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销量2015年总结及2016年展望
全球电动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2015年骤增到54.9万辆。在发展较好的主要国家中,中国进步最大,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挪威、英国、法国、日本、德国位列其后,这7国的总销量达到442985辆,几乎占到全球的50%。展望2016年,预计全球销量有望达到85万辆。
挪威仍然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国家,高达22.8%,中国则是电动汽车销量之王,2015年销售18.8万辆。荷兰电动汽车销量惊人增加,2014年市场份额只有3.9%,2015年就增加到9.6%,法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也大幅提升,从2014年的0.91%升至2015年的1.37%,瑞士的市场占比增幅更高,从2014年的0.75%增至1.98%,英国的市场占比则从2014年的0.56%大增至1.03%,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国家受挪威影响,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也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瑞典已达2.62%,冰岛已达2.80%,丹麦已达2.29%。
2015年,一些国家终于有了自己的电动汽车市场初年,韩国的市占率从0.08%升至0.14%,捷克的市占率从0.04%升至0.18%,斯洛文尼亚的市占率从0.05%升至0.18%,乌克兰的市占率从几乎为零升至0.98%,还有一些国家回到正轨,如葡萄牙的市占率从0.25%升至0.64%。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5年,也有一些国家的电动汽车市场出现放缓迹象,其中最明显的是美国和日本。除了油价低廉的小部分原因,这两个主要市场的消费者都在等待新车型上市,新老交替青黄不接导致电动车销售缓慢,在雪佛兰沃蓝达和日产聆风这两款车型上体现的十分明显。
中国
2015年12月,中国电动汽车的销量突破3.4万辆,同比增加4倍,最终以18.8万辆的成绩傲视全球,同比大增230%,市场份额也从2014年的0.25%增加到0.8%。
图表 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销量
排名
车型品牌
2015()
市场占比(%)
14
排名
1
比亚迪秦
31898
17
1
2
康迪熊猫EV
20390
磨合期注意事项
阿斯顿dbs
11
8
3
比亚迪唐
18375
10
N/A
4
北汽E系列EV
16488
9
5
5
众泰云100
15467
8
N/A
6
上汽荣威550 PHEV
10711
6
9
7
江淮iEV系列
10420
6
10
8
奇瑞eQ
7262
4
12
9
比亚迪e6
7029
4
7
10
奇瑞QQ EV
6885
4
3
11
众泰E20
6383
3
4
12
知豆D1 / D2
6164
3
N/A
13
康迪K10 EV(估值)
6065
3
2
14
江铃E100
5268
3
N/A
15
一猫汽车>年审时间特斯拉Model S(估值)
4775
3
6
16
腾势
2888
2
N/A
17
众泰TT EV
2092
1
N/A
18
长安逸动EV
1500
1
N/A
19
比亚迪e5
1426
1
livina
N/A
20
启辰晨风
1273
1
11
其它车型
5967
总计
188726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最畅销纯电动小型车:康迪熊猫EV,2015年共售出20390辆。除了销量翻番之外,熊猫EV还在最后几个月打败了强大的比亚迪车型。
最畅销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比亚迪秦,2015年共卖出31898辆,同比增长117%,并赢得累计销量冠军,人们曾认为秦将继续统治中国的电动车市场,但2015年下半年秦的交货量下降了50%以上,产能受限已经成为比亚迪的最大问题。
最畅销SUV和最佳新秀:比亚迪唐,2015年售出18375辆,只用了7个月,为了冠军而战,唐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前景妙不可言。
从汽车制造商的市场占比看,比亚迪市场份额高达33%,其次是康迪,站14%,众泰占13%,北汽占9%。
纵观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占有率,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去年赢得6%的份额,目前在整个市场占34%,纯电动占66%。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中国市场最难预测,但是从目前的趋势看,比亚迪唐和康迪熊猫EV看起来是主要领导者。年终预计销量区间在30万到40万辆,这是一个安全保守的预期。
美国
2015年,美国新车销售创下新的纪录,乘用车和轻型卡车共注册1739万辆。但是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却从2014年的12.3万辆下降到11.5万辆。特斯拉Model S、日产聆风(LEAF)和雪佛兰沃蓝达(Volt)包揽销量排行前三。
