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车的起源
漫长的萌发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车相传是由黄帝时的大臣奚仲发明的。但作为车一种形制较为复杂的交通工具,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远古时期,它的发明,既不可能是一人所为,也不可能是一日之功,在其正式创制之前,必然经过了一段漫长的萌发和完善过程,必然有无数的人曾为之作出过努力。
先决条件
轮是车上最重要的部件,(“察车自轮始”《考工记》);轮转工具的出现和使用是车子问世的先决条件。在新石器时代,随着手工业的发展,人们创制出许多轮转工具,如纺线用的纺轮,制陶用的陶车和琢玉用的轮形工具等等。纺轮出现的时间最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七千多年)遗址中就发现了它的踪迹。陶车继纺轮之后出现,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浙江、广东等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都出土了轮制陶器,这标志着陶车在当时已普遍使用,其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此外,某些自然现象,也给了古人
某种启示,如“圣人见飞蓬转而知为车”(《淮南子·说山训》);“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续汉书·舆服志》);“蓬”,指蓬草,“转蓬”,即蓬草团随风旋转,这些都可能带来制轮的灵感。
车的雏形
古人运送物品,最初主要靠背负肩扛或手提臂抱。后来人们会学会了绳曳法,将绳子系在物品上用人力拉曳,这种方法物品着地面积大,因而磨擦阻力也很大。为减少磨擦,人们又利用树枝为架,两杈之间绑以横木,横木触地,其上载物,即所谓橇载法。但是木橇在平滑的地面上行进时还比较省力,遇到颠簸不平的路面时,仍然很费力。古人进而把圆木垫在木橇之下,借其滚动而移动木橇,这种圆木与木橇的结合,可以说是车的雏形,装在木橇下的圆木可以看作一对装在车轴上的最原始的“车轮”,其车轴的直径恰好等于车轮的直径,而且两者是一个整体。这种“车轮”的出现,是人类在更高的程度上对轮子的功能的利用,因为陶轮仅在转动中带动泥坯作回旋运动,而车轮则在滚动中减轻了车子对地面的磨擦,为车的创制准备了条件。
圆盘车轮
在古代西亚美索不达米亚苏末部族生活过的地区发现的岩画中,就有在一个木橇底下加上两个圆点的运载工具图形,这两个圆点代表着圆木。原始车的图形虽然在中国目前尚未发现,但可以推论,中国古车也必然经历过类似的演变过程。由于圆木触地面积仍然较大,滚动时要以人作原动力,靠杠杆撬动,依然很费力,人们便缩小车轴的直径,以减少圆木的触地面积。最初的车轮和轴是固定的,轴与车轮之间有一个滑动槽,轴在滑槽中转动,车轮就随着车轮滚动。车轮是一对用圆木砍制成的没有辐条的圆盘,后来为了不受圆木直径大小的限制,改用木板拼接。有了车轮,车的创制就成为可能的事情了。
新的里程
利用车轮滚动而行,减少了车与地面的磨擦,既省人力,又可多载重物,还可以长途运输。车的问世,标志着古代交通工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二、 早期车型
大禹“陆行”
《史记》记载,大禹治水时,“陆行乘车”。夏代还设有“车正”之职,专司车旅交通、车辆制造。当时有一个叫奚仲的人,就曾担任过夏朝的车正,在其封地薛(今山东滕县)为夏王制造车辆,并“建其斿旐(音由照),尊卑上下,各有等级”(《续汉书·舆服志》)。可以推测,车子在夏代已相当普遍。虽然夏代车的实物至今尚未见到,难言其详,但从有实物可考的商代的车制已较为完备这点来看,夏代的造车术应该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商车独辀(音舟)
