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企业理念
我们要正确提炼一个企业的文化理念,首先就必须对企业理念的概念、内涵和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认识,否则极容易混淆。
企业作风这几个最基本的企业理念。下面我们先谈谈这几个企业理念的基本概念——
企业理念中的“企业目标”特指企业的“最高目标”,它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它将值得员工追求的崇高理想与其岗位责任联系起来,
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激励性。企业目标是企业凝聚力的焦点,是企业价值观的表现,也是团队精神的首要条件,因为只有“共同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协调员工的步伐。
同时,企业目标也反映了一个企业追求的层次、方向和抱负,防止企业短期行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炼企业目标一定要注意的是它是企业的最高目标,
而非短期、中期的经营性目标,大量的研究表明,世界卓越企业的目标往往定位于“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塑造一流”、
“实现价值”等更高的精神层面而决非经济利益。例如长虹的企业目标是“产业报国,民族昌盛”,海尔的企业目标是“创造中国的世界名牌”,
格兰仕的目标是“为人类创造财富”。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理念和奉行的目标,是对企业意义的一种终极判断,企业其它理念都受其影响和约束,
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当企业创新、服务和利益发生矛盾时,企业行为选择就明显受到企业价值观支配,
利益导向的价值观念将会驱使企业放弃服务质量的提升而维持既得的利益或是固步自封,而服务导向的价值观念则会支配企业不惜代价提高服务质量。
通常来说,企业价值观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以客为本型,如IBM的“最佳服务精神”、卡彼勒公司的“追求优异精神”、海尔的“真诚到永远”等;二是以人为本型,
如惠普公司“尊重个人价值”、“诺基亚以人为本”等;三是不断创新型,如丰田公司“家庭创新精神”、明尼苏达矿产制造公司的“开拓创新精神”等等。
企业哲学也称经营哲学,它是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这种指导思想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和成功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它是深层次的带普遍性的企业运行规律和原则,
是对企业运行内在本质规律的揭示。企业哲学要求回答企业对社会,对员工的意义、价值和关系。例如:“不断改变现状,视今天为落后”(二汽);
“开拓则生、守旧则死”(深圳光明华侨电子公司);“仁心待人,严格待事”(瑞士劳力士手表公司);“伟大,在于创造”(格兰仕)等等。
企业精神是对企业现有观念意识,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的总结、提炼和倡导,是企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必然产物,
企业精神要恪守企业价值观和最高目标,不背离企业哲学。企业精神是企业内部最积极的、最闪光的、也是全体员工共有的一种精神状态。
例如松下电器七精神是“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友好一般、奋斗向上、礼节谦让、适应同化、感激报恩”,
企业宗旨是企业对存在价值及其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对社会作出的一种承诺,它反映企业对社会义务的基本态度。从而反映出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
它是企业价值观的反映和最高目标体现,企业宗旨不仅仅规定企业对外的承诺,还规定企业对内的承诺,同时往往还体现出企业的行业特点和企业特征。
例如铁路局的宗旨是“人民铁路为人民”;北京市煤炭总公司的宗旨是“为首都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
长春百货大楼的宗旨是“顾客第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海信的经营宗旨是“理性、效益、安全”等等。
企业作风也就是企业风气,或者说企业气氛。一个公司风气的好坏是衡量企业文化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
在企业文化完善,企业风气健康的企业里,员工体会自觉积极地抵制不良社会风气,主动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风气是通过员工的行为反映出来的,成为影响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首钢的企业作风是“认真负责、紧张严肃、尊干爱、活泼乐观、刻苦学习”;
