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卷 第2期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6月20日 V o l.24N o.2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 on Jun.20 2004 
媒体排斥:弱势体的信息贫困
李玉华Ξ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在当前的大众传播中存在着信息倾斜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媒体对弱势体的排斥,这种排斥造成了弱势体的信息贫困乃至经济贫困。社会应对传媒布局进行宏观调控,对传媒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以求公正合理地分配信息资源和媒介使用机会,保证各阶层的信息平等权。
关键词:媒体;排斥;弱势体;信息;贫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04)02-0023-02
  作为反映社会公共事务的信息平台,大众传播媒介应当为社会大众所共享,应全方位地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然而在现实中,传媒更乐意向处于社会强势地位的受众提供信息服务,常常忽略甚至排斥弱势体的信息需求。
一、媒体的信息倾斜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课题之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标准,把当今中国的体划分为十个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当代中国的传媒,从报刊到广播、电视再到网络,都自觉地避开位于底层的受众(包括尚未脱贫的广大农村人口、城市贫民、收入甚微的农民工等),不约而同地将目标受众锁定为社会的“强势人”,即除了城市贫民之外的城市市民阶层、白领和中产阶级等。从报界来看,面向市民的都市报90年代以来发展迅猛,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受众拥有的媒体资源却极为有限。《北京青年报》曾以《读你》为标题亮出自己的“读者像”:他(或她)是一位36岁左右较为成熟的年轻人,拥有高中或大专以上的学历,供职于政府机关、科教文卫单位或企事业单位的公务员、专业人士或“白领人士”。他(她)是拥有较高经济收入和消费投资决策能力、对于流行时尚敏感的、享有最多的高档和豪华生活用品的城市人。报纸如此,期刊也不甘寂寞。90年代初,在具有“民间性”的书摊上,赫然摆上了印制极其精美的“十元刊”。《瑞丽》、《新娘》、《时尚》、《现代画报》、《精品》、《今日名流》、《世界都市》等杂志纷纷登场,从刊名就不难看出它们所面向的读者。广播电视节目也多热衷于为“有钱且有闲”的受众服务,追求中产阶级的格调和口味。号称新媒体的网络看起来并没有起到人们最初所想象的信息均平作用,网络信息传播不仅在
入口处就已经设置了经济文化的多重障碍,而且各网站的定位有着更明显的城市化、年轻化、小资化取向。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弱势体与其他体在拥有媒介本身上的差别正在缩小,更本质的差别是他们能够从媒体中得到什么。事实上,作为非目标受众的弱势体即便能够平等地拥有传播媒介,也未必能平等地拥有媒介所提供的服务。以农村受众为例,他们占中国人口的80%,而媒体上的信息绝大部分是按照城市人的趣味制作的,与农村受众的信息需求有着明显的错位。媒体上充斥着汽车房产、美容美食、旅游导购和投市民所好的趣闻逸事、休闲娱乐、卫生保健等。农民急需的农业信息、政策信息、知识信息却得不到及时充分的满足。
传媒给弱势体提供的信息资源不仅极为有限,而且总是将他们置于社会注意力的边缘。社会政要、明星、富豪等体,其身份本身就包含了“显著性”的新闻价值,而农民、下岗工这些小人物在传播领域无疑被再一次“边缘化”了。关于他们的报道,或者是一些具备“社会新闻价值要素”的;或者是以居高临下的视角表达一点情感上的抚慰;或者选择极个别成功的奋斗者典型,通过建构个人主义的话语放大这样的形象,从而遮蔽这一人的现实窘态。
二、传媒排斥的动因—利益追逐
《华西都市报》在阐述自己的定位理由时说:“决定报纸生存发展的是广告,这是报纸的经济命脉。……
这些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独占鳖头,而人数最多的消费者——市民,乃是推动市场经济的最活跃的因素。……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和厂家商家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走入寻常百姓家。”市场理念指导下的媒体定位首要考虑的是市场效果。广告主选择媒体除了考虑发行量、视听率等因素,更要考虑媒体发行区域与商品销售区域之间的关系、媒体的受众构成与商品的目标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定位必然使媒体同时将注意力放到“主流人”,其满足受众多样化信息需求的目的,很容易畸变为以广告回报率为首要目的甚至是唯
3
2
Ξ收稿日期:2004-01-01
作者简介:李玉华(1976-),男(汉族),河南商丘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师。汽车趣闻
一目的。
媒体排斥与媒体对“信息成本”的考虑也有一定关系。在解释受众选择媒介和信息的动因时,施拉姆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性。该公式表明,选择的可能性与得到的报偿成正比,与付出的代价成反比。从某一信源获取信息付出的代价越低而得到的报偿越高,传媒就越倾向于选择这一信源。
现代报刊之所以是都市化的产物有其必然性。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交流活动频繁,生活节奏较快,能够不断产生丰富的信息,而且有着便捷的信息传输渠道,因此,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网站大都设在城市。农村地区相对封闭,生活稳定性较强,产生的信息量相对较少,信息的新异性、重要性、显著性等价值含量也相对较低,而且还存在专业传播人才缺乏、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信息设备落后等问题。以农村地区和社会弱势体为信源进行信息采集和制作不仅费时费力,更重要的是这些信息对媒体的“强势受众”而言不具备接近性和吸引力。失去这些“强势受众”,就意味着损害了媒体赖以生存的广告市场。因而不难理解,有媒体愿意花费巨资聘请记者采访国