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车形象和实物在商代中晚期,即公元前14世纪前后。在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中,都有车的象形字。车的实物,在河南安阳殷墟先后发现了十八辆,由于深埋地下,年深岁久,出士时车的木质结构已全部腐朽。根据黄土中保留下来的朽木痕迹对它们进行剥剔和清理,经过复原,使距今三千多年的商车完整地再现在人们面前。
车子标志综合这十八辆车的资料可以看出,商代的车子都是独辀(车辕,车前驾牲口的橫木),辀的后端压在车厢下的车轴上,辀尾稍露在车厢后,前出车厢部分逐渐向上扬起(商初上翘平缓,以后弧度渐大)。车厢平面为长方形,面积较小,一般为0.8 X I.3米,通常可立乘二或三人,车厢后面留有缺口或开门,以便于乘者上下。衡(车辕头上套牲口的橫木)多为长一米左右的直木棒,衡的两侧各缚一人字形轭(音厄,驾车时套在牲口脖子的曲木),用以架马。轮的辐条多为18根。从车马坑中大都埋一车两马来看,商代的车大多为两马驾辕,至商末周初始见四马驾车。
以上资料表明,商代造车技术已相当成熟,基本上具备了汉以前独辀车结构的大致轮廓。在其后的一千多年中,独辀车虽然多有改进和发展,但从总体结构上讲,还没有突破商代
独辀车的形制。
周车驷马
继商车之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车实物在考古中也多有发现,如陕西长安张家坡、北京房山琉璃河、甘肃灵台白草坡、山东胶县西奄陆续发掘了西周的车;河南陕县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了春秋的车;河南洛阳中州路、辉县琉璃阁、河北平山中山国墓葬中先后发现了战国的车。这些发现为人们了解周代的车制提供了珍贵资料。从形制上看,周代的车与商车基本相同,在结构上有所改进,如直辕变曲轨,直衡改曲衡,辐数增多,舆(车厢)上安装车盖。在车马的配件上也更加完备,增加了许多商车上所没有的零部件,如铜銮(铃)、铜輨(音馆)、铜釭(音刚,车毂中用以穿轴的金属孔眼)等。为求坚固,在许多关键部位都采用了铜构件,如变木辖为铜辖,轭上包铜饰,并有一套用铜、铅、金、银、骨、贝和兽皮条等材料制成的饰件和鞴(音倍)具(鞍辔的统称),制作精美,名目繁多。
周车驾车的马也由商车的二匹增加到三匹、四匹、甚至六匹。车驾二马的叫“骈”;驾三马的称“骖”;驾四马的名“驷”,其中驾辕的二马叫服马,两旁拉车的马叫骖马;驾六马为“六騑”。
周车以驾四马为常,多以“驷”为单位计数马匹,又因先秦时经常车马连言,说到车即包括马,说到马也意味着有车,所以,“驷”也是计数车辆的单位。《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就是说齐景公有一千辆车和四千匹马。四马加一车称为“一乘”,说到有多少乘,也就意昧着有多少组与之相应的马。
精细分工
中国古代独辀车的形制至周代已成熟和完善。制造一辆车,需要多工种的合作,经过大小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制车业成为当时集大成的综合性手工业生产部门,制车水平也是当时生产水平和工艺水平的集中反映。《考工记》把造车的工匠统称为“车人”,车人又有更细的分工,制造车轮和车盖的叫“轮人”,轮人之间也有流程之分,先制成毂、辐、牙的所谓“三材”,“三材既具,巧者和之”。另外,“舆人”负责制车厢,“辀人”专管制曲辀;“鞄人”则为“攻皮之工”,制作各种缚扎车部件的革带和马的鞴具。其它如“攻金之工”负责铸造各式铜饰件,“设之工”负责绘画纹饰、髹涂油漆。可见一车之成,是经过木工、金工、皮革工和漆工等精细分工、集体劳动的结果。所谓“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正是对当时制车业的真实写照。正因如此,周代马车性能之优越、结构之合理、做工之精巧、装饰之华丽,在同一时期的世界范围内无与伦比。
、复原驷马车
昔日风貌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独辀车发展的鼎盛时期,流行了近千年。这一时期的车在构造和装饰方面远比商代车坚固、豪华,可以说已达到完美。尽管出土的周车多已腐朽,但根据保存下来的铜车器和车饰,把一些年代接近、结构相当的车的部件和饰件综合装配在一起,可以组装出一辆在形制和尺度上比较准确的驷马车,再现周车昔日的风貌。构成周车的主要部件有:
