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轮胎的基本知识——规格标记
2017/11/  参考
Bridgestone 在官⽹上推出详细说明轮胎各种知识的页⾯「摩托轮胎的基本知识」。
第⼀弹的主题是「摩托轮胎的基础知识」,详细介绍轮胎的功⽤,紧接着第⼆弹的主题是「看懂轮胎规格的标记」,说明轮胎规格的标记与各部位的名称。之后将陆续推出「轮胎的种类与⽐较」、「摩托车款与如何选择轮胎」、「更换轮胎的时期与轮胎的使⽤寿命」、「轮胎的制造年⽉⽇」等总计8项全新企划的主题。
⼀.摩托车轮胎的基本知识
摩托车轮胎的基础知识与轮胎的功⽤
你知道轮胎的「4⼤基本功能」吗?
再重新复习⼀次轮胎的功⽤,如果没轮胎的话摩托车就⽆法⾏⾛,⼏乎毫⽆例外的,所有的摩托车⼏乎都需要轮胎,这么重要的轮胎,你究竟了解多少呢?⾸先,为什么会有轮胎呢?轮胎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呢?以下就为各位重新说明轮胎的功⽤。轮胎必须具备「⽀撑车⼦与负重」、「传达驱动⼒、制动
⼒」、「改变、保持车⼦⽅向」,以及「缓和来⾃路⾯的冲撃」这4⼤基本功能。具备这4项基本功能的东西被称为「具有弹⼒的空⽓容器」,也就是⼤家所知道的注⼊空⽓的轮胎。
⽀撑车体重量与负重
⽀撑车体、⼈员、⾏李等重量,主要利⽤轮胎内的空⽓量与压⼒,⽀撑车体的重量与负重,因此保持适当的空⽓内压⼗分的重要。
传达驱动⼒、制动⼒
为了使车⼦前进或停⽌,需要将引擎、煞车的动⼒传达到路⾯,这主要是透过轮胎橡胶的摩擦⼒,在急速起步或紧急煞车等超过轮胎的极限时,就容易发⽣车⼦空转、打滑的情形,⼗分危险。
改变、保持车⼦⽅向
车⼦在骑⼠的操控下往想去的⽅向转弯或保持直线前进,这项功能主要是透过轮胎橡胶的摩擦⼒与弹⼒以及轮胎结构的坚固性执⾏,⼀旦转弯时速度过快超过轮胎的极限,就会发⽣⽆法往想要转弯⽅向前进,⼗分的危险,因此骑乘时请留意⾏车速度。
缓和来⾃路⾯的冲撃
这也就是所谓的「骑乘舒适度」的性能,可以缓和凹凸路⾯所造成颠簸冲击,这项功能主要是透过轮胎内的空⽓量与压⼒、橡胶的弹性以及轮胎结构的弹性,因此轮胎的胎压过⾼或过低都不⾏,请维持在适当的胎压。
摩托轮胎的基本知识看懂轮胎尺⼨规格标记
说明摩托车轮胎规格的标记⽅式
摩托车轮胎规格的标记内容基本上和汽车轮胎⼀样,不过也有部分特殊的标记内容,⾸先先来介绍这些数字究竟是标⽰轮胎哪些部位的规格。
基本的规格标记有:
①轮胎的外径
②轮胎的总宽度(包含胎⾯[tread]宽度在内,轮胎的最宽处)
③轮胎⾼度(从胎圈[bead]处到轮胎中央处的长度)
④轮圈直径等四项尺⼨。
根据这四项基本数据,轮胎上会出现如下的规格标记:(轮胎的总宽度)/(轮胎的扁平⽐:轮
胎⾼度与总宽度间的⽐率)-轮圈直径(表记范例:请参考下图),这些数据并未标记到精细的1mm单位,只概略地标⽰⽽已。
⼀般轮胎尺⼨规格的标⽰范例
这是⼀般轮胎尺⼨规格的标记范例,数字的宽度、记号主要依据⽤途或车款,有各式各样的数值,这样的标记⽅法是统⼀的,并不会因为制造⼚商的不同⽽有变化。
标记处⼀般通常都会在轮胎的侧⾯部同时标记出制造⼚名、品牌名等。
※以灰⾊标记的部分也是标⽰轮胎特性的重要资讯。
