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淮安市
区域增长极研究
张海军,任 李,刘 薇,陈 通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摘 要:江苏省政府“1+3”新功能布局中,淮安划入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本文结合全省城镇化“三圈一极”空间战略布局,分
关键词:生态经济;区域;增长极
0 引言
江淮生态经济区是江苏省腹地,处在区域的中间位置,其发展战略与扬子江城市、沿海经济带、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并驾齐驱,结合《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文件精神,江苏省
“三圈一极”的发展战略中,江苏省新兴增长极定位在淮安,而淮安市也是江淮生态经济区的中心城市,要实现其战略发展,必须确立淮安自身的新兴区域增长极。
1 淮安市主导产业分析
淮安市提出了“夯牢产业支撑,更大力度培育经济发展动能”战略部署,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大抓手、聚焦三个动能,持之以恒打好新旧动能转换“组合拳”,全力做大做强“三新一特”工业主导产业,也就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盐化凹土新材料、食品四大工业主导产业,同时加强特农业的发展。
在信息技术方面,“终端化、多样化、高端化”为招商引资重点,构建发展五大产业链,即:信息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应用电子、软件与信息服务。加快打造“IC设计-晶圆制造-封测-应用开发”为特的集成电路产业链。通过建设开放合作的创新平台,引导创新要素向集成电路产业企业集聚,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全面打造淮安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版。
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方面,我市抓住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快速扩张的趋势,依托省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一整三新一基础”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
a4you在盐化凹土新材料产业方面,全市共有43个亿元以上项目在建,其中新开工的有晋伦塑料、富鼎化学、东大新材料等17个亿元以上项目,重点发展“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低排放”的绿化工和以“新材料与生物技术”为主的高端化工,以“产业、人才、研发”三大高地为重点,积极构筑盐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等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集。
在食品产业方面,我市立足大食品产业链的打造,以服务中高端消费市场为核心,迎合有机化、生鲜化、功能化、高端化产业发展趋势,依托我市资源优势,以特食品精深加工业为基础,打造方便食品制造、酒及饮料制造两大特产业。
在农业特产业方面,聚焦淮安市“绿高地、枢纽新城”的新定位,聚焦农业特产业提质增效,聚焦现代农业的集成创新。合理布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优质稻米、高效园艺、规模畜禽、特水产和休闲农业,即“4+1”农业产业,引领淮安现代农业发展。
在特钢及装备制造产业方面,我市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江苏制造2025提出的制造业智能化新趋势和新方向,通过中下游高端基础零部件和装备制造产业“双轮驱动”发展带动上游特钢新材料产业快速转型,最终实现淮安特钢及装备制造产业上下游有机融合,集聚发展,打造“融合、联动、高效、集聚”的全产业链,建立“1+1+7”的先进制造业体系。重点发展“一新、一高、七特”的九大产业重点方向,通过产业要素集聚和全产业链创新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传统规模企业向智能制造、高端产品、新技术产业拓展延伸。
在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方面,以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为目标,将创新化学药、医疗器械、中药及天然药物作为产业主攻方向,将生物制造、生物药物、养生保健产业作为鼓励发展方向,努力实现关键技术攻关和重点产品研制的新突破,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2 确定区域范围内的点轴结合增长极
2.1 淮安南部经济增长极——盱眙
打造“红绿交响、特高地”的产业特征,以红(龙虾产业)绿(山水旅游)为触媒,结合凹土产业、轴承产业以及新能源产业集中区开展工业旅游活动,展示独具特的制造业风貌。
作为南京都市圈北部门户城市,要主动对接南京江北新区,实现产业功能错位补位,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平台载体共建共享,比如健康养老产业、城际铁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淮生态经济区绿产业布局和整合研究”(项目编号:2018SJA1678)。
经济研究
路、宁淮产业园。
2.2 淮安中部经济增长极——洪泽
洪泽并区以后,淮安市的区域发展以“东扩南联”为主,其中“南联”就是发展洪泽区,并与市区紧密联合。目前从淮安市城南的各类引资项目来看,已经加快了“南联”的步伐。洪泽也继续加大对洪泽湖旅游资源的开发,如古堰景区、方特乐园。同时,洪泽航空产业园建设,洪泽通用机场将被打造成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的综合通航基地,航空产业园项目必将成为洪泽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必将为洪泽产业发展、旅游开发插上腾飞的翅膀。
