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怎么样
李永贵,王助贫,朱铭捷
(北京市水务局,北京100038)
摘
要:北京水务现代化建设结合北京市情水情的实际和建设中国特世界城市的定位,在分析
水务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北京”的发展战略和
“理念领先、设施超前、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水务现代化目标要求,以实现“治水理念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管理服务现代化”作为北京水务现代化的核心任务,打造了“超前、创新、安全、高效”的北京市水务现代化形象。本文介绍了北京水务现代化规划的目标、任务与重点并从治水理念、水务基础设施建设、水务信息化与科技、水务管理四个方面对目前北京水务现代化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对水务现代化建设的思考。关键词:水务;现代化;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TV213(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408(2013)03-0042-04
收稿日期:2012-12-10
作者简介:李永贵,男,高级工程师。
北京作为资源型缺水的特大城市,连续多年干旱,水资源形势严峻,按照“立足自身、争取外援、优化配置、深度挖潜”的方针,通过节约用水、建设应急水源地、扩大利用再生水、调水等措施,以占全国不足2ɢ的水资源,支撑着全国1.5%的人口,3.5%的GDP 总量;支撑了城市年均3.8%以上的人口增长率和年均10%以上的GDP 增长速度,保障了城市用水安全。未来十年,是北京市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世界城市、实施“三个北京”战略和推进“五都”建设的关键时期。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对防洪安全、水资源供给保障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三大水问题,北京水务发展与建设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北京水务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是应对挑战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要求。
1北京水务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规划目标及任务
1.1水务现代化建设顶层设计
北京水务现代化按照统筹发展、以人为本、人
水和谐、全面推进、整体提升等原则进行顶层设计。北京水务现代化规划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基础支持与重要保障,按照首善一流标准,高起点、全方位、有重点地做好规划,统筹好城乡水务现
代化建设。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核心,把市民对水务的满意度作为规划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提高水务服务的综合保障能力,促进人水和谐发展。全面推进水务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消除薄弱环节,完善功能、提高标准、适度超前、示范引领,整体提升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把水务现代化建设纳入公共财政投入的优先领域,加大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源参与水务现代化建设,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的合力。1.2
水务现代化规划目标
2011年北京市水务局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编制
《北京市水务现代化规划》,经多次修改完善,通过了水利部审查,并于2012年5月得到水利部和北京市政府联合批复。
北京水务现代化规划以“理念领先、设施超前、技术先进、服务优质”为核心,以实现水务现代化为目标,构建“超前、创新、安全、高效”的
防洪排水、水资源配置与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水务管理四大体系,全面提升首都水务综合保障能力,确保防洪安全、水源安全、供水安全、水环境安全。规划按照2个阶段实施:2015年初步建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水务现代化保障体系,基本实现水务现代化;2020年建成与世界城市接轨的水务现代化保障体系,在全国率先全面实现水务现代化。
1.3规划主要任务与重点
北京水务现代化规划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治水理念现代化不断创新治水思路,形成与北京城市定位相适应,以超前、创新的治水理念引领北京市水务现代化发展。二是基础设施现代化以世界城市为标准,注重顶层设计、高标准建设水务基础设施,保障和支撑水务现代化建设。优化工程布局,完善水源保障、城乡供水、节水、防洪排水及雨洪利用、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与水文化建设七大类工程。三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紧紧围绕水务改革和发展中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关键性技术开展研究,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力度,全面提升水务信息化水平。四是管理服务现代化,加强水务管理,提升水务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水务管理高效、良性运行,提高公众满意度。
北京水务现代化指标体系分为防洪排水保障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水务管理服务体系四大类共27个指标,通过水务现代化指标的监测和考核,不断深入推进规划的各项建设任务,达到规划目标。
2北京水务现代化实施进展情况
北京市按规划有序推进水务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在水务先进理念宣传、水务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务科技研发推广与信息化建设、现代化水务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
2.1水务现代化理念引领水务发展方向
水务现代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问题为重点,以政府主导、众参与、社会支持为途径,以构建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人水和谐的水务基础设施体系为保障,着力解决好直接关系人民众用水安全、水环境安全、迎汛安全等方面的民生水务问题,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务发展格局,使人人共享水务发展与改革成果。