摩托车轮胎的标记,⼀般轮胎的总宽度通常以10mm为单位,扁平⽐则是以5%为⼀单位标记。如标记内容为190/55ZR17,这表⽰轮胎的总宽度约为190mm,扁平⽐为55%,所以轮胎的⾼度就是190×0.55=105mm。
因此,轮胎的外侧直径就是两侧轮胎⾼度:105mmx2再加上轮框直径17吋,所以概略地计算外侧直径的话就是(105mmx2)+17吋x25.4mm≒642mm,正确的尺⼨规格还必须确认各轮胎⼚商提供的数据(Bridgestone 普利司通记载在产品型录⾥)。
※因为扁平⽐55%是以百分⽐计算,所以乘上轮胎的总宽度的话就会得出概略的「轮胎⾼度」※以1英吋=25.4mm计算
有关轮胎的尺⼨规格,各种尺⼨⼤⼩轮胎的外侧直径、总宽度范围JATMA都有详细规定,因此各轮胎⼚牌都根据此规格设计研发。
另外为了避免与汽车轮胎的标记混淆,摩托车轮胎的标记特别以10mm作为单位标记。(赛车⽤轮胎的标记⼜是另⼀种标⽰)
⼆.看懂摩托轮胎规格的标记
轮胎的规格名称
轮胎外径※
轮胎最外围的直径
胎⾯宽度※
轮胎胎⾯纹路两端的直线距离
轮胎的全宽※
轮胎最宽的部分的直线距离,以图为例,因为胎⾯部分最宽,所以胎⾯宽度就是轮胎的总宽。
轮胎⾼度※
轮胎外径减去轮框直径后再除以2
适⽤轮圈宽度
依照轮胎性能的不同,轮圈宽度分为标准轮圈和适⽤轮圈两种。
标准轮圈:最适合该轮胎的轮圈宽度
适⽤轮圈:适⽤轮胎宽度的上限值
胎冠 R
以厘⽶(mm)为单位,表⽰胎⾯的曲率半径
※安装适⽤的轮框,在规定的空⽓⽓压下,以⽆载重的状态(⽆负重状态)测量。
轮胎的尺⼨与类型
扁平⽐:
轮胎的⾼度除以轮胎宽度,再乘以100后得到的数值。
以轮胎⾼度(H)为轮胎宽度(W)的百分⽐数值。
依照轮胎的设计、形状不同,「轮胎总宽度」的位置也有所不同。
类型A轮胎类型B轮胎
类型A轮胎的总宽 = 轮胎最宽的位置为轮胎胎壁(sidewall)部类型的轮胎。这类轮胎多为⼩型束带斜交层轮胎。
类型B轮胎的总宽= 轮胎最宽的位置为胎⾯端部宽度类型的轮胎。辐射层(radial)轮胎等多属类型B。
轮胎⽤语整理
胎⾯:轮胎和地⾯接触的部位。
轮胎的扁平⽐:轮胎⾼度和轮胎总宽度的⽐率
轮框:⽤以组装轮胎的圆圈。顺带⼀提,车辆组装的中⼼部分为轮毂(hub),轮毂和轮框接连的部位则为轮辐(spoke)。
轮框、轮毂、轮辐整体合称轮圈(Wheel)。
胎壁(sidewall):⽐胎⾯更外侧的部位,不会接触到地⾯的轮胎侧⾯。
斜交层(bias):指胎体帘布层(carcass ply)以斜向交错重叠形成的结构。另外,胎体的中央上⽅位置有⼀层被称为缓冲层的保护层。
辐射层(radial):胎体帘布层从轮胎的中⼼呈放射状(RADIAL⽅向)分布,并以束带固定住的结构层。
胎体(carcass):构成轮胎的结构之⼀,为轮胎的⾻架。也称为”case”或”body”。
辐射层轮胎
如果是辐射层轮胎的话会在(轮胎的总宽mm)/(轮胎的扁平⽐%)的后⾯以「R」(结构)表⽰,
然后再接着标⽰(轮框直径英吋)、(载重指数+速度记号)。如果属于超过⼀定最⾼安全时速的轮胎的话,在结构符号R之前会再加上速度记号「Z」,标⽰为「ZR(※2)」,最后的载重指数和速度记号则会加上括弧表⽰。(JATMA规格)
