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是芜湖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几年,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促进步。但是,今天的芜湖已处在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芜湖人需要的不是自我满足、小富即安,而是居安思危,积极寻自身的不足与差距,然后一一破解它,才能使前进的步伐迈得更加稳健。 首先,浅析一下制约芜湖经济发展的软肋: (1)对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人才磁石效应尚未形成。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首先就是“短腿”。明显的例子,芜湖美的公司研发中心无法从广东本部迁至芜湖,奇瑞公司拟在北京、上海等地建设研发分院,均与在芜难以招到高级专门人才有关。 (2)城市人口就业面窄,一些文化层次低的居民不易就业。如一些近郊征地农民、“40.50”下岗失业人员就很难实现再就业,未到退休年龄却主要依靠政府社保来维持生计,直接的后果是增加了政府部门的财政负担,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3)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民营经济欠发达。市区经济发展较快,三县经济总量偏小,农业经济比重过大。繁昌县的经济相对好些,出现了一些特经济小城镇,但主导产业仍是高污染、高能耗的建材行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民营工业企业规模过小,没有聚效应。民营资本投资领域狭窄,集中投向为小商品、餐饮服务业等项目上,与沿海发达地区梯度转移产业配套能力差,直接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就业面。 (4)区域经济竞争加剧,招商引资政策、环境优势逐渐丧失。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芜湖作为国家级开放城市所享有的政策优势正逐渐淡化。省际之间,中西部省份相互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省内,兄弟城市之间也是你追我赶。相互间招商引资的争夺已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外商投资也有了更大范围的选择余地。 (5)交通、区位优势不再明显。芜湖真正的交通优势就是水运与铁路,但也是相对而言。水运很多临江近海的城市都有,铁路方面,芜湖的地位还不如蚌埠。合巢芜高速,运营几年就在大修。通向长三角地区的,目前贯通的只有芜宣杭一条高速路,但宣城境内的道路仍在大修。芜马高速要等到明年年底完工,芜太高速刚刚破土动工。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完善交通路网建设,相互间的交通差异日渐缩小。市区的房价、地价不断增高,能源、土地紧张等瓶颈问题也日现端倪,交通区位优势已不明显。 (6)错位经济发展不充分,承载产业梯度转移能力不强。市域经济与长三角城市趋同化现象严重,产业互补性差,激烈的竞争背后蕴藏着风险。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农业比重过大,民营经济欠发达,与长三角地区梯度转移产业配套能力差,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降低。芜湖虽地处长三角腹地,若不能有效承接梯度转移产业,它就有可能会越过芜湖,而推进到更广阔的中西部地区落地生根,造成芜湖经济发展空心,使得城市发展有可能被“边缘化”。 (7)特产业定位不明,旅游、高科技产业形成经济支柱有待时日。芜湖市目前的旅游资源还比较分散,没有较为集中的成熟旅游资源,前期开发所需成本较高。若想打造旅游产业基地,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单靠现时的财政无法承担。开发旅游,有待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推进,勉力而为,只会大丧整体经济发展元气。还有,城南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长三角城市、合肥等地相比,优势何在,如何突破人才、技术、资金瓶颈?高新技术产业可是各地势在必得,至少现时不属于梯度转移产业。定位不明,可能会贻误发展良机。 上海奇瑞 (8)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未能有效扭转“重管理、轻服务”的局面。明显的例子,发展民营经济这块,对民营资本放开,提供产业引导、技术支持、金融服务、市场培植等,很多地方力度不够,甚至是空白。 其次,阐述一下破解制约芜湖经济发展的办法: (1)解决“两薄”,夯实经济发展基础。目前芜湖经济发展的两个薄弱点,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二是民营经济比重过小。理想的破解办法就是将二者结合,把三县地区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主战场。积极放开本地民营资本,在三县地区合理规划建设一些民营企业工业园,将三县打造成民营资本投资兴业的热土。三县民营经济的产业定位应以发展劳动密集性产业为主,以承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梯度转移产业为方向,在产业配套上下工夫,发展小、精、特、活的劳动密集性企业,通过居规模经济创造效益。浙江省小商品撬动大市场的发展模式,就是明显例子。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扩大就业,缓解政府财政负担,藏富于民,加速城市化进程。 (2)错位发展,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走“造血+输血”并举的发展之路。市区应以现有的三大支柱产业为基础,通过大招商,继续做大做强加工制造业。同时要注意结构调整,增强区域经济产业配套能力。三县要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着力培育本土民营企业,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同时要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梯度转移产业,通过“输血”壮大本土民营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没有自己的产业基础,便丧失了发展能力,也无法招来好商;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单靠自身的努力,不易形成规模经济,难以产生效益。 