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但人本主义却也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的是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贬低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倾向,反对把人的心理和行为还原为环境刺激、生物驱力、本能冲动等低层次运动,主张以整体论的观点看待人,研究人独有的体验,如自我意识、爱与关怀、挫折和焦虑、选择与责任等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价值观建筑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即人作为人,有独特的“本质”,不同于其它物种。人既不被环境所决定,也不为生物本能所驱使。人具有独特的意识体验,有选择的自由,自由意志是人的本质属性。后现代主义挑战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这一核心价值观。
社会建构论的观点出发,后现代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意识、自由意志、选择与责任等概念是一种社会建构,是文化历史的产物。
它们仅仅是一些语言范畴,并没有一个相应的“心理实在”作为其的基础。在传统人本主义者
那里,个体的主观体验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独特的主观体验。所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研究处于意识体验中的个人。
但是后现代心理学家挑战这一观点,认为假设主观体验的存在意味着接受主一客两元世界的存在,但是这样一种划分并没有实在的证据,在哲学中也早就受到批判。
事实上,描述人的体验的方式各各样,每一种方式都与体验者的文化有关,个体根据所属文化提供的语言、范畴建构自己的体验。所以,主观体验是一种文化建构,而并非一种“心理实在”。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其它核心概念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例如,针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概念,后现代心理学家指出:“以往认为,传统人本主义的自我概念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实体,而现在自我仅仅被理解为是对话性质的、话语的、使用语言的个体的社会实践决定的。
依据传统人本主义的观点,个体具有一个“内在的自我”,它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具有理性、能动性、选择性,不受环境或生理等其它因素的控制。
但是后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所谓的理性的自我、自我能动性、选择性等概念是启蒙时期文化建构的结果。针对中世纪神学对人的控制,启蒙时期的思想家假设了人具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和理性自我的概念,以此反对宗教教义对人的控制。
但是这样一种文化建构后来却被视为一个独立于物质世界的“精神实体”,成为个人行动的起源和指挥中心。
20世纪的心理学更精致化了这样一种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证“自我”、“能动性”等概念的实体地位:
1.行为主义从环境刺激的角度证明了自我怎样受到强化的影响;
2.精神分析从本能的角度论证了自我怎样受到本能欲望的控制;
3.人本主义心理学从自我实现的角度,论证了自我的自由和选择能力。
尽管立场不同,但是都把“自我”作为一个实体,假设它存在于某个地方,指挥、控制着人的行为。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看,都从属于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
心理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接受后结构主义的语言理论,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自由意志、潜能、自我实现、健康人格等概念不过是话语的建构物,是处于社会互动中的人们会话、交流、协商和建构的结果,换言之,这些概念并没有一个“精神实在”与之遥相呼应,它们是人们通过语言、会话等话语实践建构出来的。
根据后结构主义的语言理论,语言不是表述性的,而是构成性的。“会话和语言既不是简单的主要服务于一种表达功能,交流也不是仅仅涉及从传播者到接受者的信息传递语言和交流都是一些文化实践。
在这些文化实践活动中,人们所遇到的各种实在得到建构。这包括了通常人们认为的社会实在,如通过种族、性别、年龄而组织起来的人的社会范畴,也包括了我们通常认为的心理实在,如人的同一性、动机和思维等等。”
所以,后现代主义挑战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自由意志、选择与责任、潜能及其自我实现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重的概念不过是人本主义者的话语体现,没有一个精神实在作为基础。
心理学中的科学主义者主张决定论,认为人没有选择的自由,用斯金纳的话来说,自由与尊严不过是人类的幻觉,因此要“超越自由与尊严”。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决定论,它采纳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话语,主张意志自由,认为人具有选择的能力和承担责任的义务。
尽管两者的观点针锋相对,但是都是从一种语言范畴出发,假设了某种精神实体的存在。所以,这些所谓的“精神实在”都是话语的建构物,是我们的语言范畴“塑造”出来的,其意义也是人赋予的。现代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倾向也受到后现代主义的挑战。个体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个顽疾。自启蒙时期以来,为了反对宗教神学的专制主义,启蒙时期的思想家假设了个人理性的存在,认为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自主控制的领域,不受外力的制约。
这样一种文化的建构后来发展成为支配西方社会的个体主义倾向,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心理学同样受到个体主义的影响。心理学中的个体主义忽略社会文化对心理和行为的制约作用,习惯于从个体内部寻求行为的动因,用生物的、生理的、机械的因素解释人的社会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带有深刻的个体主义彩。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建立者马斯洛的核心主张是:
(1).心理学研究应该以人为中心,而这里的“人”指的是经验中的个体;
(2).个体具有与生俱来的潜能,有潜能实现的需要;
(3)潜能的实现导致个人的成长过程,个人的成长过程是指向完美和完善;
(4).个体有选择的自由,相应的,个体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5).个体可以影响社会过程。个体不是顺从文化,而是抵御文化,展现自身的独立自主性。这些观点都是从个体出发,以个体为中心,用个体的潜能、需要、价值观、情绪体验来解释社会行为。除此之外,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都典型地表现出个体主义的特。
后现代主义挑战个体主义倾向,主张从个体理性转向公共理性,从个体自我转向关系自我。格根指出:“后现代主义发现个体理性的概念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语言是一个依赖于自身的系统,既前于个体而存在,也后于个体而消亡。
因此,作为一个理性个体而言说是参与到一个已经构成其自身的那个系统,其言说是借鉴了业已存在的格式或适当的话语风格。在这个意义上,个体理性仅仅是一种文化参与形式”所以,后现代心理学家呼吁从个体人本主义转向关系的人本主义,从关系的角度看待人本主义心理学所珍视的概念。
例如,对于个体的意识体验,不是把它视为反映外部实在的镜子,而是看作参与到一种关系。幸福和伤心的体验是一种关系形式,是某种人际关系的扩展和延伸。个体的自由意志、个体的能动性和选择能力也是一种关系形式,它们都反映了某种人际要求。
不是某种内部驱力使得你这样行动,而是这样的行动能导致更为理想的人际关系。自我、人格、意志并不存在于个体的内部,而是存在于个体之间,存在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
所以,“建构主义的对话促使我们把注意由个体行动者转向协调的关系我们或许并不希望抛弃个体自我的思想传统,但是建构主义促使我们探索和创造其它的可能性。理论家们尤其愿意询问这样一个问题,即有没有可能在建构人类的行动时,把关系而不是把自我视为最根本的?朝向这一方向的努力在许多领域正获得良好的势头”
人本主义主张以个体为中心,而后现代主义主张从个体理性转向公共理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倾向也受到后现代主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