克莱斯勒怎么样2.3 淮安东部经济增长极——高铁新城
有五条铁路在这里呈“米”字型交会,淮安高铁站将成为连接苏北、苏中、苏南的枢纽站,站点周边地区将成为城市发展重要的新增长点。依据空间尺度的不同,高铁站点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将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交通区位优势,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中观层面,将为城市的发展带来契机,促进人口及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微观层面,将促进站点周边地区呈圈层式发展,即以淮安高铁站点为核心向外辐射的三圈地带,第一圈层规模为1~2km2,为交通服务区域,第二圈层规模为3~5km2,为直接拉动区域,第三圈层范围为第一、二圈层以外区域,为间接催化区域,未来将辐射整个中心城区。
2.4 比亚迪“云轨”项目的“点—轴”结合
比亚迪和淮安市全面战略合作,在淮安打造比亚迪云轨建设展示基地,云轨生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IT等智能制造产业中心,江苏比亚迪企业技术中心,这将成为科技创新、绿生态及与企业融合发展的示范窗口。这不仅强化了淮安市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实力,还通过“云轨”的开通运营,将淮安分布在不同方位的增长点结合起来,形成系统性的增长点。
3 区域布局推进增长极发展的建议
3.1 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
聚焦创新发展动能,从政府层面健全技术中心滚动培育机制,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采取具体措施,如“一站式”“进企业”“网上无纸化”等,此外,同步推进办事流程和方式。
二手帕萨特领驭政府要做出科学的决策就需要足够完善的信息,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果信息不全面,做出的决策很可能不利于企业或是产业经济的发展,甚至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管理效率的低下。所以,在产业区域布局以及增长极方面,需要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做好调查研究,比如高校、科研院所、第三方专业机构等,组织专家详细论证其可行性,进而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发展战略;从服务角度,政府应与企业建立信息沟通机
制,明确企业的所需所想所求,充分发挥服务职能,特别是建立企业周围的配套设施、企业职工的生活设施,从多个方面提高企业招聘人员的吸引力,从而为提升本市人才水平做出贡献。
3.2 促使生态布局一体化,培育新业态
从生态角度进行产业布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保证与重要举措。江淮生态经济区整体工业发展在江苏处在较低水平,思路是关键。江淮生态经济区的大力建设,并不只是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也要发展,只是要看发展什么层次的工业。从生态角度发展工业其实更有后劲,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与淮安市作为增长极发展不能对立,两个战略应作为有机整体来看待,通过绿产业的整合布局,对现有产业进行有效升级,改变原有的发展路径,推进更高层面的生态和工业的整合发展。聚焦绿发展动能,坚持综合施策,企业需要全面提升发展水平,通过建立资源利用考核指标,实施资源集约利用绩效评价,淘汰低端低效产能,最终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3.3 品牌效应凸显,提升竞争力
核心产业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全力培育骨干企业,百亿级后备企业技改升级、战略重组、挂牌上市,是引导支持的方向。支持淮钢特钢实现产品更迭换代,时代芯存扩大一期产品产能,苏盐井神打造国际一流领军盐业企业,今世缘并购重组山东景芝酒业,庆鼎科技打造航母级应用电子企业等。同时要加大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做优做强核心技术和产品,积极打造“精品制造”,争创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营造以主导产业为支撑,促进集化、规模化发展,不断提升整体的竞争力。
3.4 绿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
2013宝来
重塑重大战略叠加地“绿引擎”。淮安市拥有毗邻南京都市圈的区位优势,按照特化发展、差别化竞争思路,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与南京都市圈及江北新区建设的分工合作,大力发展绿产业、生态经济,高水平建设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宁淮新兴产业科技园,通过错位发展吸附越来越多的高端创新资源。作为江淮生态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淮安市要抓住这一区位优势,结合区位特点、核心产业情况,加大招商引资及人才引进的力度,通过各类优惠政策吸引那些科技含量高、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企业。在绿产业布局及整合过程中,也许会遇到暂时的困难和阻力,地方政府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而推动淮安以及江苏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树伟,郁鹏.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战略新棋局[J].区域经济评论,2015(01).
