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迭代更新的时期,国内外新能源势力的兴起和国际油价的上涨极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燃油汽车制造业,燃油汽车的转型发展是形势所需。文章分析了国内三家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上市经验以及公司的财务状况,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进行了探讨,认为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应通过合理定价拉动内需,由开始的政策导向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上市公司 政府补贴 环境保护 创新
● 陈阳
随着世界资源的过度开采,自然积累的资源红利在逐渐削减,国内外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目的就是减缓资源消耗,尽快恢复资源平衡,清洁能源不仅容易获取,且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环境污染的一大来源就是汽车尾气的排放,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是大势所趋。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
(一)国内层面
中国对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技术的更新和电池容量的提高,大规模的发展是在2000年之后,2001年经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批准,中国实施了国家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确立了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的技术路线。[1]现如今已有许多自主品牌汽车,比如小鹏、蔚来、威马等。国内也承接了部分合资品牌的工厂,许多传统汽车品牌也加入到研制新能源汽车的行列,且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国家层面大力推广新能源产业的发展,2009年出台《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央拿出100亿元的专项资金帮助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10年出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具体补贴办法,并选择五个城市作为试点先行开展。截至2020年9月,中国已有建设完全的公共充电桩60.6万台,实现了全国的覆盖。虽然近些年补贴比例有所下调,但整体销量还是处于稳定的增长势态。
(二)国际层面
国外对电动汽车的推广时间较早,19世纪末期就已经出现了电动汽车公司和电动出租车。日本也是发展电动汽车最早的国家之一,首次量产了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在实现混合动力系统的低燃耗、 低排放和改进行驶性能方面稳居世界领先地位。[2]1976年,美国通过了《电动汽车和复合汽车的研究开发和样车试用法令》,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2008年,特斯拉交付了全球首台2011款嘉年华
可以行使32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标志着电动汽车的发展进入了新纪元。特斯拉目前在海外已有四款纯电动车型,占据着海外的大部分市场,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头羊,辅助驾驶技术为人们日常行车提供了方便,将汽车与互联网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改变了人们对汽车的认知。
二、新能源品牌上市经验分析
(一)自主品牌海外上市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额巨大,这导致了许多新兴制造品牌都陷入了资金紧张的局面,净亏损逐年增大。蒋钰洁通过建立低碳经济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发现大多数企业存在着财务实力不足和财务实力发展不均衡的现象。[3]面对现金流的缺乏,依靠私募市场已经不能满足资金需求,上市融资是最佳方案。随着特斯拉的股价攀升,美国的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加上对中国新能源制造产业一直看好,目前国内已有三家新能源车企在美股上市,分别是蔚来、理想和小鹏汽车。在完成IPO的融资之后,蔚来汽车募资金额为10亿美元,理想募资金额为11.5亿美元,小鹏汽车也到了17.2亿美元,这使得企业的资金充裕起来,也有更多的机会研发创新。上市仅是第一步,因为上市之后的金融风险是依然存在的,熊正德运用DEA模型测算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存在着债权融资效率水平偏低的问题。[4]美国股票市场看重的是企业发展的前景,也有更多的世界资本的流入,通过数据的比对也可以看出,这三个品牌在上市前后两个月内的销量都是有所提升,小鹏汽车销售量从6月的1123台增长到9月
53
时代金融
时代金融
的3426台,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收入为19.90亿元,毛利率为4.6%,也是首次出现毛利率为正值。企业提升自身发展水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产品得到社会认可,但距离产品展现在公众面前却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上市就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随着互联网的深度普及发展,智能汽车功能更新已经可以依靠行车系统的升级来完成。在制造领域的模范企业特斯拉就是依靠智能便捷化的驾驶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汽车的认知,也使得特斯拉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
(二)传统品牌技术升级奇瑞新旗云
我国很多的传统车企早已上市多年,有了稳定且充裕的资金和成熟的技术,近些年在保留原有机械制造的同时也加入了新能源汽车制造的行列,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也是节能减排的来源,唐葆君采用车用燃料生命周期分析法测算出2012年纯电动汽车的能耗量仅为燃油汽车的1/2。[5]能耗的节省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传统车企试图在电池上寻突破。比亚迪在电池研发领域有着突出的优势,
电动汽车研发难点是电池的安全性,比亚迪研发的刀片电池组在体积能量密度上与传统的三元里电池持平,但在安全性方面远超三元里电池,在“刺针实验”中表现优异。比亚迪现与戴姆勒集团达成合作,为其提供最新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兴车企融资上市,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向好,有了资金的支撑和产业技术的创新,市场逐步扩大,解决内需的同时瞄准海外市场,承接海外订单,走向国际市场。
三、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在市场环境下,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普遍远远低于同价位的燃油车,低保值率使得新能源汽车在燃油上节省的开支被折旧所抵消,甚至是折旧要大于燃油节省的费用,这就使得部分不限号的城市消费者没有购买的欲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其次就是续航问题,目前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都可达到300-500公里,但相比燃油车仍然相差很多,再加上电池受温度的影响,低温下实际续航还要更少。目前国内的充电桩有快慢两种,最快的直流充电充满也要一个小时左右。再加上很多的充电桩都是裸露在室外,由于缺乏监管和保护,很多都被人为的损毁导致不能使用,小区内只有部分车位可以安装充电桩,慢充八个小时左右充满,充电的便利性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原因之一。
(二)传统品牌对比新兴势力
