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装车,很多人都会以为只是汽车发烧友的专利。实际上,汽车改装在国外早已成为一种时尚。全世界的改装车迷可以说是不分年龄与车种,通过改装来打造属于自己的特有车型,以此来彰显自己的个性。车辆改装是一个长期过程,有时需要改装一个月多月才能完成,之后还要反复修改。
改装行为在欧美是一种“品位”
在欧美、日本,一辆车的改装结果,代表了车主的品味以及他对“驾驶”的看法。其实在广东地区,改装车文化受到港澳台的影响,已经发展了十几年。
珠三角改装车的发展,与华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大量的汽车赛事有一定关系。奥麦CAR认为,澳门的格兰披治、珠海国际赛车场,广东国际赛车场,这些都是大的环境因素。
在改装特点上,目前国内的南北改装文化的差异与当地的改装风气有关。
熟悉南北改装风格的奥麦CAR创始人汪雪亮说:“北方的改装风气不会着重太多性能上的改动,而是一种感官上的享受。外观方面,北方的外观改装会相对发展得比较成熟。而南方的外观改装针对性能上改装比较多,因为竞技型的改装注重的是车辆的综合性能,对于外观上的改装他们不会过分地注重它的美观程度,目前南方针对外观改装只能算是刚刚开始追求外观上的美感。”
在改装车型上,以前整个华南地区主要以日系车最主导,但近几年来欧美车的比例会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大众、福特等比较容易操控的车型。
与国外相比,国内改装车文化的发展还有不少差距,首先国内对改装车的法律法规没那么宽松,其次在产品、配件、技术方面还跟不上。比如在德国,普通国民对机械的动手能力很强,不是国内民众能比得上的。
再者是国民对改装车观念的差别,在国外人看来,把车买回来就是要改的,而不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改装之后只会让驾车更有舒适感,更有驾驶乐趣,因为开车就是为了乐趣。但在
国内,身边的一些朋友会觉得,你改车油耗大了,保养贵了。在他们的观念里,如果你的车不在4S店保养,你的车子就是没有保养。对于此类看法,不少热衷改装事业的朋友显得有些无奈。
改装合法性一直是个“阴影”
作为一名改装车发烧友,改装汽车是否合法、改装后汽车能否通行过检,一直是发烧友心中的“阴影”。
据了解,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只在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机动车登记的结构、构造或特征”。即车身颜、长、宽、高这四个硬性标准。据了解,目前如果车主想要将车身的颜改掉或在外形上来个大改变,必须请示车管部门,待批示下来才能改装,改装后仍可使用原来的牌照。如果改装的要求太离谱,改装后会面目全非,那么车管部门一般不会批准。中国汽车改装
但对其他改装,如换空滤、节气门、加尾翼等细节项目,法律和有关规章都没有作详细规定。据了解,汽车改装原则上必须以不改变原车的技术参数为准,改装必须以安全为前提,不然很容易被当成“非法改装”来处理。
一名汽修行业的人士表示,其实适当地进行改装对汽车来讲应该是没有坏处的。比如汽车的制动力,在进行改装后,反而会增加其效率。同时,进行一些动力提升对汽车也没有坏处。比如换火花塞、高压线都只是为了让汽车更良好地运作,没有不安全因素。
另外,从产业角度来看,在欧美、日本等汽车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改装作为一个庞大的汽车后市场而存在,产业连比较完整。但是汪雪亮叹息道:“在中国这个汽车后市场并不完整。比如4S店把车卖给你之后,就只剩下保养和维修事故车处理,其他的汽车行业衍生品就做得很少。”
作为中国汽车用品及汽车改装行业的发源地,广州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改装的氛围日渐浓郁、恒福路、永福路一带就云集了一大批的汽配改装店,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汽车改装文化的传播也培养了一批广州本土的改装发烧友。但相关方面的法规配套还没有特别完善。汪雪亮用“兵马已动,粮草未行”来形容这种局面。
目前为止,国内汽车改装文化和市场仍游离在缺乏明确、完善的政策和法规支持的灰地带。“我觉得有关部门,可以去做一些规范化的管理和引导,这里面有很多的商机,而不是一刀切地禁止改装车。” 针对目前改装车市场和体处境,汪雪亮如此说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