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不理解山地车车把的高度,看看摩托车怎么样的,借鉴一下
很好的问题,自行车的普拉多,是美利达勇士。
普拉多怎么样我用的就是这个,但现在已经改的面目全非了。但还是觉得原来的车设计更全能,实际上是各种妥协和兼顾,没有走极限的设计,所以旅行,公路,越野,就是你骑摩托越野的那种路况。
骑行舒适-----我是这么理解的,容易保持平衡并能发力效率高的,就叫舒适。
所谓发力效率高,就是较少浪费我的踩踏力量的。这个与髋骨,膝盖及踝骨各个关节的解剖有关。这个我说不太明白。
自行车的很多设计就是为了最好的发力,比如爬坡的前叉锁死,后三角无避震等。
也包括立管的角度,经典角度是73度,头管角度71度,底盘高度12英寸,两轮轴心间距107厘米等,还有轮子的直径以及变速的力比等,是自行车发展近100年,无数的设计改进完善到现在的,当然现在依然没有放弃尝试最佳,但改动的前景已经不大了,(欢迎看看自行车角度的秘密),
越野摩托的头管角度是下山自行车的角度(也叫速降车,或双避震车),所谓头管的角度是前叉与地面水平夹角,通常小于70度,前叉行程更长,(推荐看TREK网站,它的每款车的部件的详细尺寸角度比较详细)。
哈雷摩托的前叉角度估计可以小到60度,车身越长,也就是轴距越长,高速稳定性越好,自行车也是这个原理,公路车车身要比山地要长些,但前后轴间距却没山地车大,公路车前后轴间距是1米,是很多设计师认为的黄金间距,兼顾速度和灵活,也就是高速的稳定性与弯道的灵活性(以前也骑了7年公路)。
现在的山地自行车是为越野比赛设计的,比赛的成绩好坏通常不取决于下坡,而是比上坡的能力,所以比赛的山地车应该是上山车(这里比赛山地车特指硬尾车),一切都是为爬陡坡设计的,包括下压的龙头,甚至后飘的座管,通俗来讲:下山车前高后低,上山车相反,平路车就是一样的,我的意思不仅仅指车的侧外形,而是指这种外形而导致的重心改变,自行车自重10多公斤,而车手是60公斤以上,是车自重的很多倍,所以分布车手的体重,维护好车手的重心,就是维护了整个车辆的重心,在所有种类的车辆中没有与自行车重心这么重要的了。
而自行车的设计核心思想,就是在分布合理重心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类的蹬踏力量(包括后胎纹的设计和宽度,越野摩托就是个把动力交给机器的下山自行车,它不用向蹬踏的效率妥协,怎么操控方便,怎么重心分布合理就可以了。但发动机的传动还是符合力的高效率传动的)。
因此现在价格贵的山地硬尾车,都是俯冲式,但不是为了真俯冲,而是为了爬陡坡改变重心靠后,前轮上抬的弊端。它的爬坡仰角没有摩托大,但不靠蹬踏,依靠惯性上冲很摩托应该没区别(估计是腿力不及发动机的平稳均匀的动力输出的关系,人类0.4马力)。
汽车里好像悍马H2的仰角比较大,反正汽车爬上的路,越野自行车是没问题。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说到核心没?很多用俯冲式的上山车骑行公路道路,是为了酷,有这个原因在里面,尤其年轻人,模仿那些职业自行车赛车手,那些人是这个行业里的精英和极端,就像吉利模仿奔驰的前脸,虽然改了奔驰的前脸也远远不及奔驰的性能,但也要改,内心深处是对强者的渴望和崇拜,(我也在模仿,只不过我是从身材上模仿,我也想像阿姆斯特朗那样的心肺和功能强大的肌肉能力)。我是属于前脸没仿奔驰,但从动力系统仿奔驰。看着不像奔驰,但跑起来像奔驰。这是我的目标,我把这种FANS 叫有内涵。
但本质上与前者没什么不同,所以会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中年男子骑个1千元的入门山地车,把那些几千及万元车的车友甩没影的事情,(主要发生在上坡时候,尤其是烂上坡)。
被甩的车友会觉得,这个人车太便宜,所以自卑,用身体强悍来回场子。
实际上人家不一定这么想,当然也不排除这么想。
有时候也奇怪:骑的慢的,车都不便宜------车贵,主要是重量轻和机械部件精密,车便宜则相反。而设计的骑行角度都有最佳的,与价格高低没关系,500元的车也有发力和骑行舒展的。28大杠就是旅行车角度的经典。
最后说到您选车,我的建议还是从便宜的玩起,慢慢体会。我刚骑车那会,是想骑的更远更快,测试自己的骑行距离,一天可以骑多少公里,还有就是速度,时速多少,可以持续多长时间
那是10多年前事情,现在已经很少骑长途了,主要是公路空气太差了,骑多了对肺不好。
我骑车的宗旨是为了锻炼身体,没打算靠这个旅行,当然偶尔也会测试下锻炼的成绩,骑过九黄线,(九寨沟-----黄龙,本人四川的)。
又扯远了,回到您说的自行车是否舒适这个问题,如果说勇士您骑着还可以,其他俯冲式的您也会觉得舒适,只是别骑在公路上。(有起伏的公路也不够,公路的仰角还是太小,您体会不到山地自行车设计师的良苦用心)只有岩石路段的连续上坡,也不用多------3公里就好,当然仰角越大越好,最好是勉强可以爬的山路。那种地段时速也就4----5公里吧。反正连续爬个1个小时的路程,心率什么的就不说,不下车就是好样的。
您玩越野摩托的,估计与您最相似的是速降自行车,用速降车下山是您的强项,估计速降车的角度设计会让您觉得得心应手。
最后您说怕没买到合适的车而导致骑行兴趣大减,但我估计不会出现您担心的这个问题,从您对机械制造及设计的孜孜以求,起步比我那时候不知道高多少,我骑车的时候可以追溯到91年,那时候花了500元买了个中华阿米尼公路赛车(原价600,因为是样品车),变速拨杆都是没档位限制刻度的,就是凭感觉扳,听飞轮与链条的摩擦声来判断咬合程度,哪有现在变速车的精准快捷啊,哗啦啦要响半天,所以轻易不换挡,到现在都有这个毛病---
--还是骑着小坡的话,就忍一下,用力蹬踏几下就挺过去了(开车我倒是换挡挺勤快的,对发动机比我腿更爱惜)。
好了,唠叨了这么多,中心思想就一个,随便买个就成了,因为没有全能的车,而且无一例外的都会不断的改,骑车爱好者很多也是修车发烧友,哈哈。(玩摩托更是如此,摩托还多了动力系统)
但我还是主张便宜点,起点低,玩的空间就大些,直接进入万元级别的话,可升级和玩弄的空间就小多了。最后和霞客丁一样,只能搞顶级收藏了。那太独孤求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