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我们的路上跑的什么车
解放初期·交通篇
上世纪50年代初,黄包车是最普通的载客工具。个人如果有一辆“洋马儿”那就非常牛了。
讲述
新中国刚成立那阵,成都是没有多少汽车的,只有市区内的机关单位有少量吉普车,都是收缴的国民党的车。市民出行,穷的一般是“甩火腿”,有钱有身份的呢,就可以坐黄包车。那时候有一个副市长,就专门为他配了辆黄包车,这就是高级待遇了。
黄包车也分两类,一类算出租车,有钱就可以坐。另一类是发财人家里的私车,我们叫“私包车”。“私包车”牛得很啊:车篷高档,是用皮子绷的;坐垫很软,相当于沙发;扶手的木头和车夫拉的杠子都是漆过的。乘车人踩脚的地方有个铃铛,如果行进过程中前面有人,乘车的人就踩一脚铃铛,叮当叮当的,提醒人让道。成都人幽默,就把“叮当”喊成“该当”——“我有钱,我该当!”就是这么来的。
1952年开通了公交车,但我印象中坐的人很少,因为要两分钱车费。当时两分钱车费可以干很多事了,鸡蛋都可买一堆。后来,自行车就洋盘了起来。车都是进口的,所以称为“洋马儿”。“洋马儿”最时髦的应该是三牌,英国产的。其他还有东德的,匈牙利等地的。有几个知名品牌:三,莱灵和海克力斯。成都日报成立时,一下买了20辆自行车,很不得了。当然,自行车只能记者采访用,到了晚上必须把钥匙交回来。我经常骑着自行车去采访,只有那么神气了,比现在开宝马还风光。
如果要出远门的话,只有坐木炭车。木炭车相当于现在的长途公共汽车,外形也差不多,可以坐三四十个人。为什么叫木炭车?因为这车是不烧油的,司机座位旁边有个圆筒,要开车时,就往里面加木炭,然后把筒顶用泥巴封了。等木炭把筒里的水烧开,就拼命摇风箱。只见火越燃越大,司机的手越摇越快,车突突突地狂吼一阵,就发动起来了。坐木炭车的人多,很挤,一般不仅车厢里坐满了人,车顶也爬满了人。著名谐剧大师王永梭有个段子就是讲述这个场景的,说有个人坐木炭车,是趴在车顶上,听见下面在突突突摇风箱,就和旁边的人摆龙门阵,渐渐忘了时间。不晓得摆了好久,以为到了,结果往下一看,呀,还在原地未动呢!呵呵,木炭车发动够慢吧?
木炭车跑长途,郊区的短途,就是鸡公车的天下了。那时鸡公车是不准进城的,从成都西门到犀浦,鸡公车一排排摆起,之壮观。车也分两种,木轮子的和轮子上有铁箍的,铁的跑得更快嘛。载人载物,都是鸡公车,由于天长日久地跑,路上都被压起一条沟,就像铁轨一样,鸡公车也有了自己的轨道。
除了载人的,还有货运车。有一种运货的大卡车,因为是美国产的,称美卡。车的前面有两个轮子,后面有8个,所以大家也叫它10轮大卡。但这种货运汽车极少,要很大的企业才有,街面上看到的主要运货工具还是人力货运车——“板板车”。板板车车架粗大,使用汽车轮胎,胎厚、气足。拉车人共有六七个,分主力和副手。主力在车的中间拉,叫做“中杠”,两边各有两人,叫做“飞娃儿” 。有时货物
过重,车的后面还要增加两三个人推。拉“中杠”的人要身强力壮,能控制整个车的运行。拉“飞娃儿”的人相对瘦弱一点,他们只起助力作用。
拉板车的都是下力人,很辛苦。成都知名的文化老人车辐在运动中挨整,也被弄去当拉板板车的“飞娃儿”,其他拉车的人都不好意思,埋头拉车,只有他神情自若,见到熟人还主动打招呼,真是气度不凡。
物语
作为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就供职于成都日报的老报人,廖友朋老人幸运地在当时就骑上了“洋马儿”,尽管只是采访时才能使用,但时隔50多年后,提起这段风光,廖老的脸上,依然有着“开宝马般的骄傲”。
廖老退休以后,一年有一半时间住在青城山脚下的“别院”,偶尔回成都的家看看,处理一些事务。60
公里的距离,只需要1个多小时,来去都方便。曾经长路漫漫而今路网纵横,就在上世纪80年代,成都到都江堰,往往清早就要出发,中午才能到。现今,成灌高速、成灌老路、成青旅游快速通道、IT大道,以及正在火热建设中的成灌快速铁路,将都江堰、青城山拉入了成都人的“1小时生活圈”。成都至都江堰的快速客运铁路在明年5月全线建成通车后,乘坐最高时速达200公里的动车组从中心城区前往青城山,耗时将不超过30分钟。出行越来越便捷,也为人们选择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可能性。像廖老这样的“两栖市民”,在成都是越来越多了。既享都市之繁华,又拥山林之清幽,很多人的梦想,就这样变成了现实。
廖老是成都的老市民,也是一名老报人,他亲眼见证了新中国60年来的发展和变迁。交通,是市民生活中重要的一环。解放初期的成都,满目疮痍,贫穷落后,交通大部分靠人力。即使是承担重要运输功能的“木炭车”,也是“手动”的。坐车的以为已经到站,而车子其实还未发动。这个段子,说起来让人笑中又含几分辛酸。
沧海桑田,廖老记忆中的交通工具中,当年最牛的“洋马儿”,如今大部分加了助力,变身电动车;西门车站外阵势庞大,既载人又载物的鸡公车,早已经失去了当初的功用,只退守于某些古镇成为旅游产品,以满足现代人的猎奇心。木炭车绝了迹,板板车被货运汽车替代。1952年,成都开行了1路公交车,当时仅有车17辆,2009年,成都公交集团旗下的公交车已有5000多辆。而作为中国“汽车第三城”,成都人拥有的家庭轿车也越来越多。成都的路越修越宽,却似乎永远也不够用。如今,交通部门
最大的忧虑是如何缓解交通堵塞,环保人士谈论的是怎样减轻汽车尾气污染。
50年代原始落后的交通图景,已离我们远去,但是,那些靠“肩扛手摇” 才能出行的岁月,真实地刻在老成都的历史记忆里。
