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2021年第2期
文 刘 翀常 雷
[摘 要]高比林编织技艺是利用不同颜的纤维材料经纬交织产生图案,从而达到媲美绘画的一种技艺。其自15世纪兴起,在17至18世纪发展到顶峰。纤维艺术自20世纪下半叶发展至今,还属于一种新兴艺术形式,发展势头强劲。传统高比林技艺发展至现代纤维艺术,其传统的表现形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在新语境下的现代纤维艺术,已有了新的表现。先简述了高比林编织与现代纤维艺术,然后通过两个具有权威代表性的展览和将一位经典艺术家的作品与传统高比林作对比,论述了传统高比林编织在新语境下的现代纤维艺术中的表现,对于其他传统手工艺的成功转型具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传统高比林;现代纤维;手工艺;编织
[中图分类号]J523.4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1)2-0078-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刘翀,常雷.传统高比林编织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表现[J].天工,2021(2):78-80. 传统高比林编织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表现
一、欧洲传统高比林编织概述
15世纪,法国制作壁毯的高比林家族开始兴起,到了17至18世纪,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盛行,权贵们追求繁华富丽的奢侈生活,精美的高比林壁毯被贵族们相中,登上了贵族舞台,各种新型贵重的材料如金丝银线加入壁毯当中,金银交错,极具奢华美感,符合贵族们的审美需求。高比林家族当时专门为皇室贵族编织壁毯,由于其技艺高超、织造精美,因此享誉整个欧洲,高比林壁毯的发展也在此时达到了顶峰。当时法国还专门成立了为宫廷织造的高比林织造所,织造所织造的壁毯在彩和质感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其中以《路易十四加冕仪式》为代表作品,几百年后的今天,欧洲人仍然以有一块高比林壁毯为荣誉,高比林也从原本仅代表一个家族的名词变成了现如今代表一种工艺的名词。
高比林壁毯的编织技法是利用天然的纤维材料作为纬线,在垂直的经线当中上下左右变化交叉或者间隔穿行,通过纬线的不断叠加形成图案,并且可以通过不同颜的纬线交织产生彩的渐变,呈现出精美逼真的绘画效果,由于其织造的图案过于精细,曾经一度被用来仿照绘画,作为绘画的复制品来呈现,失去了其作为一种纤维艺术所具有的特殊艺术语言。直到20世纪,人们重新开始审视工艺美术,艺术家开始将现代艺术观念与传统高比林编织技艺相结合,改变了几个世纪以来高比林壁毯单一仿照绘画的局面。
二、现代纤维艺术
由于纤维艺术还是一个新生的概念,因此对于纤维艺术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我国著名艺术
教育家卜维勤说,“现代纤维艺术”既不属于绘画,也不属于雕塑,既不是陶瓷作品,也不是工业造型。因为艺术家所采用的制作工具,既不是画笔,也不是刻刀。通常按照材料来界定,只要是使用纤维创作的作品,就是纤维艺术作品。笔者认为,纤维艺术就是艺术家通过纤维来表达自己的理念、想法的一种艺术形式,与其他不同的艺术类型相比较只是表达的介质不同而已。
纤维艺术虽是一个新的概念,然而其内容却由来已久,因此学者们称其为古老又现代的艺术,历久弥新这个词用来形容纤维艺术最适合不过,因为纤维艺术作为一个单独的艺术门类被划分出来不过十几年时间,然而它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上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追溯现代纤维艺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1世纪法国的战争题材的壁毯,随着时间的推进,纤维艺术经过了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的发展,到如今的洛桑国际传统与现代壁挂双年展,纺织纤维手法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纤维艺术发展至今已突破了传统观念的限制,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材料与形式,开始创新性地向前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
多元的表现手法,成为艺术界重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编织技法 材料
78
. All Rights Reserved.
