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拆装与检测
状态记录 | 合格 | 不合格 | 处理意见 |
齿轮轮系转动 | |||
主轴齿轮 | |||
副轴齿轮1 | |||
副轴齿轮2 | |||
差速器组件 | |||
后箱体轴承外圈 | |||
主轴前轴承内外圈 | |||
差速器油封 | |||
主轴油封 | |||
注:根据检查结果填写合格打 “√”或不合格打 “×”,处理意见:正常 打“√”,若不正常请标注出维修方案(维修、更换、调整) 。
2、三轴轴调整垫片厚度计算与选择 单位:mm
测量对象 | 测量数据1 | 测量数据2 | 测量数据3 | 平均值 | 测量模式 |
差速器组件H | 高度 | ||||
后箱体轴承孔底D | 深度 | ||||
三轴轴调整垫片厚度f | |||||
结果判定与处理 | |||||
注:测量值保留不少于小数点后 2位;结果判断及处理栏内仅需根据检查结果:正常打 “√”; 若不正常给出维修方案(维修、更换、调整),并向裁判请示调整后的垫片。
3、驱动电机性能测试
序号 | 测试项目 | 技术要求 | 结果 | 判定 | |
1 | 外观 | 电机表面不应有锈蚀、碰伤、划痕,涂覆层不应有剥落,紧固件连接牢固,接线端完整无损 | |||
2 | 标识 | 电机铭牌标识清楚,字迹清晰,符合要求 | |||
1、工作电压: | |||||
2、最大功率: | |||||
3、最高转速: | |||||
4、防护等级: | |||||
5、绝缘等级: | |||||
6、型号: | |||||
7、最大转矩: | |||||
3 | 空转检查 | 无定转子相擦或异响 | |||
4 | 冷却回路密封性 | 标准要求: | |||
5 | 冷态绝缘电阻 | 标准要求: 兆欧表电压等级: | U-壳 | ||
V-壳 | |||||
W-壳 | |||||
标准要求: 兆欧表电压等级: | U-温度传感器 | ||||
V-温度传感器 | |||||
W-温度传感器 | |||||
6 | 绕组短路检查 | 测试条件:使用专用量具进行绕组间的电阻测量 | U-V | ||
V-W | |||||
W-U | |||||
7 | 绕组断路检查 | 测试条件:使用专用工具转动电机,通过专用量具测量电机绕组间的电压 | U-V | ||
V-W | |||||
W-U | |||||
8 | 旋变传感器绕组阻值检查 | 标准要求:16±4Ω | 正弦 | ||
标准要求:16±4Ω | 余弦 | ||||
标准要求:8±2Ω | 励磁 | ||||
9 | 温度传感器阻值检查 | 标准要求:10℃-40℃温度下, 50.04 kΩ~212.5kΩ | |||
注:结果判定栏内仅需根据检查结果:正常打 “√”; 若不正常给出维修方案(维修、更换、调整)。
4、故障部位归纳
故障部位 | 故障部位 |
现场职业素养考核要点
1、元件拆卸(满分15分) | ||||||
序号 | 作业内容 | 评分要点(各竞赛环节漏项或累计最多扣相应配分) | 配分 | 扣分 | 判罚依据 | |
1 | 场地准备 | □未检查设置隔离栏、安全警示牌; □未检查灭火器压力值(水基、干粉); | 0.5 | |||
2 | 检查防护套装 | □未检查绝缘手套 □未检查防电池电解液酸碱性手套、护目镜、安全帽; □未穿戴绝缘鞋(进入工位前提前穿戴好); | 2 | |||
3 | 检查工具套装 | □未进行数字绝缘测试仪检查; □未选择四点检测绝缘垫绝缘性; □未进行接地电阻测试仪检查; □未检查数字万用表的电阻量程(校零); | 2 | |||
4 | 分离变速箱体和电机总成 | □未分离变速箱与电机; □未将润滑油排放干净; □未检查润滑油是否排放干净; | 2 | |||
5 | 分解变速箱体 | □未交错拧开螺栓; □未将后箱体与前箱体分离; | 2.5 | |||
6 | 拆卸差速器组件 | □未拆卸差速器组件; | 1 | |||
7 | 拆卸副轴组件 | □未拆卸副轴轴承固定挡板; □未取下副轴; □未正确使用卡簧钳取下副轴轴承卡簧; □未使用专用工具(拉码器)将副轴轴承从箱体中取出; | 2 | |||
