石与生俱来的自然美之外,更主要地体现在人工设计与工艺制作方面。优秀的设计能“化腐朽为神奇”,对于砚石来说可以做到锦上添花;而糟糕的设计可能使砚石大材小用甚至遭到浪费。可以说,砚雕设计
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如若成功,亦是一次质的飞跃。
端砚自唐代使用以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端砚行业的真正腾飞却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端砚行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相比古时有了很大的改善,端砚的勘察、开凿、运输、维料、制璞、洗涤等工序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尤其是雕刻工艺,更是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不少创新。因此,端砚的产量不断增加,生产、销售日渐兴旺,从古时曲高和寡的文人士大夫手中走入寻常百姓家。
端砚的功能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唐朝出现后至第一次战争前,端砚以实用砚为主。第二阶段:第一次战争后至改革开放前,端砚的实用性、工艺性、观赏性相结合。第三阶段:改革开放至今,端砚凸显欣赏性和艺术性,实用性逐渐淡化。
在端砚名作中,有极具肇庆地方特的“星湖春晓砚”,有歌颂中国女排四夺世界冠军的“中华雄风砚”,有世界之最的巨砚“百鸟归巢砚”。工艺师依据什么原则设计和制作了这些优秀的作品?对此,笔者调查了肇庆市多家制砚作坊,采访了多位工艺师,将设计原则归纳为以下几点:因时构思、因石构图、因材施艺。
因时构思,指砚雕设计应紧扣时代脉搏,有的反映重大事件,有的呈现时尚趣味,有的再现山水美景,有的表露书法痕迹。简而言之,砚雕构思应具有时代性。由于端砚功能的转变,砚雕的设计要考
虑到现代人的审美风尚,这已成为砚雕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因石构图,指砚雕工艺师根据砚石天生的造型设计图案。在去粗存精的前提下,考虑题材、形制和雕刻技法的需要,设计出能变拙为巧的合理构图。因材施艺,指砚雕工艺师根据砚石自身的材质决定雕刻方法,选择深雕、浮雕、细雕、线雕、镂雕、透雕、立雕等技法中的一种或多种,最后形成线条清晰、玲珑浮凸、立意明确的砚雕作品。这些设计原则既是砚雕设计的重要因素,又是砚雕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综合体现,优秀端砚的创作离不开它们。
论现代砚雕的设计与工艺
——以肇庆端砚为例
□曾光
摘要:端砚为中国四大名砚(端砚、歙砚、临洮砚、澄砚)之一,因产于今广东肇庆东南的斧柯山西麓岭羊峡的端溪(唐时属端州),故而得名。该文以端砚为例,探讨砚雕的设计与工艺,以期从理论层面上提升砚雕的设计品位。
关键词:端砚设计工艺
28
人文研究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
现代端砚之美,尤其体现在工艺上。再好的设计,都要依靠完美的工艺实现。依据因材施艺的原则,砚雕应最大限度地保持砚石本身的自然美,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或深雕或浅刻,强化和提升砚石的自然美,甚至“变有瑕为无瑕”,把有石瑕的部分巧雕成波浪、山崖、砚池、瓜果藤蔓、山石云海等,以装饰美掩饰瑕疵处,从而达到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这对于砚雕工艺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唐代诗人李贺在《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写道:“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这项口传身授千余年的工艺,在砚雕工艺师的手上发扬光大。他们妙手如神地处理装饰图案和端砚形体的关系,以刀当笔,描摹的对象往往具有灵活、概括和抽象等特点;把握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之互相协调,相互映衬,浑然一体;适当添加个人的感情,注意情景结合,使雕刻内容更加充实,更富有感染力。