北京的水问题直接影响城乡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解决水难题是水务的根本职责和任务,按照“以水为主,攻坚克难”要求,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以水务现代化理念引领水务发展方向,让人民众享受一流的水务服务,为市民提供安全优质的饮用水和清洁优美的水环境。
2.2加快完善现代化的水务基础设施建设
2.2.1水资源输配体系
按照“一条环路、两大动脉,四个枢纽”的北京中心城区输配水格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实施,推进北京市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建设,目前大宁调蓄水库已完工,南干渠工程建设也已近尾声。东干渠工程已开工建设,团城湖调节池工程已进入施工准备阶段。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正在开展前期。灵活、完善的水资源输配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2.2.2供水体系
北京市正在加快全市供水厂建设,提高自来水供水安全系数和自来水集中供水占有率。
中心城郭公庄水厂已开工建设,第十水厂正在进行开工前准备。两大水厂建成后,与已有的第三水厂、第八水厂、第九水厂和田村山水厂形成中心城布局合理、调度灵活的供水体系,供水安全系数将由目前的1.06提高到1.24。
同时,每个新城都将建设一个骨干主力水厂。其中6个新城水厂已开展或完成项目前期工作。2.2.3污水和再生水体系
污水处理与再生水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布局进一步完善。2012年市政府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的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5万m3/d。
中心城清河、高碑店、小红门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已全面启动,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到了地表Ⅳ类水水体标准。新建郑王坟、清河第二再生水厂、东坝再生水厂等,新建改建管网700km。
同时,支持每个新城建设一个骨干污水处理厂,使出水水质达到再生水水质标准。
2.2.4公共设施节水试点
朝阳北小河公园试点建成“清水零消耗”公园,
通过雨水收集利用,充分利用再生水,年节约清水60万m3。2012年,朝阳区北土城公园和海淀区八家郊野公园也建成“清水零消耗”公园。计划“十二五”期间,全市建成30座清水低消耗和8座清水零消耗公园。
2.2.5水资源保护工程
构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继续在山区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目前,2011年已建成35条,治理水土流失520km2;2012年已建设34条,治理水土流失410km2。2012年,密云水库库滨带水源保护示范工程获批,计划在库滨带营建水源涵养林41hm2、湿地80 hm2,保护水库水质。密云、怀柔等重要地表水源区内的龙潭沟河、汤河、清水河等生态治理工程已开工建设。
2.2.6城市防洪排水体系
以堤坝加固、清淤清障为主线,消除防洪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在市域范围内开展以中小河道治理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利用水务普查的最新数据,梳理最紧迫、最重要的承担城乡防洪排水功能的中小河道名录,加紧制定河道治理方案。针对排水系统性问题,结合城区积水点治理,计划利用3年时间对84座雨水泵站进行改造。目前已启动20座泵站改造工作。
2.2.7流域综合治理
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三大流域综合治理正深入推进。
永定河流域“五湖一线”生态景观工程初具规模,成为北京西南部地区一道亮丽的绿生态走廊。永定河城市段形成了18.4km的湖泊、溪流、湿地串联的河道景观风景带,蓄水1000万m3,景观水面360hm2,绿化面积500hm2。带动沿岸4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也为流域综合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潮白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自2011年完成《潮白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规划》后,正全面有序推进。2012年启动了潮白河及怀河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河道平整,植物固土固堤,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依托潮白河干流或主要支流,建成顺义、怀柔、密云3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总面积2300 hm2;完成怀柔八道河、密云蔡家店、延庆转山子等一批清洁小流域建设,治理水土流失338km2。
北运河流域水系经过连续几年综合治理,初步建成了水资源保护体系、水资源配置体系和防洪减灾体系。2012年主要开展跨流域向潮白河、永定河调水,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正加紧实施萧太后河、南沙河、丰台马草河等中小河道治理。
2.3促进水务科技和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2.3.1城市雨水管理和雨洪利用系统性研究
开展大城市雨洪智能化管理研究,如北京城市发展洪水风险分析与控制综合研究,干旱灾害管理体系研究等。从规划层面加强城市雨洪管理和利用的系统性研究和管理,市规划委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雨水利用工程规划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试行)》;市园林绿化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雨水利用型城市绿地建设的通知》;市水务局抓紧编制《北京市城市雨洪利用专项规划》。
2.3.2水处理专项工艺研究
根据不同水源水质,开展水厂处理工艺和适应性研究,做好南水北调来水的衔接。针对外地水源入京后出现的水黄现象,通过调节水质参数,降低管材腐蚀,根据研究成果完成北京第九水厂、第三水厂、田村山水厂优化改造方案。针对水厂回流水藻类数量较高等问题,提出用超滤膜将回流水适当处理后再回用的方案,在第九水厂进行应用。
2.3.3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技术研究
研究强化脱氮除磷升级改造技术、内碳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技术、基于地表Ⅳ类水标准的再生水集成工艺技术,开展污水处理及再生水生产工艺控制研究,制定运行规范,在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再生水厂建设运行中得到应用。