※1:表⽰载重指数和速度记号。载重指数是表⽰在规定的内压下,轮胎可以承载的最⼤重量。速度记号是根据负荷载重和内压的关系,在安全内压下载重时轮胎可以⾛⾏的最⾼安全极速速度。如标⽰为“71V”,即载重指数“71”是指在290kPa的内压下,可以乘载的最⼤重量为345kg。速度记号“V”则是表⽰轮胎的最⾼安全极速为240km/h。如果速度记号是属于V范围内的轮胎的话,时速超过210km/h时,轮胎承载的限度会随着速度的增加减少5%-15%,因此在290kPa的内压下载重293kg时最⾼安全极速可达240km/h。
※2:最⾼安全极速超过270km/h的轮胎,结构标⽰处以“ZR”表⽰,载重指数和速度记号的部分则加上括弧和“W”。(如:(73W) 加上刮弧后就表⽰“超过最⾼安全极速”的意思。也就是说(73W)是表⽰超过轮胎的最⾼安全极速W=270km/h的意思。)
※为了说明与⽅便辨识,每个数字记号之间会加⼊间隔以⽰区别,但实际上轮胎的标记没有间隔。不过,部分轮胎在标记载重指数和速度记号时会加⼊间隔。
斜交层轮胎(bias)
斜交层(bias)结构轮胎在标⽰结构时,使⽤“-”(分号)表⽰,下⾯提到的带束斜交层轮胎(belted bias)则是⽤“B”表⽰。
※为了说明与⽅便辨识,每个数字记号之间会加⼊间隔以⽰区别,但实际上轮胎的标记并⽆间隔。不过,部分轮胎在标记载重指数和速度记号时加⼊间隔。
带束斜交层轮胎(belted bias)
斜交层结构的轮胎以束带层箍紧补强,因此称为带束斜交结构,轮胎标记时在表⽰结构的部分以“B”表⽰。由于斜交层轮胎的胎⾯刚性⾼,所以适⽤于较具份量的车款,因此巡航车系多选⽤这类轮胎。
※为了说明与⽅便辨识,每个数字记号之间会加⼊间隔以⽰区别,但实际上轮胎的标记并⽆间隔。不过,部分轮胎在标记载重指数和速度记号时加⼊间隔。
斜交层轮胎(bias)以英吋表⽰
最近研发的轮胎全都以公制表⽰各项标记,不过90年代前半期以前推出的轮胎则是以英吋标⽰。⼩型带束斜交层轮胎现在仍旧采⽤英吋标⽰。这类标⽰的轮胎虽然不标⽰扁平⽐,不过扁平⽐⼤约在90~100系数之间。汽车轮胎知识
斜交层结构因为没有束带层箍紧补强,所以帘布层(ply)的⾓度⼏乎就决定了轮胎的形状,也因此难以作出扁平状的轮胎,所以这类轮胎的扁平⽐通常多是系数90 ~100的轮胎形状。(带束斜交层轮胎结构因为是以束带层箍紧补强,所以能够设计出扁平的轮胎。)
另外以英吋标⽰的轮胎中,也有以帘布层指数(ply rating)取代载重指数、速度指数的标⽰⽅法。这是因为帘布层指数和载重指数、速度指数同样可以表⽰轮胎的耐载重强度。「帘布层(ply)」是指轮胎结构材—帘纱胎体帘纱层,以数层交叠显⽰强度。
此外,虽然标记“4PR”并不完全表⽰轮胎结构⼀定是由4层帘布层所构成的,不过具有同等级的强度。另外帘布层指数也可以换算成载重指数、速度指数,根据上述的标记换算成载重指数、速度指数的话,就是3.50-10 51J。
※为了说明与⽅便辨识,每个数字记号之间会加⼊间隔以⽰区别,但实际上轮胎的标记并⽆间隔。不过,部分轮胎在标记载重指数和速度记号时加⼊间隔。
轮胎宽度记号表⽰(主要为 Harley-Davidson等巡航摩托⽤)