驾车用的稍曲的圆木,长一般在2.8--3.2米之间。《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孙阏与颖考叔争车,颖考叔挟辀以走。”即指这种高而曲的车辀。辀和辕是同义词,其区别是单根称辀,双根叫辕。
辀前端一根用以缚轭驾马的横木。周代车衡为曲衡,长达2.5米。衡的正中部位装有“U”字形或桥形钮,缚衡的革带穿过钮将衡系结于辀颈之上。衡的两侧还装有四个“U”字形铜环,名轙(音蚁),用以穿马缰绳。
驾马的人字形叉木。外表全部或局部包铜饰,轭首系在衡左右两侧,轭脚軥架于服马颈上。骖马的轭不缚在衡上,而是直接架在马颈上。
装于轭首或轙上的铜制车饰物。其下部为方銎(音穷)座,上都为扁球状的铜铃,铃上有放射状孔,内含弹丸。车行时振动作响,声似鸾马齐鸣,所以也写作“鸾”。一般车只在轭首上装銮,共计四銮。豪华的车还要在车衡上的四个轙顶也各装一銮,共为八銮。
即车厢,是乘人的部分。周车的舆较商车的舆要大,一般能容乘三人。车厢平面皆为横置长方形,左右宽广,进深较浅,车厢四周围立栏杆,名车軨(音灵)。车身上挂有一根革绳,供乘者上车时手拉,名绥。贵族男子登车要踏乘石,妇女则踩几。车厢左右的軨因可凭倚,故又称輢(音椅)。在立乘时,为了避免车颠人倾,在两边的輢上各安一横把手,名较,形如曲钩。车厢前端置一扶手横木,叫轼(音式)。这种横木,有的车三面皆有,形如半框。行车途中对人表示敬意即可扶轼俯首,这种致敬动作也叫作“式”。车厢底部
的四周木框叫轸(音诊),轮间的木梁称桄(音光),桄上铺垫木板,构成舆底,名阴板。阴板上再铺一块席子,名车茵,早期茵席为苇草编织,晚期则用锦类丝织物编织而成,豪华的车更以兽皮铺垫。讲究些的车,舆上还立有车盖,形似雨伞,因此又称伞盖,用以遮阳避雨。
用以安轮的圆木杠。《说文·车部》:“轴,持轮也。”横置在舆下,固定方法是在舆两侧的轸与轴交接部位,各安一块方垫木,名輹(音复),因其形状象伏着的兔子,又叫伏兔。用革带缚结,以防舆、轴脱离。轴外为车毂(音谷),毂外的车轴末端套有铜车軎(音卫)来固轴阻毂。軎呈圆筒状,上有穿孔,用以纳辖。辖俗称“销钉”,铜制,呈扁平长方形,辖上端铸以兽首或人像,约三四寸长。车轮贯在轴端上,用辖插入軎孔里,辖端还有健孔,以穿革带,缚牢防其脱落。
多用坚木制成,轮径在14米上下。由毂、辐、辋(音网)等部件组成。毂是车轮中心有孔的圆木,中心孔名壶中,用以置轴。为了美观,毂上刻画有各种纹饰,称篆。因毂是车轮上最吃力的部件,故在其上加装金属饰件,用以固毂,套在毂两外端的铜帽名輨,嵌在毂壶中的金属管称釭。辋是车轮的外圆框,是用两条直木经火烤后揉为弧形拼接而成,
因此弯木称輮。两輮的接合处凿成齿状,以求坚固,所以辋又叫牙。牙边还装有铜鍱(牙箍),其上有孔,以细皮条穿绑,使牙木互相接牢而成一圆轮。毂与牙构成两个同心圆,其上均有榫眼,名凿,用以安辐。辐是接连毂和牙的木条,近牙一端较细,称骹(音交),接毂一端较粗,名股。插入牙凿的辐榫叫蚤,装入毂凿的辐榫名葘(音淄)。每个轮的辐条数按文献记载是“三十辐,共一毂”(《老子》),但从考古资料看,周车轮辐数,早期(西周)在1824根之间,晚期(战国)除少数车达到30根以外,大多数轮辐仍是26根。毂、辋、辐是车轮的基本部件,对它们的质量要求很高,对木料的使用也有特殊规定,相传古人制毂用杂榆木,制辋用仿,制辐用檀木。
缚扎涂胶髹漆
周车除了毂牙和辐、辀和轴等部件的组合是采用榫卯结构以外,大多数零部件的组合还是利用兽皮革带缚扎,这些革带也各有自己的名称。缚扎之后,其上涂胶,胶干后再髹以黑漆,可使各零部件之间的结合更加坚固牢靠。
三、 战车浩荡
时代“骄子”
在周代,马车不仅是王公显贵出行游猎时代步和炫耀身份的工具,还是战争中主要的“攻守之具”(《六韬·虎韬·军用第三十一》)。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各诸侯之间经常发生征战,当时各国军队的主力是战车兵,军事编制以战车为主,攻防的主要手段也是战车。所以,拥有战车数量的多寡,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当时有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君”之说。为了增强军事力量,以赢得战争,各国都把先进技术运用到制造战车上,于是各类战车应运而生,精华必现,成为当时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