特斯拉一贯不公布月度销售情况,2015年在美国预计交付25000至26000辆Model S和214辆Model X,全球的总交货量预计为50557辆。相比2014年的数据,除特斯拉以外,几乎所有高销量插电式汽车都遭遇下滑,主要归因于2016升级款车型的上市时间推迟。雪佛兰2015年共交付15393辆沃蓝达,低于2014年的18805辆,全新2016款车型直到2015年9月才上市,纯电续航里程从38英里提升到了53英里。新车好评如潮,赢得了众多奖项。
2015年,日产聆风在美国的销量也从2014年创纪录的30200辆在2014年大幅下降到17269辆。原因包括续航更长的2016款聆风迟迟未能上市,佐治亚州终止了购买电动车享受5000美元税收抵免政策,以及持续下降的零售汽油价格。2016款聆风的续航里程为107英里,现在已经运抵美国经销商,但全新第二代聆风预计要等到2018款车型上。因此,2016款聆风的销量即使有小幅提升,但也可能会受到2017款雪佛兰Bolt的竞争影响。
纵观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占有率,纯电动汽车从2014年的55%扩增到61%,连续几年健康成长,特斯拉显然是最大的推动者。
最后,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10月开始在美国上市的丰田氢燃料电池车未来(Mirai),三个月累计销售72辆。
图表 2015年美国电动汽车市场销量
排名
车型品牌
2015年(辆)
市场占比(%)
1
特斯拉Model S(估值)
23518
20
2
日产聆风
17269
15
3
雪佛兰沃蓝达
全国违章查询
15393
13
4
宝马i3
11024
10
5
福特Fusion Energi
9750
8
6
福特C-Max Energi
8275
7
7
菲亚特500e
6194
5
8
大众e-Golf
4232
4
9
丰田普锐斯Plug-In
4191
4
10
雪佛兰Spark EV
2629
2
其它车型
10415
总计
115155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2015年,美国插电式汽车市场虽然超过10万辆规模,然而显然远未打入主流汽车市场。电动化的步伐还有待观察,但混合动力汽车也进入缓慢成长的轨道。目前还不清楚美国人对插电式汽车的消费需求是否会日益增长。
然而,由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主导的Green New Deal法案中制定了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法规(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CAFE)的新车耗能标准,美国市场上各车企2017至2025年款新车燃油经济性平均值应当达到54.5英里/加仑,约合百公里4.3升油耗,比当前车辆水平几乎提高一倍。这将推动大多数汽车制造商生产和销售插电式汽车。以政策带动产业技术升级,有越来越多的车企投入到开发混合动力与纯电动车的行列,使消费者有着较以往更多样化且门坎更低的新能源车款选择。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预测,2016年,特斯拉Model S的销量预计将稳定在2.5万辆,Model X的销量预计为1.5万辆,聆风也接近这个数字,新一代沃蓝达可能会击败前者,宝马也不能忽视,X5 Plug-in和330e可能广受欢迎,年终预计总销量在17.5万辆。
挪威
2015年,挪威仍然是欧洲第一电动汽车市场,销量达到34336辆,市场份额达到22.8%。
图表 2015年挪威电动汽车市场销量
排名
车型品牌
2015年(辆)
市场占比(%)
14年
排名
1
大众e-Golf
8943
26
5
2
特斯拉Model S
4039
12
2
3
日产聆风
3189
9
1
4
三菱欧蓝德PHEV
2875
8
6
5
宝马i3
2403
7
4
6
大众高尔夫GTE
2000
6
N/A
7
奥迪A3 e-Tron
1704
5
21
8
雷诺Zoe
1634
5
8
9
大众e-Up!
1507
4
3
10
奔驰B级ED
1.352
4
N/A
其它车型
4689
10
总计
34336
100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大众e-Golf稳获销售冠军,特斯拉Model S和日产聆风分列第2和第3,累计销量分别为4039辆和3189辆。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挪威高歌猛进,占比已从2014年的10%增加到25%。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预测,2016年,大众e-Golf还会成为第一的有力争夺者,老对手还是三菱欧蓝德PHEV和日产聆风,新对手是高尔夫GTE和帕萨特GTE,别忘了还有特斯拉,Model X也会加入战场,年终预计总销量将达到4.5万辆。
英国
2015年,英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猛增到28188辆,同比翻番。
图表 2015年英国电动汽车市场销量
排名
车型品牌
2015年(辆)
市场占比(%)
14年
排名
1
三菱欧蓝德PHEV
11681
41
1
2
日产聆风
5236
19
2
3
宝马i3
2213
8
3
4
雷诺Zoe
2053
7
4
5
大众高尔夫GTE(估值)
1500
5
N/A
其它车型
5505
19
总计
28188
100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