链接
■新中国的公交事业
1952年7月1日,成都有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条公交线路:1路。1路车由火车北站开往盐市口,共有公交车17辆。这17辆车全由美国、英国产的旧货车改造而来。从车头就能看出是货车。当时车票是4分钱起价,每坐两站增加两分钱,
最高票价也不过1角4。几年后,才有了成都自产的锦江牌公交车,公交线路逐渐增加到5条。
■从轿子到人力车
据著名民俗专家彭跃先老先生介绍:“清朝时,成都人要到彭山、宜宾等地都坐船,费用非常便宜,因为这些船的甲板下都要载粪水出城,而进城的时候,船里又都是蔬菜,乘客反而是搭顺风车,所以价钱很便宜。”“成都人喜欢坐轿子,1922年是轿子的鼎盛时期,成都共有2300多乘,官方还制定了轿价表,规定多少路程收
多少钱,不得乱收费。与轿子竞争的是鸡公车和马车。鸡公车因震动响声太大,于1924年被禁止入城,马车则因马粪破坏卫生,只有为数甚少的马车在小范围、短时期使用过,后来也禁了。人力车即黄包车也曾风光一时。由于人力车比轿子行驶迅疾平稳,加上装有风灯、车铃、昼夜营业,很受人们欢迎。1925年,人力车激增为1249辆,成为当时成都主要的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的变迁——70年代“自行车的王国”
骑自行车就像开奔驰
30年前,街上的汽车很少,自行车还是家庭主要交通工具。当时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地位无异于现在的私家车。当时购买自行车都得凭票,每年一个单位最多能分到十几张购车票,能有幸分到票的人自然不多。当时大伙儿上下班的交通工具,除了公交车外,绝大多数都骑自行车或步行。一般人对汽车是没有概念的,买车?那时连做梦都不敢想。
上世纪70年代末期,永久、凤凰、飞鸽等品牌的自行车开始风靡中国。其中牌子最响的是永久和凤凰牌。那时,有一辆自行车的感觉不亚于现在有辆轿车的感觉,尤其是骑“永久”就像开奔驰一样有面子,而一辆“凤凰”就像现在有一辆皇冠一样。
通工具的变迁——80年代摩托车和公共汽车
2009-09-28 04:07
拥有摩托车感觉很富足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摩托车开始逐步成为了人们的新宠。那时,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的象征,骑着一台摩托车游走于大街小巷无疑会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那时骑摩托车,比现在开奔驰、宝马感觉还要好。从摩托车开始,中国人的出行方式被大大改变了。1980年后,摩托车开始逐步进入家庭,这是私家车走进百姓生活的序曲。
成都交通的变化
昨日下午,在黄田坝132厂宿舍区,记者在洪士禄老先生家里见到了这两张老地图。其中一张是1959年1月印制的《成都市公共汽车线路图》;“我是1958年从北京来的成都。那时候132厂还在修建,我们住在栅子街,就经常上街去逛。”为了方便坐公交车,洪士禄花4分钱买了这张地图。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当时的成都很小,人民路、蜀都大道、新华大道等主干道都有了,但没有一环路。公共汽车共有17路,且运行路线都比较短,最远可抵达天回镇、茶店子、苏坡桥等当时的郊区。132厂所在的黄田坝则没有公交车通行。
另一张是成都市联合运输办公室于1970年7月印制的《成都市交通简图》,工本费为7分。这张地图上的成都,已经明显变大,一环路已经清晰可见。但地名则打上了明显的时代烙印,如春熙路名为反帝路,南大街则叫解放南街,其他如反帝旅馆等名字更是常见。公共汽车方面,已经增加到22路,还有两路电车运行。这时的黄田坝,已经有从通惠门发车的汽13路抵达。通行最远的公交车应为从九眼桥至龙泉
驿的汽14路。而公交车运行时间也很长,大部分车辆收车时间均为晚上24时,其中从文化公园至九眼桥的电车2路更是运行到凌晨1点才收车。
汽车数量的变化
汽车坐垫买什么样的好近年来,成都市汽车拥有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全市汽车拥有量从1990年的5.15万量增长到2
003年的48万量,年均增长率达17.3%。
火车的变化
上世纪70年代的车站,建筑很简陋。唯独一幢70年代初建的办公大楼,低窄的候车室,十几根长条木椅,简易的售票房,旅客上下很不方便的天桥……我刚到车站运转车间工作,调车机是蒸汽机车,漫天烟灰如同黑雨。在调车组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帮火车司机上水、挖煤、擦车,把黑机身擦得油光水亮,我飞上飞下,活像铁道游击队员。
现在,内燃机车奔驰在铁道线、调车场上,生龙活虎的调车员好像大哥大,手握对讲机传递信息和信号,指挥安全运输。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铁路铺起了复线,火车也进入了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主牵列车的时代。
重庆成都间动车组开通为西南最快列车(组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