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支出及中国消费行业内需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018年9月之后社零增速开始放缓,2019年各月份社零累计同比增速较往年均处于下滑通道中。2019年1-9月社零累计同比名义增长8.2%、实际增长6.4%,较2018年同期均下降1.1pcts。但观察2019年各月社零累计增速较2018年同比差额可以发现,2019年中开始,差额逐步收窄,整体出现企稳迹象。
汽车消费在整个社零总额中占据重要比例,2018年5月后汽车消费数月的连续负增长对社零数据形成较大拖累,2019年中期后汽车消费增长趋于平稳。
剔除汽车后,2019年各月社零累计增速较2018年同比的差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说明汽车消费趋稳对社零增速的改善和企稳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除汽车以外的其他消费进一步显示出疲软态势。
包含粮油、食品在内的必选消费增长相对平稳,可选消费增长放缓相对明显,其中化妆品受益于自身增长周期表现相对亮眼,和地产产业链相关的家电、家具等行业跟随地产竣工数据波动较大。以9月最
新数据来看,汽车和地产相关消费的回升推动社零增速环比回升,其中地产消费主要受益于地产政策收紧带来的商品房销售加快。
一、居民消费支出
进一步考虑服务消费、以及剔除政府消费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显得更加稳健。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5,464元、同比增长8.3%(实际增长5.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较前值回升0.8pct至7.2%,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增速较前值回升0.5pct至9.5%。从支出的结构上看,前三季度增速较高的类别分别是教育文化(13.5%)、医疗(10.9%)和居住(10.3%),前三季度除居住、生活用品和服务、交通通信累计增速较前值有所回落外,其他消费类别均有回升。
居民消费支出更加稳健的增长,一是从消费类别上,居民消费支出包含了服务性消费的统计,而服务性消费增长更快、更稳;二是从消费主体上,居民消费支出未包含政府、企业消费,真正的个人消费波动影响较小。政府和企业从2018年开始,受到信用紧缩和外部风险的冲击均处于相对收缩的状态,尽管2019年开始有大力度的减税降费,但是目前尚未看到显著改善的情况。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企业部门减税对消费的积极效应还未显著释放,另外一个则是企业减税或将中国汽车消费网
促使财政支出紧缩即政府部门的消费会对应收紧,二者效应相互抵消。但考虑到减税效应的时滞,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减税效应对企业部门的积极效应还未明显释放。
二、低线及中西部区域消费
结构上看,农村消费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及整体,而低线市场社零总额占比近50%,增速高于一线、新一线、二线市场,该结构特征仍然保持。
三、2020年趋势
预计2020年全年维持6.0%左右。2018年以来,我国实际GDP增速呈现持续放缓的态势,经济在2019年一季度阶段性企稳后,再现下行态势,前三季度实际GDP增速分别为6.4%、6.2%和6.0%,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可能在6.0%-6.1%之间,但2020年一季度还将可能进一步回落,继而开始企稳,预计2020年Q1至Q4的GDP增速为5.9%、6.0%、6.0%、6.0%,全年将维持6.0%左右的增速水平,“全面小康”所对应的GDP“翻番”目标将得以实现。
预计2020Q1通胀将达到本轮周期的顶点。猪价仍然为2020年通胀演进逻辑的核心变量,总体而言,测算,2020年通胀高点将出现在一季度,其中1月由于猪价和春节错位的原因,将是年内最高点,预计超过4%,预计整体1季度均值为3.9%左右,此后逐季回落,3、4季度回落幅度相对明显。预计全年均值为3.0%-3.1%左右。
虽然中国经济增长仍在放缓过程中,其间或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重要性正在持续、确定提升,国家层面对消费的重视也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预计通过政策刺激内需释放将成为常态。2004年以来与消费相关的政策发现,基本上历年均有出台过与消费相关的政策,而其中政策密集出台且政策内容直接落实到操作层面有两个时期,一个是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一个是2018年至今。这两个时期的政策侧重点有所不同,2008年前后的消费刺激政策是直接落实到具体消费品类上,
包括“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通过刺激家电和汽车等大件消费来带动需求的整体释放;而2018年以来刺激政策则是侧重于提高消费能力、提供消费契机、引导供给侧升级打破升级需求释放的瓶颈等方面。
虽然两个时期消费刺激政策的着力点不同,但无一不体现政府刺激消费释放需求的政策意图。未来刺激消费政策将成为常态,中国消费力的释放将是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基石。
2018年以来,中国已经在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社保等领域开展了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7,834亿元,其中新增减税15,109亿元,新增社保费降费2,725亿元。与分税制改革以来各次税制税率调整不同的是,近两年税费政策偏重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增加收入提振需求,同时执行力度更强。
坚持“稳地产”有助于长期消费潜力释放,居民杠杆率水平提高对消费增长有负面影响,居民杠杆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会下降0.3个百分点左右。近年来,我国杠杆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居民部门杠杆率已由2012年1季度的28.1%升至2019年1季度的54.3%,这主要与居民贷款消费理念的普及和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推高有关。而美国居民债务率完成这一变动的时间接近30年。高借贷虽然直观上理解可能带来高消费,但从数据看,我国当前消费的下降,高杠杆的挤出效应大于财富效应。
房价高企和租金攀升是居民杠杆水平升高的最主要原因。据数据显示,2015年底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速整体处于上升通道中,与社零所处的下降通道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在当前坚持“稳地产”的政策背景下,中国房价的稳定包括住房租金的稳定,将有助于居民长期消费潜力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