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旅游地视觉表征:多元建构与循环
黄燕,赵振斌,褚玉杰,张铖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摘要]文章以贵州各和曾游览过贵州的游客发表在网络上的摄影照片为研究样本,采用NVivo质性分析法、图片内容分析法及符号学方法,借助NVivo10,Ucinet6和SPSS 20.0等软件,探寻通过摄影照片表征的旅游地意象与游客感知表征意象间的异同点。研究发现:两类照片的内容要素在10个节点类目上都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通过可视化方法构建的偏好照片组合模型也表明两类照片存在诸多不同;其后对地方标志形象的符号学探究则显示与游客对旅游地的表征又存在一致性,但这种一致并不是绝对的,两类照片背后隐含的意识心理与话语形态截然不同。总体来说,研究案例只在局部支持了Urry的表征圈循环,主要体现在游客对自然风光类照片的拍摄上。同时发现随着互联网上自媒体的发展,政府及目的地营销商已不再成为表征的唯一渠道,多样化的体验与表征生产已然使得Urry的单一体表征循环演化成了多体共同介入的多元建构表征循环。
[关键词]旅游照片;视觉表征;贵州旅游;NVivo10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5)06-0091-11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5.06.009
引言
旅游是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照片在其中扮演
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1]。摄影和大众旅游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2],作为摄影工具的照相机在旅行中常常被视作“现代社会里旅游者重要的身份标志”[3]。旅游与摄影密不可分的关系,恰如柯达公司的广告语:“不带相机出行的度假不是度假。”[4]对旅游者来说,照片是旅行的见证[5],没有相机同行,旅行也就不可能完整。而对目的地营销者而言,照片则是一种有效的表意手段[6],是目的地视觉营销的重要策略[7]。
国外人文地理学界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文化转向”后,有很多学者开始探究人类的视觉体验,他们对用于旅游营销和旅游地意象传播的图像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符号学、语用学、修辞学等)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旅游地是视觉表征的结果,是被社会性建构的[7];同时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是被建构的,无所不在的图像会不断规定和指导游客应该如何旅游、如何欣赏景物、如何拍照甚至如何产生“合
适”的情感[8]。
在探讨旅游地营销图片与游客拍摄照片对旅游地表征的相关研究中,Urry所阐释的“表征圈循环”(hermeneutic circle of representation)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表征圈循环指的是:目的地通过旅游电视、电影、广告、明信片、旅游手册、杂志等多种手段向潜在游客投射理想完美的目的地形象,这些形象在激发了潜在游客旅游兴趣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他们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这些感知会指导游客在目的地的凝视,当他们到达目的地后会有意或无意地去“寻”那些在视觉媒介上已经看到过的景象(能够表现地方特的、典型的、明显易辨识的标志景象),再用相机捕捉它们。随着旅行的结束,游客们拿出自己拍摄的照片向别人证明他们曾到此一游。这个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图像表征的循环过程,是一个封闭且自我永续的幻觉系统,为游客提供了选择与评估什么地方才值得一游的标准[2,9-12]。目前,国外已有不少学者从多个方面验证了此循环理论的解释力[12-17],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部乡村旅游社区多义空间构成与互动机理研究”(41171126)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西部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中妇女参与与精英化问题研究”(10YJA840061)共同资助。[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to ZHAO Zhenbin)(No.41171126)and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Ministry(to ZHAO Zhenbin) (No.10YJA840061).]