2.3.4永定河生态构建与修复技术研究及示范
重点研究再生水作为河道景观用水的安全性,提出保障安全的控制指标和措施,通过采取合理减渗、提高再生水水质、利用功能性湿地对再生水再净化等手段,重新构建永定河生态系统。示范工程集北方湿地处理、河道原位水质维护、防洪河道生态治理、生态减渗和护岸等多种技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3.5水资源实时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
以南水北调来水后多水源联合调度、优化配置为目标,建立调度模型,构建密云水库水、地下水、南水北调水等多水源优化配置调度方案。开展南水北调来水地下回灌研究,建立调蓄三维数值模
型,提出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大石河及泃河五个区域总面积1163km2的地下水库。
2.3.6水务数据中心建设
结合全市水务普查,按照“一张表”、“一个库”、“一张图”、“一个平台”和“一个门户”的要求,推进水务数据中心建设,实现水利普查原始数据数字化和网络化,形成融空间、静态、动态和统计为一体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全方位支撑水务各业务应用。
2.3.7智能水网顶层设计前期研究
依托智能传感器、物联网、云存储、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建设北京智能水网三大基础网络:水基网、水联网和水调网,形成水流通达、配置合理、调度有序、运行高效、管理规范、功能兼顾的北京市智能水网体系,使北京水安全保障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2.4优化完善现代化水务管理体系
2.4.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落实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制度的意见》已正式发布。按照“以水定需、量水发展”的理念,明确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的具体措施及监督考核办法,将“三条红线”纳入区县政府绩效管理考评体系。2012年8月市、区两级政府正式签订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考核责任书》。
2.4.2加快完善水务法规规章体系
《北京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已通过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要求建立河湖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禁止在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构筑物,条例还提高了违法处罚标准,大大提高了河湖保护力度。条例适用范围扩大到了全市河湖、水库、塘坝等。
《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从2012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体现了水利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
提出实行行政区域和行业用水总量控制,并加大了对高耗水行业的限制力度和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4.3融资破解水务建设资金不足
成立了南水北调工程投资中心,承担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的投融资,并对贷款及债券进行统贷统还。投资中心得到了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银行支持,已累计签订融资合同114亿元,拨付资金28亿元,大大缓解了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资金压力。
3水务现代化建设思考与建议
3.1水务现代化是个动态发展过程
现代化是一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技术发展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提高而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北京水务现代化建设作为开放系统,系统内的各项现代化指标按照发展的不同阶段与时俱进地不断调整提高有利于水务现代化建设体系的自优化和自完善。
3.2理念现代化对实现水务现代化至关重要
要真正落实“量水发展,因水制宜,尊重水的自然规律”等科学发展理念,任重道远。要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人口控制等各个方面入手,将现代化理念贯彻落实到规划、项目和具体实施等各个环节,这对水务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
3.3水务现代化是设施健全、管理高效的综合体系
水务现代化是水务各个方面的整体性提高和进步。北京2012年“7.21”特大自然灾害暴露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性能力不足等问题,北京市委市政府已决定利用4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中小河道治理为重点的水利建设会战,消除防洪排水系统中的薄弱节点。
水务现代化不但需要现代化的基础硬件设施,更需要有健全高效的水务管理体系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要能积极面对新的水务形势变化作出快速高效的应对,推动水务现代化发展进程。
3.4实现水务现代化要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水务现代化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应该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水利部等7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改革发展金融服务的意见》,积极探索水务工程建设新的投融资模式,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金融资源支持水利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水务现代化规划[R].北京,2012.[2]李原园,黄火键,顾浩,等.中国水利现代化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水利,2004(4):31-34.
[3]张于喆,史清琪,张岳.我国水利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J].人民黄河,2003,25(11):4-6.
(责任编辑张闻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