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渝中区作为重庆市的“母城”和“中心城市”,是研究重庆文化旅游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区域。除了拥有类型丰富并且特突出的人文资源之外,渝中区还具有很强的发展文化旅游的区位优势。文章在认识文化旅游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渝中区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条件与发展现状,并指出渝中区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以此促进渝中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并带动重庆整体旅游竞争实力的提升。
关键词:渝中区;文化旅游;问题;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文化层面的旅游需求日益增强,他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方式,而是希望能够获得内涵丰富、参与性强的高品质的旅游体验。从渝中区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来看,虽然近年来一直呈现积极发展态势,但是经过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在资源保护、规划、策划、营销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尝试在分析渝中区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及相关优势条件的基础上,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本文认为文化旅游的概念应为:文化旅游是人们因为精神文化需求,离开自己惯常居住地到异质文化区进行游览、学习并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提升的旅游活动。
1渝中区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条件
1.1人文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特征鲜明
1.1.1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是贯穿重庆发展史的主体文化,以巴民族为代表所创造的区域性古代文明。巴渝地区因其恶劣的自然环境而孕育出其居民那坚韧顽强、热情、重信尚义的精神性格。从依九宫八卦而设立的重庆古城门到川东官式建筑及传统“吊脚楼”式民居无不体现着巴渝民族独有的精神气息和文化魅力。巴渝地区民风淳朴,从以火锅为代表的重庆饮食中可以看到他们豪爽的性格和善于创新的特点。
1.1.2红岩文化
红岩文化的核心是爱国、团结、奋斗和奉献。红岩文化形成于重庆,是解放前共产党员同
国民党进行殊死搏斗中产生的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坚持为国家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
1.2区位优势突出
1.2.1地理位置优越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中心区域。其地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之处,三面环水、四面通路,是重庆市重要的水陆客运交通枢纽。渝中区不仅是长江三峡旅游的最佳起始点,也是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渝中区具有完整的水、陆、空公共交通体系以及别具特的交通工具。其独特的地形又使得朝天门成为西部重要的客运交通中心;公交汽车与长途汽车线路齐全,距离江北国际机场仅20分钟车程。此外渝中半岛之上的轻轨交通和横跨长江与嘉陵江的过江索道,在方便人们出行活动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秀丽壮观的山城风光与两江美景。
1.2.2经济条件良好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金融中心与商贸中心,具有很雄厚的经济实力,并且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到达13.8%,比“十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高1.4%,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6980元。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524.4亿元,增长率为14.1%,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4.8%,其中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58.9%。
1.2.3接待设施完备
渝中区有着较完备的旅游接待设施和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拥有星级酒店31家,其中五星级酒店5家,多家国内大型旅行社,风格各异的酒吧、茶楼、歌城等娱乐场所以及完备的金融、娱乐、医疗卫生、通信的服务网络,极大的方便了游客的旅行活动。
2渝中区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辖区内文化资源调查不彻底,部分文物保护不到位
渝中区拥有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渝中区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但许多的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就已经消失在城市建设的浪潮里。如古重庆城门依地形而建,依九宫八卦布局,开九闭八、内涵丰富,可以说是古重庆的代表性建筑文化。遗憾的是古城十七道城
门,除通远门与东水门外都已经消失在城市改建中了。
2. 2文化旅游活动形式趋同,缺少深层次挖掘及创意开发
目前渝中区的文化旅游活动开发方式仍然以粗放开发为主,不仅缺少对景观背后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在表现形式上过于单一,不够形象生动。如渝中区以巴渝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景观,其开发仍停留在提供照片文字资料及恢复历史遗迹的形式,缺少了主客间的互动性交流。
2.3部分旅游接待设施与区域文化不符重庆红岩汽车
现代商业建设大多以西方方块式高楼建筑为主,这种模式在中国各城市间迅速复制推广,可以说身在渝中却感觉不出和其他城市有什么不同。例如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位于渝中市中心,四周全是迪吧、ktv的娱乐购物场所,时尚快歌充耳可闻,影响了整体的文化氛围。
3渝中区发展文化旅游的对策思考
3.1加强文化旅游的重视程度,深入调查并保护文化资源
文化旅游资源由于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得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经营方式显得至关重要。政府不可能独立的全部完成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政府和相关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开发与保护的思想并彻底调查清本区域内所有资源类型,做好责任到户,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充分的保护。
3.2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在旅游开发中融入创意元素
对于各景区的所代表的文化应进行详细的探究和考察,选出具有代表性且符合主题精神的景点进行着重开发。如以“豪情”为中心整合重现远古巴族风情。可以将远古巴族的战争舞、音乐、合唱等重新挖掘并展现给游客;重新打造或是浓缩修建以古重庆十七道城门为主体的巴渝文化园等。
3.3加强渝中区整体文化环境的营造
文化旅游应该是对城市呈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氛围的感受。城市中不仅需要静态的充满文化底蕴的基础设施,也需要为人们留下想象和创造文化的空间。尤其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加以利用为城市的文化旅游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可以尝试让传统民间工艺以街头
小剧场、工作室的形式进行创作表演,不仅为传统的手工艺人创作一个平台,也为游人搭建一个触摸文化的场所。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渝中区目前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我们应该立足于地区文化资源,提炼核心主题文化,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积极采取营销手段,创意开发手段,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转型,树立自身的文化旅游品牌,从而实现渝中区旅游业的持续活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晓霞,陈国生.重庆陪都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1997.0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