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活书店1936《青年自学丛书》上海大众总经理
读书生活出版社1936年春成立于上海,它的前身是1934年11月由李公朴、柳湜、艾思奇、夏征农主编的《读书生活》半月刊,对外往来又称读书生活社,后来的出版社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的,地点先设在上海的静安寺路,即现今的南京西路斜桥弄71号(今吴江路),除李公朴是创办人外,主要的参加者有陶行知、沈钧儒、章乃器、湛小岑、艾思奇、柳湜、胡绳、黄洛峰和郑易里等,汪仑为具体筹办人。艾思奇筹款1000元,郑易里出资3000元。读书生活出版社成立后的总经理是李公朴,经理是汪仑,出版部主任是柳提,编辑部主任是艾思奇。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过的杂志很多,最初出版《读书生活》杂志。1937年2月创刊《读书》半月刊,接着以《生活学校》半月刊名义出版,抗日战争爆发后出版《战线》五日刊。此外还出版了柳湜主编的《大家看》半月刊以及艾思奇主编的大型理论刊物《认识月刊》。1940年曾出版《哲学杂志》。读书生活出版社还出版了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艺等方面图书。重要包括米汀等著的《新哲学大纲》、艾思奇编的《哲学选辑》、艾思奇、吴黎平所著《科学历史观教程》、吴黎平所著《论民主革命》、《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中国历史教程》、《新文学教程》、《苏联文学讲话》、《苏联艺术讲话》等。“孤岛”时期出版了《资本论》全译本。该社约定郭大力、王亚南翻译,每月支付每人80元预支版税。稿来后
请郑易里、章汉夫根据日、英文版校阅,并动用该社的一半资金,在上海突击排印。这是上海出版界继《鲁迅全集》出版后的又一件大事。而艾思奇所著的《大众哲学》,1934年11月至1935年10月曾先在《读书生活》半月刊上登载,1935年用《哲学讲话》书名出版,被查禁后,又改名《大众哲学》出版,到1948年居然印到32版。此外,该社还翻译出版了高尔基的《在人间》、《海燕》、《给文学青年的信》、《怎样写作》,伊凡诺夫的《铁甲列车》。还出版《角半小丛书》。少年读物有凡容主编的《少年的书》。音乐作品有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李公朴主选、周巍峙编的《中国呼声集》、《救亡歌曲集》等。抗日战争爆发后,读书生活出版社曾迁住武汉。次年又撤退到重庆。总社迁住内地后,上海分社由郑易里主持工作。日军进占租界后,上海分社转入地下,郑易里、罗樱南一度被日伪特务机关逮捕。上海“孤岛”后期,出版社无法公开营业,曾改用辰光书店、鸡鸣书店、高山书店、慧星出版社、北极书店、富春书店等名义出书。在桂林以新光书店名义出书。1946年读书出版社与生活、新知书店一起开辟海上运输线,在上海与解放区之间运送书刊等物资。在广东曲江开设“中南图书文具公司”,在桂林开设“建业文具公司”,在昆明开设“金碧文具店”,在重庆与新华日报合作开设“文华纸行”。抗日战争胜利后,读书出版社总社迁回上海,设址武昌路4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