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江茂森张国镛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就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尤其是与中国现代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现代化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偏离的历史主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决定中国现代化的模式选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实现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良性互动,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国情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并使中国现代化在器物、制度、观念以及主体自身层面得到充分体现。要正确把握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进而在实践中自觉推进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题模式选择良性互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政治保障和价值取向,而且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主题内容和模式选择。20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1]在这些革命的探索过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科学认识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逻辑关联,进而在实践中自觉推进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结合,并且在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良性互动的关系中进行历史和现实的考察,总结其中的规律及方法,对我们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国现代化规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题
中国的现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萌芽,迄今已有约150年的历史。作为后发外源型现代化国家,中国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到仿效苏联、建立以中央集权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再到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艰难曲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现代化道路几经转换,但每次转换都体现出中国现代化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偏离的历史主题。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从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以来,它就被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拿来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思想武器,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之进行”。[2]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历史的承接与推进,体现出中国现代化模式转换的必然性。但当时积贫积弱的国情使现代化的探索发展相当不易。中国与西欧、俄国不同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必须作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造,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时代背景。换言之,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中国化,是为了更契合中国的实际,更好地指导中国现代化。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不可偏离现代化的历史主题。衡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败得失,归根到底要看它是否有助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应当说,从总体上是紧扣现代化这一历史主题的。
20世纪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改革开放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紧紧围绕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主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标志性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实践成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现代化角度上说,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现代化观,它是建立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全面把握、对传统现代化理论的理性审视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形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出来的”,[3]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
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产生的最新成果,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中国现代化的探索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没有一条可以完全照搬照抄的模式和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来看,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中国现代化经历过一段曲折的历史。究其原因,就在于偏离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主题。新中国成立后仅仅三年,就强调“使资本主义绝种”。[4]这显然不符合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在“文化大革命”中,“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被称作“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三个里程碑”。这样一来,“革命化”就取代了现代化而成为最神圣的诉求。
现代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绝对不可偏离现代化的历史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有把眼光向着现代化,才能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丰厚营养的同时避免遭受专制主义、平均主义、民粹主义、反智主义等落后思想的侵蚀,才能以博大的胸怀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才能与时俱进,创造出代表人类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优秀成果。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同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是内在统一的。中国现代化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偏离的历史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促使中国现代化最终寻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在新世纪能否获得大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仍将取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前途和命运,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现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巨
大理论功能。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充分证明,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要自觉以实现中国现代化为目标、主题或途径,否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么会走向空洞化,要么会误入歧途。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离不开中国的现代化,二者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相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决定中国现代化的模式选择
在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由于不具备完成现代化所必需的社会思想和政治变革前提,中国的现代化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进行。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上,经历了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主体自身层面依次递进的变革,中国现代化模式选择经历了
向西方学习、仿效苏联、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探索借鉴、实践检验和发展创新过程,最终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形成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辟了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中国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奉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为典范,但事实上并未弄清实
践这一模式的发展前提和物质基础。直到1938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科学命题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才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就必须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使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发展。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现实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下如何进行建设的学说与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问世才设计出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在政治上主张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在经济上建立一个国有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的格局,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在文化上发展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文化。经过新民主主义的充分发展,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为建立社会主义准备了必需的条件。
历史表明,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顺利与挫折都同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息息相关。从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一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们党都很好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不仅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现代化的条件、动力、保障、道路、内容等基本问题,并且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启动创造了前提,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1
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由于“以苏为鉴”已和“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相挂钩,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没有很好地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出现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重大失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扛、等为代表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端正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领导全党打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正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当代国情,明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道路。在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到了适合国情的中国特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这一现代化模式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实际的结合,它与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一脉相承,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也不同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这一现代化模式的设计在许多方面都是开创性的。例如,破除对计划经济的迷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伟大成就深刻昭示我们:“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
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5]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是成功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必
须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则并将其不断推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要“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6]坚持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要清楚我国现代化建设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7]如今,我们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
三、实现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良性互动
实现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良性互动,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国情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并使其在器物、制度、观念以及主体自身层面上得到充分体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民族特、时代特,不断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和完善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
第一,实现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良性互动,要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相结合。现代化涉及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心理等多方面,主要包括社会物质生产的现代化、社会制度的现代化以及人的观念和心理的现代化,实现现代化的要素整合于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次之中。其中,器物层居于外表,易变而不稳定。器物最容易学习和模仿,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一般往往从器物的现代化入手。战争后中国现代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仿造洋洋炮,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件事是大力发展工业,这绝非巧合。事实上,中国目前的现代化成果多数也表现在现代化的工厂、高楼、道路等器物层面上。所以,要在器物层面实现现代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是其核心内容,而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科技人才的培养。所以,党中央充分认识到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力口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8]
第二,实现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良性互动,要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制度建设相结合。制度居于现代化要素的中层,它内塑于观念,外形于器物。近代以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五四运动,都是立足于把现代化由器物层次向制度层次推进的尝试。而社会主义时期体现现代化建设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的
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充分体现,从这层意义上讲,中国目前的现代化推进是从整体和局部相结合上的制度创新。但是,当现代化愈发推进时,旧的制度的阻力则愈发显著,现代化的实现难度将与日俱增,现代化的收益将边际递减。所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要在制度创新和实施上加强建设,“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我们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模式”。[9]
第三,实现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良性互动,要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观念建设相结合。观念居于现代化的内核,它稳固而持久,并影响和制约着制度的
设立和维护。现代化的主角是人而非物,作为主体的人必须从心理、思想上接受了现代化的观念,通过态度和行为方式等表现出来,并最终形成现代的思想意识、人格特征、行为方式和品质。在观念层面上,现代化就是用科学精神来指导人类的行为。党的历史上,曾有过把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传统当作共产主义思想萌芽来看待。因此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要善于“扬弃”,坚持现代化的价值观念。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在观念现代化上迈出了可贵的步伐,未来的中国如何保持和扩大已有的观念现代化成果,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
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10]始终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好地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实现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良性互动,要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的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人的现代化的标志是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内涵就是对人的现代化的回应和诠释,是对传统的国家本位或民族本位的“扬弃”,是确立个人本位的合法性的依据。“以人为本”中“人”的基本内涵是全体人民中的每个个体,它不是要否定全体人民的利益,而是要积极维护和实现全体人民中每个个体的利益。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个人的利益和要求长期被忽视、被压抑。所以,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反对以谋求全体人民的利益为借口,否定个人利益,但更反对个别人或个别集团打着改革的旗号化公为私、谋求私利,反对改革开放中个别部门和地区出现的那种民众普遍受损,而主持制定政策和规则者得益的不公正现象。
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正确认识中国现代化的内在规律和逻辑,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把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同样,只有立足和着眼于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才能永远保持马克思主
义的生命力,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与时俱进中实现良性互动。
[本文系2007年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07-zx01)的成果]
参考文献:
[1][8][9][10].在纪念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9.
[2]新民学会文献汇编[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142.
[3]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8:8-12.
[4]逄先知,金冲及.传(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255.
[5].高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6]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4.
[7]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370.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