际体育赛事,但很少有媒体将记者站设到市县以下。尽管随着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和农民角的日益多元化,农村变动加快、信息需求增大,但媒体依旧按照惯性运行,难怪“迄今为止,没有一家报纸,即使是以‘农’冠名的报纸,是在农村出版的”。强势受众不仅意味着经济支付能力,同时还意味着社会影响力。所以,传媒热衷的信源是城市而不是农村和边远地区,所青睐的信宿是强势人而不是弱势体。这就是传媒对代价和报偿关系的衡量。
传播者与弱势体的地位差别,是形成媒体排斥的又一原因。大众媒体的从业人员一般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通常受过较好的教育,拥有特殊的社会威信和权利,有较高的经济收入。他们与弱势体之间存在着较为悬殊的地位差别。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所看到的对象,由此可以理解新闻报道为什么总对弱势体存有偏见。传播者与边缘体之间的地位落差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在隔膜,不可避免地使传播者的视域范围中要么没有“弱者”,要么以自上而下的视角俯视他们。
三、媒体排斥的负面影响
我们不能不忧虑地看到,媒体排斥不但将日益加剧社会的信息鸿沟,破坏平等公正原则,同时也会影响和扭曲传媒自身的发展,导致传媒最终丧失作为公共领域的价值。
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阶层的排列呈菱形、中产阶级占多数的情形不同,中国的社会阶层排列更像一个塔形,处于塔基的人数最多。其中许多人不仅是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的缺乏者,也是信息
资源的缺乏者。传媒对他们的排斥无疑是在排斥最需要信息的多数人。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和媒体排斥的合力下,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的分野会更加明显。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资源与经济资源有着极强的可转换性,信息贫困往往意味着经济贫困。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森(Am arbasen,1999)的定义,所谓贫困是指对人类权力的剥夺。媒体排斥剥夺了一些人获得信息与知识的平等权力和机会,造成他们的信息贫困,而这又是他们物质贫困的一大原因。无形的信息鸿沟和有形的财富鸿沟共同作用,带来社会的两极分化,其背后最容易潜藏和滋生各种问题。
首先,媒体排斥不仅加剧信息流通的失衡、扩大新型的贫富差距,也有碍于传媒自身的发展。由于传媒市场狭窄拥挤,媒体定位趋同,产品必然趋同,大量风格接近、形式相仿、内容雷同的信息产品充斥着传媒市场。这意味着多样性的丧失。传播环境失去了传播品种的多样性,就像自然界失去了物种的多样性,传播生态格局将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学家张五常就曾用经济学中的“角点均衡”理论分析过香港的报业,认为香港报业过多挤向有限的几种类型,导致报刊市场缺乏均衡性。大量的媒体拥挤在一个相对狭窄的区域内,传媒之间大打价格之战、互挖人才墙角,传媒市场一片混乱。泛滥成灾的雷同信息也难以对目标受众形成长久的吸引力,大众媒介不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如农村的信息市场和注意力资源),路会越走越窄。
其次,传播的同质化也将弱化大众传媒的环境监测功能和社会沟通功能。李普曼在其《舆论学》中提出了两个环境的理论:一为现实环境,一为拟态环境。拟态环境主要由媒介构建,又称为媒介环境。
媒介环境反映的现实环境,是一个经过选择和建构的世界。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现实环境的认知不可能都通过亲身感性经验来获得,了解外部世界主要依赖大众媒介传递的信息,即依赖媒介环境来认识现实环境。媒介环境是否全面、准确、真实,直接影响人们对现实环境的把握程度,因此大众媒介的主要任务就是真实、准确、全面地向公众告知外界的变动,为公众建构真实可靠的社会图景。这就要求大众传媒将信息触角伸向可能触及的任何角落,以广角镜头对这个世界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当多数媒介都不约而同地聚焦于有限的几个角落而无视其它的现实存在时,所建构的媒介世界只是现实世界的一隅。媒介一再把这一隅之景加以放大,便构成对现实世界的变形反映。人们通过这个变形的信息环境来认识现实环境,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片面甚至错误的。大众传媒作为环境监测者的功能因此而弱化,社会弱势体在传媒中将集体失语。以强势人的旨趣为依据制作的信息产品,对弱势体而言只是超现实主义的幻境,大众传媒作为社会沟通者的角功能也将严重丧失。这是媒体排斥带来的极为隐蔽的危害。
大众传媒的第一角应该是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论坛,其次才是经济利益创收者。每一家媒体都有选择和定位目标市场的充分自由,但社会的整体传播格局则要寻求内在的均衡。社会应对传媒布局进行宏观调控,对传媒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以求公正合理地分配信息资源和媒介使用机会,保证各阶层的信息平等权。
参考文献
〔1〕罗建华.点击报界“新概念”[J].新闻记者,2000,(11):26-31.〔2〕童兵.未来十年中国地市报走势展望[J].新闻战线,2001,(10): 28-29.
(责任编辑:褚自刚)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