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以下简称普光气田应急救援中心)组建于2006年6月,建设投资2.0258亿元,定员218人,下设4个职能部门和普光消防站、普光气防站、毛坝应急救援站(待建)、环境监测站、医疗救护站、泥浆配送站6个基层站。目前,实有员工151人,配置消防坦克、强风抢险车等国内一流的先进装备55台,各类抢险器材217种,具备处置重(特)大规模的井喷失控、 H2S泄漏、火灾、爆炸、环境灾害、自然灾害和内部交通事故的能力。2007年6月,被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命名为“国家油气田救援川东北基地”,成为全国4个油气田救援基地之一,2008年11月被评为唯一的国家级油气田救援示范基地。
二、主要做法
自成立以来,普光应急救援中心紧紧围绕保安全这一中心工作,以“打牢基础、增强素质、提升能力”为重点,严格队伍管理,加强业务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应急反应和事故处置能力,为普光气田的勘探开发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一)加强队伍建设。
从建章立制入手,修订、完善了《应急救援力量调动管理规定》、《员工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工作考核办法》、《设备安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起责任清晰、管理规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促进了各项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开展。同时,严格队伍管理,强化作风建设,弘扬“亮剑”精神,全面打造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纪律严明、能打善战的救援队伍。在2007年首次参加四川省第七届矿山救援队伍技术竞赛中,面对专业强队,参赛人员不畏强手、敢于拼搏,取得呼吸器席位操作第一名、军事化队列二等奖的单项好成绩,并荣获“优胜奖”;2008年再获殊荣,有三人获得个人全能优胜奖,1人获得个人综合连续实战项目第四名的成绩。
(二)强化业务理论技能学习培训。
为提高人员素质,打造技术过硬的操作队伍。我们针对中心装备器材科技含量高、技术性强、人员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现状,采取内培加外培的培训方式,加强员工业务理论技能学习培训,打牢抢险救援理论技能基础。在日常培训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突出重点、注重培训质量和实效、不断创新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拓展新视野,更有效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一是结合保卫对象和人
员实际,制订全年业务学习培训运行计划,对学习培训内容、时间进行安排,做出具体要求。二是坚持每周开展理论学习两课时,由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授课,讲授硫化氢知识防护、救人与自救和抢险器材操作使用方法、原理和基本性能等。在培训中,对每个培训课目制作了培训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设备对员工进行培训。三是面对装备不断升级换代,积极与厂家协商,邀请厂家专业技术人员对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培训。四是在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上,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在听课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学习力度,积极开展自学,利用有限的时间,勤思考、勤摸索、勤提问,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学习业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在抢险救援和自身防护中的重要地位。五是严格按照“三考”规定对培训效果进行检验,定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考试,通过考核达到了会操作、会使用、会保养的目的。六是选送能力强的操作人员外出培训。2008年我们选派了20余名技术骨干分别到内蒙古第一机械厂、济南蓝翔技术培训学校、油田培训学校进行坦克、挖掘机、装载机、叉车培训。通过培训,使广大员工进一步了解掌握了各种设备、器材、工具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结构,提升了员工整体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开展全员大练兵。
一是树立“练为战”的理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的思路,制订了《应急救援人员业务训练大纲》,自编自创了体能、技能、智能、心理、应用性等山地作战训练科目22项,编制了80余种主要装备器材的操作使用规程和维护保养规定,采取“抓岗位、练业务,抓素质、练技能,抓日常、练养成,抓设备、练结合”的方法,开展体能、技能训练,达到“训战合一”。二是自创了“5211”训练法,即每周5天现场训练,2次集体业务理论学习,在此基础上,白天进行实地踏勘、熟悉现场,晚上开展“纸上练兵”、沙盘演练、单兵战术探讨等一系列活动,以提高单兵作战能力。三是把应用性课目训练与实战相结合,假设事故险情,以演练检验训练情况,让队员根据假想现场实际进行排兵布阵,讲述战术战法,以此提高队伍的临机处置能力和整体作战能力。在“5.12”抗震抢险中,我们总结出的上挖法、下挖法、平掏法、支撑法等救援方法,在时间紧、任务重、救援难度大的情况下,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四是拓展训练科目。川东北地区工况复杂,针对环境灾害、洪涝灾害等易发事故开展训练,自创了多功能担架救人操、固定抬板救人操等训练课目。通过练兵,队伍的处置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先后参与了清溪1井、“5.12”汶川地震抢险,并成功处置“1·25”胡家氨气泄漏等各类突发事件29次、自然灾害21次,出动警力达3200余人次。2006年12月20日清溪1井发生可控性井喷,普光气田应急救援中心在负责抢险现场消
北方奔驰防、侦检、疏散、救护工作中,始终坚守在最前沿,由于运用战术得当,经过14个昼夜的奋战,圆满完成了清溪1井抢险任务,为压井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完善预案,加强演练。