各大传统品牌及造车新势力都在争取新能源市场,传统车企的优势在于有着成熟的流水线和机械装备技术,同时也有多年积累的口碑和基础,在开拓市场时相对容易一些,也有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开设了子品牌来销售新能源汽车,这样既可以丰富自身品牌,又能让消费者觉得有所保障;新势力品牌开始没有自己的加工厂,比如蔚来汽车开始是和江淮合作的,利用传统车企的工厂设备为自己加工生产。随着资金的流入和市场打开,新兴品牌也都有了自己的生产工厂,在前期市场宣传阶段是最为困难的,因为消费者大多愿意购买制造成熟车企的汽车,而新势力品牌造车经验较浅,所以客户主要为中青年体,这个体接受新事物的思维阔度要大于中老年体,随着市场的打开以及城市限号、限行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新能源汽车,但距离普及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前景展望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都很明显,决定未来谁占据主导地位就是要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现阶段还有一些没能攻克的难题导致无法使其市场普及化。但纯电动汽车存在的很多优势也是不可替代的,由于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运转,再加上智能化的驾驶系统,使得电动汽车在低速状态下没有燃油车换挡的顿挫感,整体行驶非常流畅和线性,最主要还能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随着工业发展步伐的加快,环境的压力在逐步增加,清洁能源的发展也是大势所需。通过近年的销售情况可以看
出,在开放程度较大的地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较好,这源于地区发展的情况不同,人们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随着充电设备的升级和人们对于公共物品保护意识的提升,充电的问题将会解决,消费者也会对新能源产业逐步认可。虽然近些年补贴有所下降,但没有影响企业制造的积极性,对于创新技术的发展一直在努力,有消费者的认可,企业就拥有研发的资本和驱动力。对个人的补贴也基本没有影响销售量,因为大多经销商都会以其他的方式给予消费者补贴。国家宏观上的政策支持,加上企业微观的把控和努力,切实做到经济环保,把环境保护始终放在第一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四、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建议
无钥匙启动系统(一)扩大内需,合理定价
在新能源汽车量产伊始,制造成本和各项开支很大,所以销售定价较高,随着近些年中国发电能源结构逐步改善,技术的成熟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成本在不断地降低,各个品牌也在降低门槛研发新的车型。在有关政策以及环保思想提升的背景下,中国已是新能源需求第一大国,最早进入国内市场的特斯拉已经在中国修建工厂,国内也承接海外的订单生产,但国内需求仍可进一步扩大,接下来将进一步拉动内需,环境保护的思想要宣传到位,建立资源危机意识。但车企自身一定要定位准确,特斯拉近两年不断出现官方降价的通知,影响了品牌的形象,但存在的问题就是开始的定价过高。国产自主
品牌应深刻把握市场需求和自身品牌定位,制定合理的价格,而不是用高价去试探市场,用低价来促进消费。
54时代金融五菱宏光加了95汽油会伤车吗
(二)政策导向转为市场导向
购买大多数新能源汽车能享受政府补贴政策,因此可刺激消费,这是新能源汽车在打开市场阶段的对策,事实证明也取得了成效。现阶段无论是企业补贴还是购车的补贴都在下降,对企业的补贴减少会影响积极性,但可以将补贴引向零部件企业和用车环节,包括电池、电控、电机、充电设施建设与使用、停车等方面,进一步支持核心零部件企业研发生产和配套设施建设,[6]完善的配套设施是产品上市的前提。随着企业规模经济的提升,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未来的发展不应一直靠政策扶持,要转为市场导向,因为市场是供需最直接的反馈,一个品牌的好与坏要通过市场考验。在补贴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触发了许多中间环节的问题,有些品牌扰乱市场,从中获取暴利。所以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一定要贴合市场需求, 根据不同时期的产业发展情况调整政策目标,深化市场服务。[7]
(三)技术创新和突破山地车变速器调整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史较短,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最需要突破的是电池技术壁垒,一是续航问题,
二是安全系数。国际上续航最长的电动汽车里程在700多公里,到了冬天或者低温地区续航会大打折扣,有的甚至只能到NEDC的50%,这样给出行造成了不便,所以目前电动汽车的定位还是城市代步用车,对长途行驶不能提供保障。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增强电池的容量和稳定性,减弱对温度的依赖,这就需要技术层面的进一步突破,从材料上进行升级,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增加续航。当前的创新不是简单的合作创新,要进行的是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而不是政策强迫。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核心技术领域有所突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所突破和创新,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适当提供帮助和保障。[8]
五、结语
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是人类面对资源红利消退的直接反馈,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是党中央提出“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国家在政策层面大力推广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已基本成熟,但技术层面还有很多需要突破的壁垒,未来几年将着力研发新型电池,实现低温环境下的容量保持。我国的新能源消费市场已是世界首位,除了供给海外市场,我国的内需仍可进一步扩大,现阶段各项补贴的下降并没有影响销量,所以我国正在进行从政策导向往市场导向转变,逐步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从“汽车大国”转向“汽车强国”,通过技术创新真正实现汽车工业的大变革。
参考文献:
[1]许倞.“十五”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正式启动[J].中国科技产业,2002(3):49-50.
[2]刘卓然,陈健,林凯,赵英杰,许海平.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J].电力建设,2015,36(07):25-32.
[3]蒋钰洁,陈红,陈思含.低碳经济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09):174-175.
[4]熊正德,阳芳娟,万军.基于两阶段DEA模型的上市公司债权融资效率研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35(05):51-56.
[5]唐葆君,刘江鹏.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展望[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2):1-6.新爱唯欧
[6]廖家勤,孙小爽.新能源汽车财税政策效应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7(01):86-93.
[7]白雪洁,孟辉.新兴产业、政策支持与激励约束缺失——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J].经济学家,2018(01):50-60.
[8]陈芳,眭纪刚.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与演化研究:新能源汽车为例[J].科研管理,2015,36(01):26-33.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55
时代金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