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动车石油的影响
摘要: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飙升,石油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为防止石油资源日趋枯竭,抑制机动车的不断增长已是当前需重视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机动车石油影响
近年来,机动车的不断增长,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损坏了环境的质量,从而导致人们的健康也受到影响。但机动车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大气环境的损坏,对石油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迄今被公认的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很多人认为石油的危机对航空、汽车等领域的企业造成了影响,其实应反过来说航空、汽车等行业影响到了石油。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为了经济的发展,而去打破生态的平衡,这种做法实属不当。
1 机动车对石油的影响
石油经过加工提炼,得到的产品可以分为四类,其中燃料产量最大,按用途和使用范围可分为五种:(1)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有航空汽油,车用汽油等;(2)喷气式发动机燃料(喷气燃料)有航空煤油;(3)压燃式发动机燃料(柴油机燃料)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4)液化石油气燃料即液态烃;(5)锅炉燃料有炉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1],约占总产量的90%,90%中汽油是消耗量最大的品种。所以机动车的飞速增长,相应
地石油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如今美国大约一半以上的石油消耗量依赖进口,早在2003年就每天消耗2000万桶以上,其中有1225万桶是进口的[2]。美国的汽车每天要消耗1400多万加仑的汽油,换句话说,每人平均每天1加仑以上[3]。在1993年的时候,我国还是一个石油净出口国。现在,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仅次于美国。据统计,中国汽车销售量飙升,能源密集型生产工序也在迅速增加。制造一辆汽车,平均消耗25~30桶石油[2]。据美国能源部统计,到2030年,全球对石油的总需求量会增加25%[3]。
在未来几年里,或者几十年里,世界将会触及石油峰值。石油峰值的概念首次是有地球物理学家M·金·哈伯特(M.King Hubbert)于1956年提出来的。早在1949年,哈伯特就曾预言石油时代将会很短[2]。1990年至2000年,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被消耗掉了20%[2]。石油终有被耗尽的一天,怕还没等到那天的来临,或许世界各国早就为了争夺有限的石油,而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许多人都认为,通过“不友好”的国家进行军事统治和促进政权更迭,可以扩大美国对世界石油资源的控制权。许多人把建立在中东、里海、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美国军事基地视为保障石油供应的一种手段,而且有可能被用作进一步入侵石油生产国的跳板[2]。所以,除非在未来10年内发展方向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不然,一旦石油峰值开始产生影响,美国可能会走上与石油有关的未来战争和经济极度萧条之路
[2]。
现在,我们每发现1桶石油对应的是消费6桶石油[2]。石油被开采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被消耗的速度,且大部分地区的石油开采量日渐枯竭。总有一天,石油会像北部白犀牛和白鳍豚等物种那样濒临灭绝的。而更可怕的是带来残忍、狂暴的战争。
中国汽车销售量
2 抑制机动车对石油的影响
2.1 有效地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
为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各地政府也在不懈地努力,研究正确有效的控制手法。限购政策出台后,即成为了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之一。以北京市为例,限购政策实施以后,每年的汽车牌照增加量被控制在24万个,虽然新车牌照的增加数量比原来大幅减少,但是毕竟还是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只是增长的速度被减缓了。也就是说,过去一年造成的交通压力,实施限购政策以后,这种压力并不是完全消失,而是分解到更多年份产生[4]。这体现了限购仅仅延缓了机动车的增长速度,而未真正地控制机动车的数量。限行政策则是限购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其道理和限购如出一辙。
不仅仅是限购,限牌、限号反而像是演变成了一种促销手段,某市因多个城市的机动车限购限行措施,出现多次限牌谣言,甚至出现“XX 市已限牌,我市还会远?”的广告,造成囤低价二手车及热门车型热销的情况。所以目前的措施未治标也未治本,要使机动车数量真正得到
控制,应科学制定限牌、限购等政策。
2.2 推广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是为缓解环境污染及减少能源消耗的产物,目前,电动汽车分为三种: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其中混合动力汽车与燃料电池汽车虽能减少污染甚至达到“零”排放,但都需使用汽油、柴油等化学物质,所以相比之下,更提倡完全可以由充电电池提供动力源的纯电动汽车。但据了解,纯电动汽车的价格相当于同等性能的常规能源汽车价格的两倍[5]。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难以接受,所以电动汽车还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因此需政府加大对消费者的政策激励,及生产厂商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加快电动汽车的市场培育。
未来很可能会是这样一个状况,人们借助于小型电动汽车实现日常通勤,而长途旅行时则选择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希望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的时代尽快到来,彻底解决石油日趋枯竭的问题。
2.3 加快油气回收改造进程
为了减少油气挥发造成的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各国都在研究成品油库和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
我国多地已实施了油气回收措施,且初见成效,油气味不仅变淡,据统计,从油品储运到装卸的整个
过程中可以达到90%左右的油气回收率。但我国仅有30%炼油企业设置了油气回收装置,约10%的加油
站建有油气回收设施,仅相当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6]。我国油气回收改造工作进展较为缓慢,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企业的社会责任心等不够强烈,为加快油气回收改造的进程,不仅仅要增强民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更要加强企业的公共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针对我国油气回收的现状和问题,重新审视我国油气回收产业,从当前存在的基础科学问题、工程应用问题等角度进一步剖析,从而促进技术发展,使油气回收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baike.baidu[EB/OL].
[2] 斯特恩,著.石油阴谋[M].石晓燕,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255-260.
[3] 杜梅因(Dumaine,B),著.拯救地球进行时:有远见的企业应对全球变暖的实践[M].陈静,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90.
[4] 中国行业研究网[EB/OL].
[5] 杜蓉蓉,董洁霜,刘魏巍.三种纯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行业模式比较[J].产业经济报道《汽车与配件》,2013,52(4):41-43.
[6] 何新平,钱程.油气回收是提高油气资源利用率的必要之举[J].中国计量,2012(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