[收稿日期]2014-12-02;[修订日期]2015-03-22
[作者简介]黄燕(1990—),女,贵州沿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发展与开发,E-mail:1207869885@qq;赵振斌(1965—),男,陕西洛南人,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旅游和社区旅游研究,E-mail:zhaozhb@snnu.edu,通讯作者;褚玉杰(1988—),女,河南南阳人,博士研究生;张铖(1990—),男,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
但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多基于西方发达国家或其殖民地,缺乏以发展中国家旅游地为立足点的理论探讨,且内容多集中于旅行手册、明信片等传统媒介与游客照片(包括游客VEP照片)的对比,未涉及互联网发展对旅游地表征变化的探究。然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彻底改变了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互联网已成为旅游企业与游客交流、为游客提供服务的最重要方式;Web2.0的发展,使得目的地营销方式及游客对目的地的信息搜索和选择过程都发生了很大改变[18],上述基于传统营销媒介得出的旅游地表征结论和循环理论是否仍然适用当下语境值得探讨。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便捷性和共享性,越来越多的潜在游客倾向于借助互联网在线进行旅游目的地信息查询、辅助旅游决策、在线信息搜索和交互。另一方面,游客也选择在网络上通过博客、贴吧、摄影和视频等多种方式分享交流自己的旅游经历,发表旅游评论,表达对旅游地的感知与体验[11]。在这种情况下,旅游照片从传统的放在家庭相册里仅供与亲朋好友分享个人旅行经历的私下事件转变成
了一个可以网上公开与其他潜在陌生游客交流分享旅行体验的社会事件[19]。由于潜在游客更愿意信任这种非直接利益性的目的地信息(即基于游客自愿上传的旅游地信息),觉得它们相比于传统的营销信息更可靠[20],这使得游客网络照片在传播、交流以及影响其他游客对目的地的感知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19]。Stepchenkova和Donaire 等学者对目的地官方与游客的网络照片对目的地视觉表征的比较研究表明:在互联网多种分享平台影响下,旅游地官方对目的地意象的控制力逐渐下降,游客发表到网络上的旅游照片不仅具有分享体验和评价旅游经历的作用,更在许多方面都“挑战”了目的地对外精心营造的旅游地意象,表达了对目的地的别样认知[11,21-22]。
与国外学界对旅游中摄影照片的活跃研究相比,国内对摄影照片这种视觉媒介的关注很少,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的引进和述评方面[23-25],对旅游地视觉表征的相关实证研究较少[26],对网络自媒体发展影响下的本土旅游地视觉表征理论探究更少有人涉及。鉴于此,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贵州和游客发表的网络照片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讨摄影照片这种表征方式在旅游地意象建构过程中的有效性,以及Urry的表征循环在当前网络语境下的适用性,以期丰富视觉表征理论研
究的内容,为旅游目的地管理提供理论与对策依据。1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部,省会贵阳,下辖6个地级行政区,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宜
人,有多样的自然风光,多元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红长征资源,境内有黄果树瀑布、荔波喀斯特景区、西江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较大的旅游景点。
1.2数据来源
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中输入“贵州旅游”进行搜索,按照搜索结果排序及本文研究目的,最终甄选出两个大型的贵州旅游专业门户网站(贵州旅游在线网和多彩贵州印象网)和多个政府旅游网站(贵州省旅游局、贵州省旅游局微博、贵州各地州市旅游局)作为贵州旅游宣传的来收集照片。游客照片按照搜索结果排序,主要来自现在较为大型的专业旅游网站,主要有蚂蜂窝、百度旅游、携程攻略社区和途牛网。由于无论是,还是游客发表的关于贵州旅游的照片数量都很大,为了减少研究照片数量,同时使研究数据不失代表性,包含不同季度,减小旅游季节性差异带来的影响,本文使用截取时间段的方法,选取周期为一年并距研究数据收集时间最近的2013年4月1日—2014年4月6日这个时间段发表的照片作为本研究的原始数据,最终得到照片5046张,游客照片5118张。将收集到的照片输入到excel软件中进行随机抽样,由于抽样结果中有重复抽样出现,在力求使两类网站的抽样数目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多次试验后发现设定抽样数目为530张后得到的抽样结果最为理想,最终进行筛选后,得到样本照片512张,游客样本照片515张。
1.3研究方法
总体来说,本文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具体采用了基于NVivo10的质性分析法、图片内容分析法和符号学方法。
