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龚永丽(1973-),女,广东开平人,硕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实务㊂
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探讨
龚永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摘㊀要:在国家财税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激励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㊂本文从新能源汽车产业财税政策现状入手,通过分析财税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政策导向作用不充分㊁税负结构不够合理和持续性不明确等问题,提出相应建议㊂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财税优惠;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jki.1672-3198.2022.23.011
0㊀引言
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概念自2001年被提出, 十二五 规划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家战略,现阶段正步入迅猛发展时期㊂我国的汽车需求量逐年不断攀升,而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加大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有利于降低对石油的需求,可以发挥缓解能源紧张和降低环境污染的积极作用,在人口㊁资源和环境之间获取有效的平衡㊂ 十三五 规划中,我国提出进一步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我国汽车产业经济市场中,不断扩大该产业的比重,全方位提升我国的汽车行业层次,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㊂我国汽车产业在供给端和需求端涉及一系列税种和费用,科学㊁灵活和可行性的财税机制,对扶持和激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㊂
1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相关财税政策概述
1.1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布局期(2001-2008年),在此时期,新能源汽车相关概念被提出, 十五 规划和 863重大科技课题 正式将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列入,新能源汽车开始受到重视,但是这一阶段并未颁布扶持和激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㊂第二阶段为初创期(2009-2014年),在此时期,新能源汽车项目示范推广试点,扶持和激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呈现,如‘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车示范推广试点等通知“,即十城千辆,对新
中国电动车质量排名能源汽车的中央财政补贴政策也纷纷出台㊂第三阶段为成长期(2015年至今),在此时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飞速增长,助力和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系列财税政策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财税优惠㊁补贴政策方面推进力度大,如四部门联合发布‘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㊂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历年公布的相关数据,新能源汽车2014年销量为7,5万辆,2018年销量为125.6万辆,2019年销量为120.6万辆,2020年销量为136.7万辆,2021年销量为352.1万辆,近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井喷式增长㊂一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和动力系统技术大大提升,纯电动汽车㊁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动力水平和节能方面取得飞跃进步,涌现比亚迪㊁长安㊁江淮㊁长城和北汽等一大批国产品牌新能源汽车企业㊂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与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一系列财政补贴及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后,新能源汽车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性价比更高,新能源汽车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㊂可见,积极及合理的财税政策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㊂1.2㊀现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税政策
1.2.1㊀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适用的财政补贴政策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家在生产环节对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补贴,表1中通过对比2014㊁2015年和2021㊁2022年的财政补贴数据,可见在初创期间财政补贴力度相当大,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力度总体呈现退坡㊂
表1㊀2014-2015年㊁2021-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方案(非公共领域)
单位:万元
车辆类型
纯电动续航里程R 工况法(公里)
2014年2015年2021年
2022年
R <150
2
/
//150ɤR <200
3.6  1.5//纯电动乘用车
200ɤR <250  2.4//250ɤR <300  3.4/
/300ɤR <400  4.4  1.30.91Rȡ4005  1.8  1.26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
Rȡ50  2.4  2.20.680.48
㊀㊀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财政补贴政策整理所得㊂
㊀㊀在2020年4月,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 2020 86号),此通知中明确规定: 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
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㊁20%㊁30%,公共交通领域符合相关要求的车辆,2020年补贴标准不退坡,2021-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㊁
72㊃
20%,原则上每年补贴规模上限约200万辆 ㊂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面对全球新冠疫情㊁芯片短缺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仍实现了大幅增长,产业发展态势良好㊂2022年,补贴政策将按既定安排继续