产业错位方面,市区的汽车部件、电器部件产业应尽快做大做强,走出芜湖为更多地区提供产业配套服务。同时,可以衍生发展模具、标准件等机械制造产业。三县地区,孙村服装、峨桥茶市、清水苗木都是特经济小镇,应该扶持做大做强。其中,孙村服装可以说是芜湖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也是本地民营资本与外来资本(接受产业梯度转移)有机结合的典范。芜湖的县域经济中若能诞生出更多的这样民营工业小镇,芜湖市的经济发展将会跨上一个大台阶。 (3)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要取消对民营资本投资领域的限制,鼓励民营资本发展劳动密集性工业企业。跟踪研究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梯度转移产业方向,引导民营资本进行合理投资。同时为民营经济的后续发展提供人才、技术、金融服务支持。 在我看来,芜湖县域经济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决于三县的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民营经济发展好坏关键要看两点:政府的推动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招商引资(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民营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二者不可或缺。 (4)做好招商引资大文章,借助外力发展本土经济。要树立产业招商的理念,通过大招商,来获取大发展。紧密结合本地产业基础,积极承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因受能源、土地资源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不少民营资本和劳动密集性产业被迫转移,如浙江省的很多小商品生产企业已开始体转移,甚至开始出现“民营资本大逃亡”,这对芜湖市的经济发展无疑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现时的招商引资环境,与10年前、5年前已发生很大变化,“僧多粥少”,大家都会争啊!再说,投资企业所追求的就是利益最大化,既然可选择的范围这么大,综合考虑的因素就会更多。如投资软环境方面,上下游的产业配套、人才、技术与金融支持等,人家都会考虑。芜湖市应在服务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扬长避短,注重策略,突出产业招商,搞好服务,以优取胜,通过招商引资,为本土经济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5)坚持“外部规模化”和“内部规模化”协调并用的经济发展模式。 规模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立足之本,“外部规模化”是将众多弱小的企业(资本),集聚发展成为一个地方的规模产业;“内部规模化”就是由若干个大型企业(资本),成长发展为一个地方的规模产业。两种模式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做大做强地方产业经济,通过规模经济产生效益,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市域经济发展宜选择“内部规模化”的模式,要发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取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的龙头作用,以及汽车、建材、电子电器三个支柱产业基础优势,通过产业招商,争取大型项目,提高本土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速市域经济发展。芜湖开发区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走的就是一条“内部规模化”发展之路,苏南经济的快速选择的也是这种发展模式。 芜湖三县地区宜首选“外部规模化”的发展模式。目前,芜湖市的县域经济欠发达,本地民营资本弱小,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区域经济竞争激烈,现在选择大招商,上马大项目,无疑是将自己推向急流险滩,显然不明智。而通过走产业集聚化发展模式,能够扬长避短,将众多弱小的民营企业汇聚大的产业。实践中,广东顺德家电、浙江温州轻工小商品、绍兴纺织、嵊州领带、诸暨大唐袜业集等,走的就是“外部规模化”之路。补充一句,不是说三县地区要对大项目说“不”,能够招来大项目,自然是好事。 (6)城市定位与产业层次。在城市定位上,芜湖市应确立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农业是基础,三产是提高。在产业发展层次上,芜湖应坚持“三步走”的原则。第一步,突出发展加工制造业(市区)和劳动密集性民营企业(三县),积聚产业基础;第二步,着力培植与提升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壮大第二产业;第三步,以发达的第二产业来推动芜湖市第三产业(商业、物流、贸易)的快速发展。现在,芜湖应集中精力走好第一步,用2——3年的时间把芜湖打造成长三角地区有影响的劳动密集性产业(加工制造业)基地。作为市区经济,已积累了一定的产业优势,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一两个适合的领域,向第二或第三步推进。 综合考虑芜湖市经济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如人才、技术、资金、就业等方面的“短腿”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县域经济规模偏小等情况,在我看来,“三步走”的原则符合现时芜湖市情的,尤其是县域经济,更要集中精力走好第一步。反之,若我们直接跃到第二或第三步,可能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情况,对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来源:芜湖市民心声 网友:镜湖烟柳)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