融合文创
三、传统高比林编织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表现(一)传统高比林编织表现
高比林壁毯于中世纪兴起,在18至19世纪时达到鼎盛期,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高比林壁毯沦为了绘画的附庸,一味地追求与绘画相似。这与当时的环境有着重
要的关系,当时欧洲绘画发展较快,在各方面都追求写实、自然,这极大地影响了壁毯的发展,壁毯
变成了以绘画为主要表现目的的纤维艺术。虽然当时的高比林编织技艺达到了超高的水准,在模仿绘画方面也有了极高的造诣,但是这却造成了壁毯艺术一直模仿绘画发展,编织成了画笔,纤维成了颜料,使得纤维这种特殊的表现材料失去了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威廉·莫里斯在1854年对巴黎的皇家高比林工厂进行了参观访问,当他看到全部照搬复制绘画的高比林壁毯时不禁感叹:“如果壁毯艺术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会丧失它所具有的特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莫里斯在后来的工艺美术运动中做出了极大的改变,这为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高比林编织在现代国际纤维艺术展中的表现首届洛桑国际传统与现代壁毯艺术双年展于1962年举办,此次展览的举办传播了纤维艺术,推动了纤维艺术的发展,使纤维艺术进入大众的视野中,同时也发展成了国际纤维艺术领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展览。之后洛桑双年展每隔两年举办一次,直到1996年停办,由于其历史悠久、时间跨度大,因此洛桑双年展的演变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现代纤维艺术的演变,是我们研究现代纤维艺术的重要资料。早期的洛桑双年展由于策展人吕尔萨的目的只是为了解放壁毯艺术,让其不再只是单纯
地模仿绘画。所以参展的作品大部分还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依然是与绘画相融合的形式,但与传统的模仿绘画已有了很大的区别。例如,当时参展的让·亚当的《宇宙》这件作品,已经带有了强烈的抽象彩,作品以自己的视角来理解对世界、对宇宙的认识,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给当时的人们一种新的视觉感受,作品表达的新思想、新观念也成了后期创作的主旋律,为后来的
纤维艺术发展奠定了基调。虽然当时策划展览的目的只是为了改变壁毯模仿绘画的局面,但艺术家对编织工艺的思考,产生的新思想、新理念,都对后来的创作具有极大的帮助。高比林编织壁毯在这时已经有了突破传统、与现代艺术理念相结合的态势。
(三)高比林编织在现代纤维艺术家基维·堪达雷里手中的表现
著名纤维艺术家基维·堪达雷里一生热衷于高比林
技艺,从青年时期就开始了对高比林的研究与创作,从1965年至今,创作了200多件高比林作品。在他的观念中,纤维艺术家需要把握好纤维材料所具有的独特性,即织和线的感觉,在创作过程中用这种特有的感觉去织。他认为纤维创作者既是画家又是工匠,因为在纤维艺术创作中既需要用到绘画的技术,同时又需要用到工匠的织的技术,在编织完成的作品中。画家集工匠于一体是天经地义的。基维深入摸索纤维材质的质感和视觉效果,在20世纪70年代创作了《纺线女》《民以食为天》《彼罗斯曼尼之梦》等作品。其中《彼罗斯曼尼之梦》花了整整三年时间才得以创作完成,这幅作品表达了基维本人的创作追求,肯定了纤维材质的重要作用。由于基维的作品完全采用高比林编织法并且不同于传统的高比林壁毯艺术,在艺术表现上独树一帜,所以他被称为高比林之王。到了90年代,他先后两次来中国讲学,并且担任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系的毕业设计导师,这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纤维艺术创作。在他的带领下,学生不断感受着高比林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传统的欧洲高比林编织技
艺也由此传入中国。在这一时期,基维创作的《风》《音乐会之后》《镜》《秋之印象》等作品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吸引了众多观众,其复杂多变的彩深受人们的喜爱。基维始终认为高水平的作品能够表达作者的精神世界,他不停地追求着艺术家内心和创作媒介的和谐统一。在他的高比林作品中,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复杂的工艺结合在一起,互为互成,基维对“高比林技法的研究,可谓从传统编织工艺到现代纤维艺术的思考过程中的又一例证。他对高比林编织工艺的不懈探索,以及对现代纤维艺术教育的不遗余力,为现代纤维艺术
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
《生态·信息·生长》 岳嵩 /作
《Drawing in Air XVII》
兰诺·陶尼 /
作
16世纪《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 1500年《贵夫人与独角兽》(法国)
79
.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工|2021年第2期
才点燃了纤维艺术在中国发展的星星之火。
(四)高比林编织在现代中国与国际纤维艺术展中的表现
2000年10月,首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拉开帷幕,这是中国目前在纤维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展览,至今已经举办了十届。在这十届展览中,有不少运用高比林编织技艺创作的高质量的优秀的纤维艺术作品,在《织晓》中,细微的彩变
化也被作者表现了出来,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写意的精神,织造出了一种如烟似雾的感觉。在《家园》中,整幅作品运用树木来表现,在树杈上坐着一位若有所思的人,树底两旁分别站着两位男子,层次丰富,令人深思。对比国内与国外高比林纤维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高比林编织技艺传入中国不过短短三十年光景,其已经有了本土化倾向的发展,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这对于纤维艺术来说是一次中国式的创新,为古老的高比林艺术语言注入新的语种,也为纤维艺术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四、结论
现代纤维艺术已经不再追求传统高比林编织所呈现的逼真写实的绘画效果,而是去追求纤维材料本身所蕴含的独特的美感以及其特有的艺术表达语言。传统的高比林编织在现代纤维艺术新语境中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并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为其注入了新的语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人们重燃起对传统工艺的热情。另外,随着纤维艺术可选的表现材料越来越多,并且不断地有新的人工合成纤维的出现,传统高比林编织的材料选择会越来越多,也为观众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视觉体验。传统高比林编织在现代新语境下的成功转型,对其他传统手工艺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罗铭,孙元秋.走向多元化的纤维艺术[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40-41.
[2]焦曼.纤维艺术设计的技法表现[J].艺术科技,2017,30(2):263.
[3]田青.中国现代纤维艺术[J].装饰,2002(8):7-8.
[4]林乐成,王凯.纤维艺术[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
[5]张怡庄,蓝素明.纤维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6]刘房勇.从传统编织工艺到现代纤维艺术[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注:鲁美人文学院(大连)首届优秀论文大奖赛三等奖论文。
[作者简介]
刘翀,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大连)在读生。
[通讯作者]
常雷,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大连)教师。
[作者单位]
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大连)
《宇宙》 让·亚当/作
《红阿巴康》
《彼罗斯曼尼之梦》 基维/作 《音乐会之后》/基维/
作
《风》 基维/作 《镜》 基维/
作
《织晓》 郑丹/作《家园》80
.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告
. All Rights Reserved.
温馨提示:
现代作者扫码关注保仁堂,
办理成为保仁堂会员,在本期刊发
表文章可以走绿通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