有序退坡,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㊂政府给予财政补贴,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营运资金,促使企业在电池㊁续航等技术上投入更多的研发资金,加快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革新,财政补贴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使新能源汽车在定价上更为优惠,刺激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欲望㊂
1.2.2㊀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一,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按照15%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相当于在一般税率为25%的基础上减轻了40%,所得税税负下降可节省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资金流,鼓励企业对新能源㊁新技术的投入㊂
第二,企业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实行加计扣除,具体为:未形成无形资产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已经形成无形资产的,则按照无形资产实际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㊂加计扣除研发费用使企业所得税额的计税税基减少,能够起到降低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数额的作用,有利于增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创新产品的积极性㊂
第三,四个领域重点行业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加速扣除㊂规定为轻工㊁纺织㊁机械㊁汽车等四个领域重点行业企业,在2015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方法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发需要采购必要的先进设备进行辅助,此举有助于缓解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前期投资额过大和资金紧缺的压力㊂
1.2.3㊀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是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㊂2014年我国首次实施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实施时间一直延续至2022年㊂二是不征收车船税㊂财政部㊁国家税务总局㊁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不属于车船税征收范围的纯电动燃料电池乘用车车型目录(第一批)“的公告指出,纯电动车㊁燃料电池乘用车不属于车船税征收范围㊂购车和用车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作用于消费者身上,消费者对购车税负的变化有着直观的体验,购车成本和用车成本节省了,将会引导越来越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㊂
2㊀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不足之处2.1㊀财税优惠政策的导向作用不充分
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已有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之间,尚缺乏系统性和关联度,难以充分发挥整体的效果,新能源汽车企业对财税优惠政策产生依赖㊂财政补贴的出台,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由2009年不足500辆跃升到2021年352.1万辆,从销量上实现飞速的提高㊂许多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业绩报表显示净利润为正数,但是在利润组成要素中扣除财政补贴金额,净利润则变为负数,受财政补贴政策逐年退坡调整的影响,企业为了保持原来的销量,在销售价格中保持原来的水平或者是降低售价,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业绩出现下滑幅度较大,盈利能力下降㊂从表1可知,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财政补贴主要依据为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没有对新能源汽车其他方面设定补贴标准,致使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重点集中在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从而忽略了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智能化㊁安全性能等其他高新技术
的研发投入㊂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盈利和研发状况,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还有很大的空间㊂2.2㊀财税优惠政策的税负结构不够合理
我国新能源汽车在购置和使用阶段,存在税费比例失衡的现象,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环节,新能源汽车企业缴纳增值税㊁消费税㊁企业所得税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一系列税费㊂新能源汽车购买环节,消费者要承担增值税㊁消费税㊁企业所得税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税负,免征车辆购置税;在使用环节,纯电动汽车不征车船税,消费者基本没有税收负担,如果是混合动力汽车,消费者也只需承担油品的消费税㊂此种征收结构现状导致新能源汽车销售环节税负所占比例超过六成,使用环节所占比例却不到四成,新能源汽车企业和消费者在汽车的购置阶段需要承担较高的税负,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㊂低碳环保和绿税收的理念,更倾向于鼓励消费者出行的时候,选择更加环保绿的交通方式,政府可以利用财税优惠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但不鼓励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否则容易造成与 鼓励购买,抑制使用 相反的局面㊂
2.3㊀财税优惠政策的持续性不明确
奥迪a5四门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力度总体呈现退坡状态,车辆购置税的免征延续至2022年,财税政策的优惠力度和执行度以后年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㊂从消费者的层面来看,如果国家没有再出台有针对性
的财税政策,那么优惠政策就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这将会一定程度上打击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随之将出现下降趋势㊂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层面来看,国家财税优惠政策的出台不具备持续及稳定性,同样会波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稳定,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制定发展计划时可能会产生研判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这将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决策的前瞻性和可预见性㊂
3㊀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3.1㊀提升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