8 | 拆卸主轴组件 | □未取下主轴齿轮总成; □未拆卸主轴轴承固定挡板; □未取下主轴; | 1.5 | |||
9 | 拆卸油封 | □未拆下油封的; | 1.5 | |||
2、元件装配(满分20分) | ||||||
10 | 安全作业 | □清洁装配时未佩戴安全帽、防电池电解液酸碱性手套、护目镜; | 0.75 | |||
11 | 清洁组件 | □未对差速器组件表面及差速器壳体内部进行清洁; □未检查是否有卡滞; □未对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主轴、副轴表面进行清洁; □未对变速箱前箱体表面进行清洁; □未对变速箱后箱体表面进行清洁; □未对前合箱面进行刮蹭处理、刮平高点; □未对后合箱面进行刮蹭处理、刮平高点; | 1.75 | |||
12 | 安装油封 | □未将油封装入变速箱后箱体; | 1 | |||
13 | 安装副轴轴承 | □未正确安装副轴轴承; □未正确安装副轴轴承卡簧; | 2 | |||
14 | 安装调整垫片 | □未将合适厚度的调整垫片正确装入后箱体; | 2.5 | |||
15 | 安装主轴组件 | □未正确安装主轴组件; | 2 | |||
16 | 安装副轴组件 | □未正确安装副轴组件; | 2 | |||
17 | 安装差速器组件 | □未正确安装差速器组件; | 3 | |||
18 | 安装前后箱体 | □未使用专用工具正确紧固前后箱体总成; | 3 | |||
19 | 安装减速箱体和电机总成 | □未使用专用工具正确紧固变速箱体与电机; | 2 | |||
3、元件检测(满分20分) | ||||||
20 | 安全作业 | □元件检测时未佩戴安全帽、绝缘手套、护目镜; | 1.5 | |||
21 | 变速箱组件外观目视检查 | □未检查并记录变速器组件外观; | 2.5 | |||
22 | 差速器组件高度测量 | □差速器组件高度测量结果错误; | 3.5 | |||
23 | 后箱体轴承孔底深度测量 | □后箱体轴承孔底深度测量结果错误; | 3.5 | |||
24 | 检查驱动电机外观标识 | □未检查并记录驱动电机外观标识; | 1.5 | |||
25 | 检查驱动电机冷却密封回路 | □未检查并记录驱动电机冷却密封回路 | 2 | |||
26 | 测量冷态绝缘电阻 | □未测量并记录冷态绝缘电阻; | 1 | |||
27 | 测量绕组 | □未测量并记录绕组; | 2 | |||
28 | 测量旋变传感器 | □未测量并记录旋变传感器绕组阻值; | 1 | |||
29 | 测量温度传感器 | □未测量并记录温度传感器阻值; | 0.5 | |||
30 | 查阅维修手册 | □以上测量过程中未查阅维修手册; | 1 | |||
4、团队协作(满分10分) | ||||||
31 | 团队协作 | □作业时两名选手未互相配合,分工不合理,出现2条独自作业线路;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作业; □选手配合时身体发生碰撞,语言发生争执; | 10 | |||
5、安全与5S管理(满分10分) | ||||||
32 | 安全与5S管理 | □影响安全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仪器、设备、工具、零件落地;不注意安全操作,随意放置工具、量具或造成其他安全隐患; □地上有油污时未擦掉; □未做废物环保处理; □工具使用不规范或选择不正确; □由于野蛮操作,导致仪器、设备损坏,扣除该项所有分数; | 10 | |||
6、追罚扣分(填负分) | ||||||
序号 | 扣分项目 | 扣分项目 | 扣分 | 判罚依据 | ||
33 | 安全事故 | □未按正确安全操作程序,损伤、损毁车辆或竞赛设备,视情节扣2~20分,特别严重安全事故的终止比赛,成绩记0分; □未按正确安全操作程序,造成人员伤害,视情节扣2~20 分,特别严重安全事故的终止比赛,成绩记0分;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