这类标⽰主要适⽤于哈雷⽤轮胎尺⼨,不是⽤数字⽽是以英⽂字母表⽰各项轮胎资讯。从表⽰适⽤于摩托的“M”开始,下⼀个英⽂字母代表轮胎的宽度(“H”:80㎜,“T”:130㎜等。)。详细的尺⼨内容则是根据美国的TRA(Tire and Rim Association, Inc.)规格表⽰。
※为了说明与⽅便辨识,每个数字记号之间会加⼊间隔以⽰区别,但实际上轮胎的标记并⽆间隔。不过,部分轮胎在标记载重指数和速度记号时加⼊间隔。
轮胎的尺⼨基本上取决于车款所要求的特性。
因此,通常会先确定欲安装车款的⽤途、重量、引擎马⼒输出、速度特性、设计性等后,再由摩托车⼚商仔细决定各车款配备的轮胎尺⼨。
除此之外,有时也会出现摩托车⼚商要求专门为全新研发⽽成的车款提供「适合尺⼨的轮胎」的情况。这个时候轮胎品牌就会针对能够为该车款带来极限性能的轮胎进⾏审慎的评估、选择。
如从车款的类型来看,越野车款⽤轮胎主要多为了提升在不平整路⾯上的⾏⾛性能,所以通常都会选择直径较⼤的轮胎,主流尺⼨为前轮21英吋、后轮18 or 19英吋的组合。
由于轮胎也被要求具有悬吊避震装置的功能,所以轮胎变形量⼤、轮胎⾼度较⾼的⾼斜交层(bias)结构是⽬前市场上的主流。也因此这类轮胎的扁平⽐主要多为80%、90%、100%。
另⼀⽅⾯,运动类、旅⾏类车款随着车体⾼性能化,轮胎的也朝着辐射层(radial)化发展,轮胎形状也因此逐渐扁平化。
此外,为了因应引擎的⾼输出马⼒化,轮胎尤其是后轮更朝向⼴宽度化、扁平化发展,⾼性能车款的主流扁平⽐⼀般为前轮70%,后轮55%左右,(强调车体倾斜转弯性能的车款,会要求轮胎必须具有⼀定程度的⾼度,所以轮胎的扁平化受到局限。)
如上所说明的,轮胎尺⼨是在考量车⼦的⽤途、特性以及规格等各项因素后决定的。也因此试着从轮胎尺⼨想像车体性能其实也是⼀件挺有趣的事。
轮胎⽤语整理
帘布层指数(ply rating):表⽰轮胎强度的指数。这个名称是来⾃于初期的绵⽷环状轮胎是以数层帘布加强强度之故。
帘布层(ply):是指组成轮胎主体的帘布(cord)层。摩托车⽤轮胎的帘布⼀般使⽤尼龙、聚酯(Polyester)等有机纤维。
载重指数(Load Index: LI)
在规定的使⽤条件下,表⽰轮胎最⼤载重量的记号。
速度记号(Speed Symbol: SS)
在规定的使⽤条件下,表⽰轮胎可⾛⾏的最⾼安全极速。
关于内部结构(辐射层/ 斜交层/带束斜交层轮胎)
辐射层(radial)结构
辐射层轮胎是指胎体内的帘布层相对于轮框的圆周呈现直⾓,从横向来看的话帘布层呈现从胎⾯中⼼的辐射状(radial之意)排列。另外,由于轮胎和地⾯接触的部位以被称为束带的强⼒束带层像传统⽊桶最外层的钢绳箍紧补强,所以具有即使在⾼速⾏⾛下,因离⼼⼒造成轮胎变形、转动抵抗⼒⼩等特⾊。
斜交层(bias)结构
斜交层结构是指以多层帘纱组成的轮胎主结构层。帘纱的断⾯⽅向以40~65°交错层叠。此外,为了提升轮胎的刚性,有时也会在中央处加⼊被称为Breaker的缓冲帘纱层。
带束斜交层轮胎(Belted bias tire)结构
以斜向交叠配置的帘布层上以束带层箍紧补强的结构。具有介于辐射层和斜交层之间特性的结构。由于斜交层结构以束带层箍紧,因此能够强化胎⾯部刚性,提升前进/转弯时的稳定性与加减速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