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可适量变化,长度方向上可增减,实现多车型共线生产。
图1基础平台下车体框架结构
2车身拓展定义
2.1轴距定义研究
本次车型拓展三款车型分别为轿车、SUV、MPV,依据市场车型刚度对标,初步确定本次拓展车型的极限目标值为扭转刚度为15000(Nm/°),弯曲刚度为17000(N/mm)。现对基础平台的极限轴距进行研究,对基础车型进行轴距拉长变形,拉长轴距分别为2810mm、2850mm、2900mm、3000mm,上下车体同步拉长,后门洞不变上车体加长部分均放在后侧围。白车身弯扭刚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结合极限目标值要求,低于目标值以下为界限,确定本车型极限拓展轴距为2900mm。
170002075019354180721703515670
图2变形车身的扭转刚度云图
对涡流比及流量系数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0,9(5):3-6.
[11]周松,戴景民.切向进气道内燃机进气系统流场的数值模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35(1):3-4.
[12]陆文霞,孙平,谬岳川,等.螺旋进气道制造偏差对进气道性能影响的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0,37(3):2-4.
图3下车体平台优化示意图
平台各车型的刚度和安全性能要求;下车体组焊结构树一
致,定位方式和尺寸满足生产线要求,可实现共线生产。
如表2示意,前机舱为轿车、SUV和MPV共用。前围
板采用分体式,可适应调整,预留拓宽需求,纵梁后端设定
为过渡区域,可适应性调整;前地板为轿车、SUV和MPV
共用。前地板采用分体式,预留拓宽需求,人机及安装点适
应性调整;后地板,SUV和MVP后地板共用,均采用无备
胎池模式,轿车采用独立带备胎池的后地板,座椅横梁设
定为过渡区域。
表2白车身分块示意汇总表
4平台拓展方案
结合动力搭载需求、车身空间以及轴距加长等要求,拓展思路为在优化后的平台车型上优先拓展SUV,再在前哪款suv性价比最高
者基础上拓展MPV以及轿车,具体拓展方案如下。
4.1SUV的拓展方案
前机舱:纵梁前段加长75mm;前围板分体部分加宽
50mm,纵梁前段和轮毂包组件向左右外侧平移25mm,纵
梁后端和A立柱与前地板进行过渡修改。
前地板:中通道加宽100mm,外侧前地板和门槛平
移,座椅横梁适应性加宽。
后地板:后地板后端新开无备胎池式,长度不变,后地图4拓展车型SUV的下车体示意图
图5拓展车型MPV的下车体示意图
板前段累积加长340mm,后地板梁架适应性更改。(图4)的拓展方案
同SUV车型拓展方案。
同SUV车型拓展方案。
后悬硬点相对SUV后移100mm,第二排座椅横梁上板向后加长150mm,后地板梁架适应性更改,后地SUV。(图5)
轿车的拓展方案
前纵梁上升45mm,其余与SUV拓展车型方
同SUV车型拓展方案。
5拓展车型性能验证
通过平台化拓展策略、方案的研究以及验证分析,出三款车型同步拓展能保证较高的通用化率,
础平台的主断面的前提下,拓展车型仍有较好的刚度和碰撞性能。三款车型的最高加速度峰值为33.9g
标定义且低于基础平台车型,前壁板最大入侵量的结果均满足目标要求;弯曲和扭转刚度均满足前期弯曲刚度
17000N/mm,扭转刚度15000N/°的目标定义,
析结果汇总如下。
表4
碰撞性能
弯曲刚度
图6拓展车型轿车的下车体示意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