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8日,2017第二届中国(武汉)智能汽车创新发展论坛在武汉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汉南区政府)与车云网联合主办,会议吸引了500余名观众报名参加,30位来自地方政府、整车厂、供应商、创业公司、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投资机构的重磅嘉宾发表了演讲。
吉利汽车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刘卫国在现场与大家分享了吉利在汽车智能驾驶基础领域的探索研究与应用。
吉利汽车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刘卫国
2017年5月,吉利位于杭州湾的研发中心正式落成启动,并适时推出「iNTEC人性化智驾科技」技术品牌,其中包括「高效动力技术G-Power」、「人本安全技术G-Safety」、「智能驾驶技术G-Pilot」、「健康生态技术G-Blue」、「智慧互联车行技术G-Netlink」等五大模块。与此同时,吉利首次对外公布了面向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G-Pilot 1.0到G-Pilot 4.0技术规划,表示将在2020年后实现高度自动驾驶。
吉利技术品牌刘卫国介绍称,吉利从2015年量产的车型开始,就已经实现了G-Pilot 1.0的功能。1.0的概念就是要实现一些基本的辅助驾驶的功能,例如ACC自适应巡航、AEB自动紧急制动、LDW车道偏离预警以及半自动泊车等功能,目前在吉利博瑞、博越、帝豪GS、帝豪GL等车型上均有应用。吉利计划2018年在量产车型上搭载G-Pilot 2.0,到2020年可以做到3.0,2024年做到4.0。
我们不难发现,G-Pilot 1.0主要实现的是单一方向的动态驾驶任务和信息辅助;G-Pilot 2.0主打的是动态驾驶任务以及高级信息辅助;G-Pilot 3.0提供的是一种解放双手、双眼的自动驾驶体验;等到G-Pilot 4.0,要达到的就是人可以在车上完全处于放松休息的状态,是一种更可靠更精致的全自动驾驶。
“V”字型正向开发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规划的路线,吉利同时需要筹备很多的相关的技术,很多技术特别是自动驾驶,要实现真正的量产化就会面临很多方面的挑战。由于中国道路环境复杂,解决每一种路况都需要有数据支持。绝大部分数据来自于调查,包括一些交通事故、特殊路况、气候等其他影响的调查。
在完成这些基础工作后,就进入到最关键的技术自主开发阶段。而吉利在这方面一直在推行「掌控核心技术」的理念,完全采用“V”字型模式开发智能驾驶系统。
由于未来智能互联汽车越来越倚重软件实现功能,因此对车企而言,从之前绝大多数的硬件开发会逐渐过渡到软件开发为主导的阶段,会面临非常大的软件开发工作量。目前很多企业已经慢慢把硬件和软件分离开发,将来软件相关的供应商会在车企供应商目录里占比越来越多,甚至有可能超过一半。
刘卫国表示“吉利在软件开发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从整车属性开发、功能开发、系统开发再到部件的开发,这是对整个开发过程进行完善,从需求到实现的过程。此外,像架构这样
基础的技术,信息化对它的开发影响也很大,特别是整车架构决定了你的产品是否能够承受更多的功能,架构开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而在提出需求后,下一步就是如何用软件和硬件去实现这些需求。据车云菌了解,吉利在开发智能驾驶相关功能时,抛弃了绝大多数企业在开发产品功能时采取的逆向思维,在整车软件开发上,从功能的定义、功能的实现、系统的实现、逻辑的实现、再到软件的实现,完全采取的正向开发的产品策略。
当然开发产品功能的同时也要兼顾验证环节,这其中包括了部件的验证,系统的验证以及功能的验证。而开发最终要验证,验证需要有大量的设备投入,包括场地的投入。在车云菌看来,吉利在产品验证上的投入在国内算是领先的。首先在客观评价测试上做到了双机器人操控车辆(惯性导航及驾驶机器人系统),还可以在弯道上、在上下坡道路上用机器人进行安全验证(AEB行人及驾驶机器人系统),能够做到数据结果更加量化透明。当然,吉利也会按照标准制作目标移动物、静止移动物。
刘卫国透露称,吉利目前正在开发一个试验场,预计投资50亿人民币,主要用于ADAS或自动驾驶产品技术的相关测试。这其中包括了传统的验证方式,吉利方面也增加了V2X等
互联通讯技术的测试,以及一些传感器技术和囊括了100多种特殊路况的交通环境场景。
演讲的最后,刘卫国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即“车既是传感器的模式”。由于未来汽车搭载的传感器越来越多,因此汽车传感器技术也会越来越强,但是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十分关键。吉利计划未来会把这些技术完全跟云端连成一个共享,通过实时分析实时下载,实现车既是传感器的做法。通俗点来讲,就是以自动驾驶为基础,搭载多种的车联服务,而车本身将成为成为一种产品服务的终端。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在做产品规划的时候更多聚焦在量产化和产品的实现上。以自动驾驶为例,吉利在关注未来汽车概念的同时,更希望将实用化技术尽快应用到现有车型产品上。刘卫国最后也提出了吉利对未来交通发展的愿景,即“把我们的智能技术、把我们的自动化驾驶技术不断推向新高,利用新技术不断去创造更好的出行环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