实行多年的高额财政补贴政策,给政府财政开支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也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㊂适当调整财政补贴方案,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的推动力,由最初的政策驱动力为主转变为消费市场内在力量为主,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优化发展㊂第一,制订适宜的财政补贴退坡调整幅度和时间表㊂新能源汽车企业能够在一个相对宽裕的时间,应对财政补贴退坡带来的影响,充分发掘企业潜力,平稳实现过渡㊂
第二,优化财政补贴依据的技术指标和标准㊂现有以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为依据的补贴方案逐步退坡的情况下,结合市场需求和产业方向,可以多维度增加及提高一些技术指标参数和标准,如新能源汽车域控制器㊁激光雷达和线性控制等指标和行业标准㊂引领新能源企业以市场为导向,面对技术指标和标准的提高,调整研发方向和投入,积极进行技术创新㊂
㊃82㊃
基金项目: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应用对策类)(Y2021LX118)㊂
作者简介:黄阳阳(1987-),男,汉族,江苏淮安人,硕士,苏州市职业大学丝绸应用技术研究所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与创新发展㊂
3.2㊀完善财税政策优惠的税负结构
从近年推广应用的财税优惠政策来看,购买阶段的财税优惠政策十分有力, 购买轻㊁使用重 的税负结构,既能刺激销售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又可达到调节在使用环节减少或节能使用的效果㊂我国新能源汽车购买环节现行的税收优惠主要为减免车辆购置税,此优惠力度并未足以抵补生产成本过高造成售价过高的问题,可以适当调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进一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售价㊂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生产销售环节调整增值税,可选用10%这一低税率档次,对关键核心技术的部件生产销售实行增值税税额减免征收㊂二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生产销售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从获利年度开始可实行 两免三减半 的优惠政策㊂三是可以按一定金额直接财政补贴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个人消费者㊂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生产㊁销售和购买等环节着手,调整增值税与企业所得
f1车神税,加大在购买阶段的财税优惠力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增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力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㊂
3.3㊀营造稳健的财税政策环境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效㊁有序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
优惠的扶持和推动,市场机制下,新能源汽车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独立的决策权,企业以盈利和资产增值为目标,消费者以获取最大效用为原则,能否享受财税优惠政策,享受财税优惠政策的期限长短,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和消费者的研判和决策有着深远的影响㊂如2022年之后新能源汽车是否继续实施免征车辆购置税,能否以立法的形式编写入车辆购置税法中;财政补贴的技术门槛标准变化等㊂稳健㊁明确㊁持续性强的财税政策环境更能提振新能源汽车企业和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信心,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㊂吉利领克
绿驹电动车多少钱
参考文献
性价比最高的豪华车[1]周燕,潘遥.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  交易费用视角下的新能源汽
车产业政策分析[J ].管理世界,2019,35(10):133-149.
[2]廖家勤,孙小爽.新能源汽车财税政策效应研究[J ].税务与经济,
2017,(01):86-93.
[3]庞湃.我国汽车消费环节绿税收的现状分析与改革路径[J ].辽宁
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5):12-15.[4]高玥.产业补贴退坡的政策效果及启示  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为例
[J ].软科学,2020,(12):28-32+46.
[5]唐葆君,王翔宇,王彬,等.中国新能源车行业发展水平分析及展望
[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6-11.
苏作 证明商标及认证体系助推产业
发展路径研究
黄阳阳
(苏州市职业大学丝绸应用技术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00)
摘㊀要: 苏作 既是苏州传统工艺制作的金字招牌,又是宣传和推广江南文化的重要载体㊂但是,苏作行业整体存在人才总量不足㊁年龄结构老化㊁文化层次不高㊁创新型人才短缺㊁数字营销发展滞后㊁品牌建设不强㊁外地产品冒充 苏作 ,甚至以次充好㊁质劣价低等问题,给苏作的口碑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行业发展呈现式微之势㊂基于此,本文从苏作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通过打造 苏作 证明商标,解决苏作产业振兴和苏作文化弘扬问题,并对打造 苏作 证明商标促进产业发展路径提出对策建议㊂
关键词: 苏作 ;证明商标;认证体系;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jki.1672-3198.2022.23.012
1㊀背景
1.1㊀苏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苏作 ,既是其书面字义苏州制作的直接表达,也是苏州传统工艺制作的金字招牌,更承载着独具匠心㊁极其精致㊁引领风骚的文化意涵,是宣传和推介江南文化的重要载体㊂但是,苏作行业整体存在人才总量不足㊁年龄结构老化㊁文化层次不高㊁创新型人才短缺㊁数字营销发展滞后㊁品牌建设不强等诸多问题,发展逐渐呈现式微之势㊂此外,还面临外地产品冒充 苏作 ,甚至以次充好㊁质劣价低等
新问题,不仅阻碍了苏作行业整体效益提升,还给苏作的口碑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㊂因此,需要从苏作产业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苏作产业振兴问题㊂  1.2㊀证明商标的意义和价值
我国‘商标法“第3条第3款规定,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㊁原料㊁制造方法㊁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㊂
苏作 如经商标局注册为证明商标,则 苏作 标志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获得保护,意味着第三方不能注册㊁使用与该标志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在相同类似商品上,苏作产品的保护㊁维权等均可依据商标法律法规进行,标志所有人可以在行政角度和司法角度获得更全面的保护㊂通过打造 苏作 证明商标及认证体系,能够有效借助法律武器帮助苏作行业提升品质㊁规范市场㊁打造品㊃
92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