组织人员对抢险救援必经的道路、搜救与疏散通道、高地避难点、水源及3公里范围内的人居分布等情况进行实地踏勘和调查,获取6万个基础信息数据,并与科研部门共同制作了普光气田应急反应计划地形地貌三维地图。目前已完成总体预案和14项专项应急处置预案的编制工作,每个方案都明确了“四图一卡”,即:行车路线图、居民分布图、水源分布图、抢险力量部署图和疏散逃生说明卡,为抢险救灾、应急疏散、人员搜救奠定了基础,确保用时临危不乱、处置果断有序。截止目前,普光气田应急救援中心开展H2S泄漏等各类事故演习50多次,全面提高了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建立企地联动机制。
为了应对普光气田开发建设中遇到的突发事件,与地方政府建立了联动机制,并与周边医院、运输企业签订了协作互助协议,一旦发生井喷、H2S泄漏等事故,地方政府将迅速启
动企地联动应急方案,人武、公安、海事、卫生、环境保护、民政、安监等政府部门将参与协同作战,组织井场周边居民进行紧急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实施交通管制和治安警戒,进行环境检测,组织后期抢险救灾增援,实施应急抢险处置,并组织救护车和医护人员实施医疗救护。
2007年4月28日,由普光气田应急救援中心筹备,中原油田西南工委与宣汉县人民政府联合在普光201钻井平台举行了处置井喷演练活动。这次演练设置11个科目,企地双方共出动600余名抢险人员,出动应急抢险车辆40余台,疏散众300余人。企地联合演练达到预期效果,取得圆满成功,为进一步完善预案和事故的预防及救援积累了经验。
(六)狠抓装备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应急救援队伍面临的抢险救援任务不断增加,复杂程度和难度也越来越大,对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此,我们努力在提高装备完好率上下功夫。
一是从源头挖掘装备潜能,提高适用性能。川东北工区山峦起伏,道路崎岖、坡陡、弯急
、路面狭窄,城市型抢险车辆极不适应山区抢险救援工作的需要。面对这一难题,我们结合山区地理环境,通过对国内相关车型技术参数的认真分析和比较后,选择了可自主调配设备主要部件的生产厂家,对车辆底盘、上装等部分进行技术上的调整,提高抢险车辆的机动性、越野性和稳定性。与厂家一起研发的大功率、小吨位、全驱底盘、全密封液罐山地越野型消防车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山地越野消防车正在申报国家专利和四川省科技成果奖。
二是创新思路、狠抓落实。新的器材装备用最新的管理手段实施管理,才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因此,在管理上我们坚持“于细微处入心上手、从点滴中消除隐患”, 装备管理工作基本做到了“四个落实”、“两个到位”,即:基础工作落实、维修计划落实、维修项目落实、周五车场日落实;装备修理验收把关到位、装备检查到位。主要做法是:根据《应急救援中心装备检查标准》,采取了“分级、分期”检查的办法,检查周期由原来的每季度一次变为每月一次,基层单位检查由月度检查改为周检查,班组实行日检查方式,使装备检查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经常化,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检查频次、范围进一步加大,由以前单一抽查,变为对装备的全面检查,不留死角。通过检查,有效控制了松、冒、漏、锈、缺等现象的发生。同时,抓好装备现场规范管理,根据以往的装备管理
经验,对装备管理工作进行了统一规范;要求操作人员在做到“四懂、三会、三好”、“十字操作法”的基础上,还要做好装备现场维护“三勤一定”,即:勤检查、勤擦扫、勤保养、定时准确记录。装备现场巡检遵循“听、摸、闻、比、看”五字现场巡检法,从根本上避免了事故隐患的发生。
三是加强装备器材维护保养。落实车辆首保,严格按照保养手册要求,及时与售后厂家联系对车辆进行保养,以保证车辆的磨合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如北方奔驰泡沫消防车发动机因质量问题损坏,经交涉,厂家及时更换了发动机。消防坦克在使用中免费更换了离合器、风扇轴承等。认真执行装备管理的“二定三包”责任制,定机、定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严格保证装备按时进行保养,按照“十字作业法”搞好保养,达到“三无”(无污垢、无碰伤、无腐蚀)和 “四不漏”(不漏水、不漏气、不漏油、不漏电)。在做好装备日常保养的同时,加强了换季装备专项保养,川东北地区冬季温度一般在5~8°,但是山上与山下温度相差较大,我们一直坚持换季装备整修专项活动,重点对装备用油、用水进行强制性监测、更换,结合单车特点,严格执行油品对口更换,并对装备的重点部位进行全方位的保养,确保了换季装备的安全运行。一年来共维修保养装备达162台次,保证了装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特别是在汶川“5.12”抗震救灾中,中央电视台对中心的装备做了专题报道。
三、经验与教训
抗震救灾归来,普光气田应急救援中心组织各参战单位(部门)对此次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了总结,主要经验如下:
1.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好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充分准备工作。抢险人员需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充分做好“打大仗、打恶仗”的准备。一是组织开展抗震、防爆、排毒、救护、堵漏、救人等方面的学习,使官兵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抢险救援专业技能,强化救灾意识。二是熟悉抢险器材装备的结构、性能,掌握技术参数和操作方法,探索救援器材最佳配套、组合方式,开展应用性训练。三是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理论知识培训,邀请各方面的专家讲授专业理论知识,为抢险队伍参加各种灾害抢险救援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2.加强与周边应急力量的协作配合。地震等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是社会救援的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参战力量多,处置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既需要人力、物力和技术基础,又需要良好的社会联动保障。因此,抢险队伍必须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和安监、公安、交通、电力、通信、供水、运输、民政、医疗等部门相互配合,制定联动联勤应急预案,适时进行联合演练,使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