经济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发展研究
王贵民,杨宏斌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统计学院,四川 成都 200031)
摘 要:在发展小微企业过程中,国家政策的扶持、征信制度的完善以及金融技术的运用都激发了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贷款的
积极性。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发展仍面临诸多阻碍,比如商业银行内部考核机制不够完善,贷款流程复杂、审核成本高。为了促进小微企业贷款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转变理念,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贷款;积极优化内部考核机制,解决从业人员的后
顾之忧;优化办贷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宇通校车关键词: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
中国小微企业是助力经济发展的“轻骑兵”,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大约分别占中国经济总量的60%、57%和4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据统计,小微企业占市场主体的90%以上,贡献了全国60%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解决了80%以上的就业。近年来,商业银行积极拓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发展,是顺应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随着小微企业的发展和金融科技的进步,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商业银行如何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贷款,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是商业银行必须思考的问题。
1 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发展机遇分析
1.1 小微贷款需求大,为银行提供了发展空间
据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小微企业数量为732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5%以上。银保监会指出,截至2019年6月,有贷款的小微企业为660万户,占正常经营小微企业的25%;有贷款的个体工商户为1200万户,占个体工商户贷款总数的16%。另统计,当下中国已经有超过7.3亿的互联网用户。新兴的小微企业大多为互联网企业,这些微型企业有着庞大的贷款需求。从上述数据来看,小微贷款需求大,为银行小微贷款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2 良好的政策支持
2017年5月银监会发布《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对继续执行与小微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的金融机构可以免征印花税,开展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金融企业还会在存款准备金上得到一定的帮助。2019年2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金。首先是提高永续债的发行和审批效率,允许商业银行同时发行多种资本补充工具。其次引入基金、年金等长期投资者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不仅仅是国家层面,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支持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融资业务,部分地区甚至直接对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成绩突出的商业银行进行资金奖励。政策支持为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贷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了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贷款的积 极性。
1.3 金融科技的进步为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贷款创造了条件
金融科技为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贷款创造了技术条件。一是大数据的运用,可以帮助商业银行进行信息采集、处理、分析,有助于解决商业银行发展小贷业务时面临的信息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运用大数据,结合不同的客户和业务、行业,进行“定制化”的风险管理。其次是互联网技术的运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客户只需要通过手机APP或者互联网网站,就能进行简单、方便、迅速的融资,加快了贷款办理流程。满足了小微企业客户对贷款应该便捷、迅速的要求,提升了小微企业用户的贷款体验,使商业银行获客能力增强。
1.4 征信制度逐渐完善
征信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贷款时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截至2018年,我国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已经收录了超过9亿的自然人,其中的企业和其他组织已经超过2500万户。截至2018年
课题项目:课题“小微贷款研究”(课题编号: 2019H027)的研究成果。
[2]王业强,魏后凯.“十三五”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与应对[J].中国软科学,2015(05).
[3]潘文卿.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J].世界经济,2015(07).
普桑汽车报价[4]李兰冰,刘秉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绩效、源泉与演化:基于要素分解视角[J].经济研究,2015(08).[5]李琳,刘莹.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基于哈肯模型的分阶段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2014(09).
[6]耿联,黄伟.彰显生态优势 优化发展路径 努力建成生活美好令人向往的地方[N].新华日报,2017(09).
[7]高宏艳.“一带一路”建设与周边区域经济合作推进路径[J].科技经济市场,2019(05):45-47.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