海尔的作风是“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在上述几个基本的企业理念要素当中,“企业价值观”是所有企业理念的核心,其他理念都是在这个根本理念之下的“衍生”,
企业价值观要求企业回答企业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而这种企业的“最高价值观念”定义下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往往就是企业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企业经营哲学则是企业获得这种“最有价值的东西”的哲学思想和方法;企业宗旨是为获得企业目标而对社会或企业内部做出的一种承诺。
观念定义
思想所表达出的主体的意识形态是为观念。观念是意识形态的表达。
观念来自于思想而不是意识,这是因为意识的事物只达成了事物的形态,这种形态是单一的具体的,这种单一的具体事物形态并不能引起主体意识的行为动机,在主体没有进行抽象的形式进行行为的进行时,就达不成观的实质形式,所以,意识本身并不能引起主体观念的产生,只是达成观念的条件。主体在意识形态的差异里引起的意识的运动,是思想的开始,思想的开始是问题的存在,在主体为达成目的引起的思想里,形成了抽象而来的方法的产生和形式的内容,这是观念的内容,所以,观念的形成是思想的结果,对于这种结果的表达,是主体的意识形态的表达,在思想的作用里表达出的形式的称谓是为主体存在的观念。
思想只是意识运动的其中形式,思想的本身,并不能直接达成主体的行为,行为的主体的行为达成,是在思想的作用里在行为前形成于意识里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就是将要行为进行的形式方法,当主体某一行为的动机产生后,就直接通过行为来进行了。
事物具备的共通性的表现是事物的规律性的具备,主体的某一观念在具备的规律性的事物存在着稳定性,这种观念的稳定性是思想主体自身的惰性所达成的。任何一种行为的进行,
都要进行能量的消耗和转化,即便是思想的进行,而被消耗和转化的主体在惯性的作用里有保持原状的特性,这就达成了思想的主体在没有差异的情况里不能引起意识的运动。瞬时性的观念表现是意念的产生,意念是由主体自身存在意识行为里达成的对事物的感性判别的行为表达。意念是随着思维的进行而瞬息万变的,不具备稳定性,主体自身所形成的难以改变的观念的稳定性最终形成了主体的习惯性。
所有具备思想的高级动物,都有具备各种观念意识的潜在能力,具备思想能力的对某一类似事物带有习惯性行为倾向的高级动物,是拥有了观念行为的高级动物。一切观念行为的对象都是处于主体的客体形式,这类处于客体的具体事物,都是存在着的观念表达对象。本身形成的观念,是思想的发展结果,有着明显的个体彩,观念的形成,是一切是非善恶概念形成的原始形态,没有观念,就没有是非与善恶的判断标准。
主体的行为,由意识驱动,行为的性质,由观念决定,观念的形成来自于思想,思想来自于主体本身意识能力和成长环境。没有思想,就不会有观念。具备的本能意识和存在的具体环境决定着本身的思想,本身的思想决定着自身的观念,自身的观念决定着自身的行为。个人的行为呈现了思想,思想呈现了观念。有什么样的意识能力和环境条件就会有什
么样的思想,具备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念,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自身形成的各种观念成了自身一切是非善恶的判断依据。
其它描述
观念从通俗意义上来理解,,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当中形成的对事物的总体的综合的认识。它一方面反应了客观事儿的不同属性,同时又加上了主观化的理解彩。所以,正确地理解,观念是人们对事儿主观与客观认识的系统化之集合体。由于人们自身认识的历史性和阶段局限性,就决定了人们的认识会因时间的变迁而出现与时代不符合的意念。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观念更新与否是区分旧观念与新观念的分水岭。例如,解放初期,我国人口不足,生产力水平也比较低,急要更多的人力。人们自然形成人多力量大的观念。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我国人口迅速增长。再加上经济水平的逐步改善,战争的平息,人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发展。由于观念更新不及时,导致今天我国的人口增长成为一种问题。
3由来
丰田公司“观念”一词源自古希腊的“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它同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密切。从这个角度来看,又是个重要哲学术语。它是在意识中反映、掌握外部现实和在意识中创造对象的形式化结果,同物质的东西相对立,它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观念”一词来自希腊文,原意是“看得见的”形象,在哲学史上这个术语有不同的说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