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论文
摘要:不可否认,西方地理学对土地和城市空间资本化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先进性和深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应积极探索地理学相关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并从多个角度看待和解决正在中国发生并将带来较大影响的土地空间问题。
前言
“空间修整”理论是大卫·哈维在地理学领域阐发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其重点则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土地资本化。他强调,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经历了“空间修整”的过程,并将自身积累的危机和阶级矛盾转嫁到国外市场。“空间修整”理论被认为是目前全球化背景下对空间资本危机的重要解读。在该理论中,剩余的资本被转移到一个新的空间,以减少在原来的地方形成的过度积累。然而,土地的固定价值常被前投资者忽略,这直接导致了土地的再生产。
当资本主义理论从经济学领域延伸至地理学领域,当资本转移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扩大至全球范围,在全球化背景下飞速发展的中国以及“中国式发展”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包括大卫·哈维。在他的代表作—“新帝国主义”中,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很好的践行“空间修整”理论的实例。同时,他表达出对未来中国出现过度资本积累的担心。因此,将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国际理论“空间修整”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是十分有益的。但必须强调,中国的情况具有独特的性质,这个问题是单纯的从地理学的角度进行理论与实
践探讨。
1案例介绍
所选案例北坞村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四环与五环之间,是北京广受关注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在这个案例中,每一项改造措施的研究、发布和实施都由当地村委会带领村民共同完成,充分体现着“自主改造”的核心指导思想。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土地变化案例,是否能为大卫·哈维的“空间修整”理论实践提供支撑,又有何不同,值得关注。
1.1北坞村的瓦片经济面临挑战
自2000年以来,村民开始依靠出租房维持生计。据北坞村委会的调查,在2006年和2007年时,因租房而进入北坞村的外来人员已达到20000人,而当地村民仅2858人。在此期间,户主的平均租金收入是每月5000元。
而在2009年一月,政府开始进一步推进城市绿化隔离带工程。整个旧址村庄被拆除,在原址以西一公里处修建名为“北坞嘉园”的新址村。 2010年5月之前,所有的村民被转移到六层高的公寓(见图1)。与往日2层楼高的自建房(见图2)相比,新的“北坞嘉园”无论在居住环境还是在硬件设施条件上都有明显改善。但是“上楼”,也意味着村民赖以生存的瓦片经济将面临巨大挑战。
图1. 新“北坞嘉园”面貌
图2 北坞村旧貌
1.2以“自主改造”为原则的北坞村改造重点项目
(1)改造政策
北坞村改造项目的指导思想是鼓励农民开展“自主改造”。这意
味着,政府和开发商不再主导整个改造项目的进行,而将权利交回给村民自己。所有的北坞村改造政策的出台,都是按照北京市政府的要求由县村委会组织村民投票产生和通过的。政府旨在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帮助他们建立可以自食其力的新生活。
(2)现金补偿
村民会收到一笔较为可观的拆迁补偿费,标准为村民原宅每平方米可获得3000元补偿费。据调查,平均每户收到总数约为800,000元的拆迁补偿费。此外,村委会建立一个特别的拆迁奖励基金以鼓励村民尽早搬迁,那些在规定期限内签订拆迁合同以及按时搬迁的住户将获得最高10,000元的奖励。
(3)回迁政策
“回迁”政策是北坞村改造中涉及农民对房屋和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转变的重要条款。根据政策要求,北坞村村民必须搬出他们原有的宅基地与旧宅,在新的“北坞嘉园”中获得返还的与旧宅相同面积的房屋。值得注意的是,村民个人拥有政府返还房屋的70年使用权。根据这项政策,被采访者蔡先生搬出269㎡的旧宅从而获得“北坞嘉园”中的三套公寓房,面积分别为94.21㎡,94.21㎡和80.43㎡。
(4)鼓励发展村集体所有制企业
考虑到村民的收入有限,没有农耕收入和租金收入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政府引入集体企业的理念,提高村民的就业机会。这是另一个引起多方关注的改造策略。在北坞村改造项目进行的前期,村委会成立了北京玉泉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北坞村“回迁”公寓建设项目。这
种行为不仅避免了多次出现在以往的村庄改造项目中的商业开发问题,而且也有效利用了本地劳动力,让村民参与建设自己的公寓。此外,村委员会设立了8个保护绿地的绿化站。其他村集体企业还包括酒店、4S汽车专卖店和高科技园区的土地租金。由于土地属于村集体所有,因此这些土地以及在这些土地上创造的价值是由全体村民共同拥有的。
(5)公租房
据调查,过去的北坞村有775户村民,而在新建成的北坞嘉园有1668套公寓分配给搬迁村民,这意味
着每个家庭至少拥有两套公寓,一套用于自住,另一套用来作为公租房出租。在与村民签订相应协议后,用于出租的公寓将直接交由当地住房办公室管理,主要出租给进京务工的外来人口。此外,当地政府提供津贴,填补实际出租价格与市场出租价格之间的差距,保证村民的租金收入。
(6)就业安置与社会保障
为了鼓励村民再次进入社会就业市场,村委会通过建立社区就业服务站和组织培训课程等方式增强村民就业技能,并在集体企业中预留岗位。除了通过内部协调安排就业,政府还从外部市场挑选合适的岗位提供给村民。
在改造项目中,北坞村村民可以享受到与被是市户口居民完全相同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这无疑是解决村民长久生存的重要保证。
2理论与案例分析
2.1在北坞村案例中的资本占有和积累
具备生产能力的土地是十分有吸引力的,无论是谁拥有土地,其最终目标都是尽可能多的创造剩余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村民们收到约一百万元的补偿费和等同与旧宅面积的公寓。然后土地由村委会按照集体土地进行支配利用。而在村民共有的集体土地上开发的产业可以被看作是这项村改造项目的资
本积累。正如大卫·哈维(1982)在他的书中所提到的,资本主义倾向于寻提供更多的利益的新市场。从单一的村民出租房到以公租房和村集体产业的过程中,土地资本获得了更大更新利润更多的市场。在村集体产业的规划中,高端消费服务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北坞村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优势,为高端服务提供了基础。从政府的角度来分析,他们都希望吸收尽可能多的利润来减轻在这个项目中的财政负担;从村民的角度出发,现在他们拥有的唯一资本是回迁公寓。虽然房子的有效面积小于原址,它也是可以产生出一些剩余价值的。这明显是由村委会和村民共同进行的资本积累。
在更深的层次上,土地利用的真正目的一直都没有改变。在十年前,村民靠出租房屋为生。现在,村委会投资高层次的服务产业赚取利润。在这个案例中,不管是谁经营的土地,不管他们是什么样的形式,土地被视为生产资料。基于这些土地的重建只是增加或修改对他们的积累,其最终目标都是从土地中吸收的剩余价值。
2.2在北坞村改造中的内部矛盾
汽车专卖村庄的改造,不仅创造了不同的土地利益,也导致资本的再分配。在“自主改造”的政策下,村委会获得项目推进过程中大部分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