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中国汽车拥有量与人均收入的关系
摘要:当今社会交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作为耐用品已经开始以家庭为单位向个人普及。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各国汽车纷纷将中国市场作为兵家必争之地,随着加入WTO,国产汽车产业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本文研究了全国各地拥有汽车量与当地人口、人均收入、当地公路长度的关系。得出Y=46.16X1+105.26X2+254.52X3-1490080(其中Y代表各地区车辆数,X1代表各地区人均工资,X2代表各地区公路长度,X3代表各地区人口(万人))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人均工资的提高,公路长度的修缮,各地区人口增长,拥有汽车总量也随之提高。
中国汽车销售量一、调查背景
自2001年11月10日我国加入WTO组织,面对开放的市场和充分的竞争,无论国有、民营还是合资企业,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价格、质量、品种和服务等各方面的竞争,优胜劣汰,知名品牌在竞争中不断改进,成长壮大。如今,中国汽车正处于竞争的初期,虽然国际上的大公司悉数到齐,但市场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格局,一切都在变动中,新品牌风起云涌,除了财大气粗的国际知名品牌,还有一些民间资本或模仿开发或重金购买外国技术,孜孜不倦地追求民族品牌,谁都不能保证,他们当中不会有人冲杀出来。
中国汽车是多是少,中国汽车业应以销量争胜还是靠售后谋发展,本文虽然只对于中国汽车拥有量做了调查旨在探讨汽车拥有量与人均收入和人口之间的关系。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
二、调查意义
中国汽车还没有缺口,中国市场还有多少购买力,调查其中的函数关系方系我们研究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前途。
三、数据描述
由中国统计数据库对2009年各地区车辆拥有数人口(万人)人均收入公路长度的统计数据。其中其中Y代表各地区车辆数,X1代表各地区人均工资,X2代表各地区公路长度,X3代表各地区人口
这是相应数据在软件中得到的散点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车辆拥有量和人口人均工资和公路长度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中国人均工资的增长,中国车辆拥有量也是增加的,而且增长趋势呈递增的趋势,于是我们可是据此设定模型:
Y=β1+β2 X1+β3X2+β4X3+μ
估计参数:
以下是数据回归的结果展示:
从上面的展示中我们可以得到回归方程
Y=46.16X1+105.26X2+254.52X3-1490080
(14.331)    (23.68158)  (73.99503)    (584905.6)
T=(3.22)      (4.44)      (3.44)          (-2.55)
R^2=0.8493  adj R^2=0.8326  F=50.73  n=31
模型检验
White检验
P=0.425小于5%
所以可以说不存在异方差
拟合优度检验本例中可决系数为0.8493修正后的依然较高为0.8326,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人口人均工资和公路长度”对被解释变量“中国车辆拥有量”的绝大部分差异作出了解释。
四、调查结论
中国汽车缺少什么?市场?技术?高素质人才?资金?品牌!!
如果中国现在只满足于做跨国公司的下游工厂,不搞自主开发,中国的汽车企业就只能被动地卷入“全球化重组”中,而这个重组是跨国公司从其本身利益出发而进行的。
细数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品牌,绝大多数都是中高档轿车,德国大众甚至公开宣称,不在中国制造10万元以下的轿车,8万元以下的轿车不正是中国轿车发展的空间吗?而8万元以下恰恰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价位。正因为如此,中国轿车大有发展空间,只要抓住机遇,完全可以产生行销全国的民族品牌。
如今的中国政策日渐放宽,如果市场完全开放,内资包括民营企业就会显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因为,中国有与国际相差不多的资金利率水平,有特别吃苦耐劳的企业职工,有奋发上进、敢于冒险的企业家,和外资相比,内资企业并不处于劣势。国内很多行业的发展说明了这一点。虽然对手更加强大,路途更加遥远,但创建本土知名品牌并非没有可能。
不单单是技术,还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营销和融资等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迎头赶上,创建自己的名牌。国内汽车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差距,除了技术,更有企业的管理机制、组织结构、市场营销、融资能力等方面,以及这些因素的有机结合。同时,参照欧美和日本的汽车产业,汽车的利润不只在于销售,其后的售后和维护也是相当可观的利润。
同时我们在希望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汽车的增加和车祸关系
各地区交通事故情况
五、参考文献:中国统计数据库
中国汽车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