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至11日,市交通运输局领导率团一行9人,赴江苏句容、溧阳、吴江和浙江萧山、义乌进行了为期8天的城乡公交一体化考察学习,重点考察以上市(区)在公交线网规划、运力配置、票价政策、场站建设、财政扶持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此次考察目标明确,大家深受启发,对推动我市今年城乡公交一体化试点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一、各自发展及现状
(一)江苏镇江句容市。地处苏南,全市总面积1385平方公里,人口近60万,辖9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3个风景区管委会,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50亿元,列百强县第89名,曾经为交通运输部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现场会的分会场。截至2011年8月底,全市共有城市公交线路12条,公交车72辆,日均客运量2万人次;城乡客运班线12条,班车106辆,发车间隔约40分钟;镇村公交线路49条(学生接送线路199条,涉及学生5509人),公交车125辆,覆盖全市529个农村居民点,行政村和居民点覆盖率分别达100%和80%。
2001年,句容市对原挂靠车辆进行承包经营改革,2005年开通了第一条城乡客运一体化班线,
2008年7月,企业出资380万元对7条农村公交班线129辆农巴车进行了回购(平均1.2万元/车),全面完成了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2009年4月-2010年2月,逐步开通镇村公交,基本形成了“三级”客运网络。2012年2月,句容市华通客运公司与镇江客运句容分公司注资入股,成立了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和长途客运4家有限公司,预计2015年初步完成体制改革。
票价政策方面,城市和镇村公交实行一元一票制(最远镇村线路26公里),IC卡9折,月票45元;城乡客运实行分段计费、无人售票,在原班线票价基础上下浮10%-15%,便宜1元左右(最远线路38公里7元)。
场站建设方面,目前已建成3处四级农村客运站,每处占地10-15亩,主体建筑3-4层3000㎡,实行站所合一、商业运作,由政府负责划拨土地,交通局负责建设,公交企业负责管护。客运便民候车亭已建成163个,每处(双向)造价5万元(江苏省补1万),下步还将规划建设237个。此外,句容市还专门成立了站务公司,投资近3亿元建设一座占地120亩的市区客运枢纽站,预计2012年12月建成使用。
财政扶持方面,城乡客运实行市场化运作,城市和镇村公交实行财政年审兜底,每年补贴5
00-600万元;此外,对城市和镇村公交新购、更新车辆补贴60%,目前年更新城市公交4-5辆,镇村公交10-15辆,约需补贴500-600万元。
(二)江苏常州溧阳市。地处苏南长江三角洲,全市总面积1535平方公里,人口78.3万,辖10个镇,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100.3亿元,列百强县第40名。交通运输部先后两次在该市召开现场会和推进会,是江苏省及全国的先进典型,其城乡客运一体化工程由城乡道路改造、公交一体化运营、镇村客运站场网络建设等项目组成,2006-2010年间先后投入财政资金84亿元。截至2011年8月底,全市共有城市公交线路22条,公交车180辆;城乡客运班线16条;镇村公交线路79条,公交车160辆,实现了对全市175个行政村的全覆盖。
2001年底,溧阳市对下属路运、客运两家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运输重新分工,公路运输公司(改制企业)专门负责长短途运输,客运公司(国有集体企业)负责车站、城市公交和城市出租车、镇村公交运行;2002年开始对全市客运车辆进行公车公营改造,同年底投资7500万元,按国家一级站标准建成了溧阳汽车客运站,在江苏省率先实行站运分离;2003年4月起,用一年的时间斥资3800多万元,完成了全市17条线路、426辆个体中巴的收购工作(按8年期折旧),并对中长途班线进行公司化改造,车辆100%更新为空调车; 2004年
起,相继投入4000万元,引进高档大中型客车226辆,开通22条城区公交线路;2008年开始发展镇村公交,到2009年全面完成城乡客运一体化以及客运站场等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运输体制改革工作,全市形成了“哑铃型”的三级客运网络。
票价政策方面,城市和镇村公交实行一元一票制,70岁以上老人免票,杭州汽车优惠60-70岁半价;城乡客运实行分段计费、无人售票,计费标准为0.18元/人公里+0.5元公交费,较原班线票价低10%(最远线路8元)。
场站建设方面,2007-2009年间已建成8处镇级换乘站,每处占地8-15亩(平均10亩),造价180万元(国家补10万、江苏省补50万、常州市补30万、溧阳市补30万),实行统一设计、站所分离,土地为公用事业划拨地;中途候车站亭已建成300多个,每处(双向)造价5万元(江苏省补1万),并于2010年起设置272只电子站牌。以上基础设施均由交通局下属融资公司负责建设管理,日常维护发包给道路养护企业。
财政扶持方面,城乡客运实行市场化运作,城市公交年收入约1200万元,其中优惠人乘车亏损约500万元,与出租车收益统筹后,公司年实际亏损约30万元,镇村公交每车每天收入约100元,2009年亏损约460万,2010年亏损600余万,2011年800余万,以上亏损额
由融资公司审计后负责全额兜底补贴;此外对新购、更新车辆,城市公交补贴8万元/车,城乡客运补贴3万元/车,镇村公交补贴33%。
(三)浙江杭州萧山区。地处长三角南翼,全市总面积1420平方公里,人口近240万(常住人口151万,外来人口88万),辖17个镇和11个街道,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200亿元,综合实力居浙江各县市区首位,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十强县(市,区)”。目前,全市共有公交线路179条,公交车1348辆(全部为天然气、油电混合动力等国Ⅳ以上车辆),日客运量40-70万人次,年客运量1.5亿人次,全区411个行政村100%全覆盖。
2004年,萧山区采用现金补偿或折股的方式对400多辆个体中巴车进行了公司化收购(计算标准为:车辆残值+剩余年期利润+签约奖);2007年9月底开始启动杭州主城区与萧山区的公交一体化工作,主要工作为:整合萧山区内公交资源和实现与杭州公交的对接;同年12月国资公司全股收购萧然公交和便捷巴士并划转至交通发展有限公司;2008年4月对城市公交与长运公司实施了分离,至此,3家公交企业全部为国资控制,但其内部还有239辆挂靠车辆,同年5月斥资1.9亿元(每车20-30万元)对挂靠车辆及线路进行了回收;2008年6月,3家公交企业合并为萧山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与杭州市公交集团按照49%和51
%的出资比例组成杭州市萧山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同年7月新开通5条、优化6条杭州-萧山公交线路(直通杭州主城线路由改革前的2条增长至目前的19条镇镇通),公交一体化全面完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