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底地的的研究13级汉语言文字孙汉康
纲要
壹、现代汉语中的de
贰、关于“底”、“地”、“的”的讨论
一.“底”和“地”的区别
二.“底”的来源
三.“地”的来源现代
四.“的”的历史演变
壹现代汉语中的de
结构助词主要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普通话
里助词“de”,在书面语里习惯写成三个字;在定语后面写成“的”,在状语后面写成“地”,在补语后面写成“得”。这样可以使书面语里的结构关系更清楚。“的、地、得”三个字在五四运动之前并没有严格的分别,在旧时文学作品中常有混用的现象。五四后,通常依序作为标示“定语、状语、补语”的作用。吕叔湘、朱德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1951)认为“的”兼职过多,负
担过重,而力主“的、地、得”严格分工。50年代以来的诸多现
代汉语论著和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从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看,“的”与“地”、“得”的分工日趋明确,特别是在逻辑性很强的论述性、说明性语言中,如法律条款、学术论著、外文译著、教科书等,更是将“的”与“地”、“得”分用。
1.用在定语后面的“的”
的”字多用在定语的后面,用于标示前面的词或词组是定语,表修饰,一般无意。
1、定语的类型
(1)领属性定语:兔子~尾巴‖学校~礼堂‖老张~脾气。
(2)限制性定语:纯金~项链‖郊区~房子‖三天~假期。
(3)描绘性定语:蔚蓝~天空‖绿油油~庄稼‖愁眉苦脸~样子。
2、表示的关系
(1)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2)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大楼~出口。(3)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今天开会是你~主席‖谁~介绍人?
(4)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
笑‖我~麻烦。
2.用在状语后面的“地”
“地”字通常用于副词后,标示前面的词或词组是状语,现今经常误用为“的”字。
1、[助]用在状语的后面。[1]
(1)用在动词、形容词及相关短语的后面:吃惊~望着‖疲倦~闭上了眼睛‖头也不回~走了。
(2)用在名词、副词、拟声词后面:本能~缩了回来‖非常~高兴‖旗子哗啦啦~飘着。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如:
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用在补语后面的“得”
一般用于动作词语后面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表示状态、程度的补语之间:听~津津有味‖穿~很干净‖好~很。
2、用在单音节动词的后面,表示可能:修~好‖拿~动‖爬~上去吗?
3、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可以:这种野蘑菇吃~吃不~?‖这件事马虎不~。
4、表示某种状态,有“无法形容”的意味:看你头发乱~‖瞧把你高兴~。
有的辞典会将这种用法归类为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