砚雕工艺的制作工序主要包括采石、维料、制璞、雕刻、磨光和配盒。其一,采石。采石看似简单,实则有许多讲究。如,对石脉的把握、对质地的判断,都直接关系端砚的价值。如今的端砚采石工序和古代大同小异,都是手工开采,原因在于端溪石大多不抗震,机械破坏性大,不能代替手工,因而采石是一个集经验和智慧于一身的工序。如,寻石脉时,如果看不清石壁、看不准石脉就擅自动手,
就可能会浪费好的砚材。特别是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有时可能出现石壁断层,必须一块块凿下上层石壁,再根据石脉的走向寻石源,难度很大。采石工人所使用的工具往往有三四十把之多,其中以凿为主。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工具,尽量保持砚材的完整性。大小不一、粗细不同的刀具每天都要修理或磨砺,以备随时取用。
其二,维料。维料这道工序的作用在于对砚石各部分进行取舍,依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留取“石肉”时将有瑕疵、裂痕的部分或烂石、石皮、顶板、底板统统去掉。取出的“石肉”也分等级:润而纯净无瑕者为特级;稍次者为甲级;再次者为乙级。这个过程主要凭个人经验,内行的维料石工甚至能够“看穿”,预测表层看不到的石品花纹,如石眼、鱼脑冻、蕉叶白等。
其三,制璞。砚台有发墨砚池(墨堂),如果没有它,砚石就只是“石”而非“砚”。砚璞形式多样,有天然形、蛋形、长方形、方形、圆形、金钟形、兰亭式、太史式等。在砚雕之前,要先仔细端详,规划好砚池所在。通常来说,砚池是砚石石质最好的地方,甚至决定整块砚的优劣,雕刻要围绕其展开。
其四,雕刻。端砚的雕刻是端砚制作过程中最能体现工艺美的工序。要使一块天然质朴的砚石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就需要精雕细刻。这个过程处理得当是锦上添花,处理不当就是画蛇添足。因此,工艺师完成一件砚雕作品的难度一点也不亚于绘画,需要经历构思、立意、创作三个步骤,还要考虑雕刻技法(深刀、浅刀、细刻、线刻、镂空)等因素。当然,雕刻技法和刀法的选择由题材和砚形决
定。如果要表现刚健豪放的形象,多采取深刀、粗线雕刻,凸显高浮雕效果;要表现精致古朴、细腻含蓄的形象,则以浅刀为主,深刀为辅。总之,最后的效果要保证线条清晰,图案灵动,和谐天成。
其五,磨光。砚石磨光的目的在于磨去凿口、刀路,需使用滑石、砂纸反复磨滑,直至砚台手感光滑为止。之后,还要浸墨润石,过一两天再做褪墨处理。砚石磨光的好坏,直接影响砚石的品相与使用效果。在选择端砚时,除了以水湿石察看石、鉴赏石质和石品花纹以外,还要常用手按摸砚堂,看看是否细腻润滑,这些都与砚石磨光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
其六,配盒。商品离不开包装,包装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商品的附加值。端砚作为现代人交往送礼的文化商品,只有配上名贵的砚盒之后,才能彰显品位。砚盒还能防尘、保护砚石,给端砚配盒也显得合情合理。砚盒形式多样,主要有木匣、漆匣、纸匣、锦匣、石匣、金属匣等种类。砚盒要硬度适宜,耐潮湿。若是木盒,用料一般选用硬木,如紫檀、酸枝、楠木等,不仅选料讲究,而且经过仔细打磨和雕刻过的砚盒本身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有的漆匣盖上还采用描金、螺钿镶嵌、金银丝镶嵌、书画刻画等多种工艺。端砚漆匣的制作名家有清代初期扬州髹漆名手卢映之、卢葵生祖孙。他们以优质的木材制成端砚匣,内壁也用推光髹漆,以防匣内水汽胀裂砚匣。纸匣、锦匣往往只能起到装饰作用,所以常用作匣外的套匣。砚盒的外形一般呈长方形,其内部却为端砚量身打造。为方便移动或洗涤,砚盒下方还安置了“豹脚”,既作装饰之用,又具实用功能。
如今,机械化大生产在许多领域展现出它的先进性,但砚雕这项传承了千余年的古老技艺,仍然以手作为主,并且在“中国砚都”——肇庆以现代的形式延续,开展了“拜师节”等民俗文化活动,而且当地还建立了“文化村”和“端砚特学校”,使端砚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在新时期传承和发展了尚砚习俗。
注释:
①(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华书局,1985.
参考文献:
[1]王娟,刘坤荣,黄增荣,等.
“端砚制作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座谈会发言摘要.肇庆学院学报,2006(3).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美术学院)
编辑张泽
2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