基于NVivo10的质性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扎根理论,其将扎根理论对资料分析的3种编码过程(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归为两种:自由节点和树状节点。内容分析法经常被应用
在文本分析中,但图片材料也适合内容分析[27],在文化研究中,图片、地图、视频甚至是风景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形式的“文本”[12]。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交替使用了以上两种方法对样本照片做定量分析。首先,将每张照片都看作是一个单独的内容分析单元,然后运用NVivo10软件对照片的内容进行编码分析。编码的目的主要是把样本资料进行“打碎”,形成不同的意义单位,并将其转换成多个标签或符码,然后进行重新分类,从而方便同类事物间的比较[28]。在完成对全部样本照片的树状节点编码,形成最终的节点类目后,再次运用内容分析法,在已构建的类目上,将照片的内容要素转化为定量数据,通过分析照片内容要素的诸如频率、共现等信息来揭示摄影照片对旅游地表征的某些特征。
大众然而以上两种分析方法都是基于图片内容的要素和属性,而未关注照片作为旅游地视觉表征的一种媒介,在传播和交流旅游地建构意象方面的符号特性。因而本文还采用符号学方法对样本照片进行分析,探究摄影照片背后隐含的潜在象征意义。在符号学里面,图片被看作是一个整体,本文从符号表
意的两种修辞方法——隐喻和转喻两个角度对样本照片进行具体解读。从转喻的角度来说,照片所呈现的所有东西都只是表面上的。隐喻则相反,它将照片的所有元素都看作某种表达潜在意义的标志,是对现实的象征[27]。本研究中前两种分析方法定量解读照片内容传达的信息,只考虑了照片的转喻,而对照片内容隐喻的揭示则主要借助符号学方法。
2研究结果及分析
2.1照片编码的节点类目说明
首先在NVivo10中建立项目,然后将两类网站下的样本照片导入其中,在不断地对照片进行整理查阅过程中,针对样本照片的内容要素进行开放式编码,使其类属逐渐从资料中显现,并对每一个编码类属加以命名,如“少数民族、森林植被、民居”等,将其标记为自由节点[29]。在文本分析里面,每个内容单元只会被分到一个类别里面去[30],但是由于照片自身的复杂性,本研究将其内容“打碎”成多个要素编码到几个节点里面去,但最多不超过4个[11]。在对全部照片完成自由节点的编码后,进一步对节点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概念与内容的审视,然后对自由节点进行归类合并与意义主题上的提炼,进行轴
心式编码,即将自由节点整合成树状节点,最终得到16个树状节点(表1)。
2.2照片节点类目间差异分析
在对所有照片完成树状节点的编码后,利用NVivo10自带的统计功能将两类网站下的各树状节点类目频率统计出来(表2)。针对与游客照片的各树状节点类目频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这个问题,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来验证(表2)。从表2可以看到节点类目中,人物类所占比率最大(38.09%),说明倾向于用人物(特别是穿着民族服装的女性)作载体去视觉表征贵州这个旅游地。自然风光、民族非物质文化和当地人的生活这几类也在类目中占了重要地位。舞台化表演与小巷是最少关注的两个类目。舞台化的表演有吸引大众游客、便于他们在短时间内了解旅游地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及保护“后台”原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31],此类照片在中的缺少反映了贵州并未能充分利用这种商业化的表演来展示和推广地方文化。游客节点类目中,自然风光类所占比率(46.21%)最大,几乎一半,说明游客偏好拍摄贵州的自然风光,而且拍摄的此类照片也较“纯粹”,即此类照片与其他节点共同被编码的情况较要少。其次是当地人的生活,所占比率(26.60%)比要大。衣饰与民族非物质文化类目游客拍摄最少,特别是后者,与表征间差距最大。笔者推测这可能与游客拍摄机会的获得和本文的民族非物质文化类目包含较多节庆仪式、风俗礼俗内容有关,这些民族地方活动大多在特定时间举行,而且除黔东南的部分地区有舞台化专门表演去展示这种特的非物质文化外,短时间去贵州旅游停留的大众观光游客很难看到,除非游客是特地前往去参加这类民俗地方活动。
对16个树状节点类目下的两类网站照片频率进行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表2):两者在10个类目间都
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总体来说,更侧重于表征人物、民族非物质文化、历史文物遗迹、建筑和衣饰;而游客则对自然风光、旅游支持系统、全景式村寨与城市、食物和舞台化表演感知表征更多。这些差异表明:更在意的是通过照片这种视觉媒介去推广贵州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历史传统、风土民俗和多样的艺术;而游客则对贵州原始独特的自然风景、与周边环境和谐融为一体的村寨(全景式大面积俯拍的内容)、地方文化展演及与之
表1节点类目说明
categories
Tab.1Description of node
Tab.2Node frequencies and chi-square
analysis
相关的旅游服务配置情况感知表征更多。2.3偏好照片组合模型
在查阅样本照片数据库时发现:和游客间
的摄影风格是不同的,即两类网站偏好拍摄的照片内容要素组合不相同,而本体内部的照片风格又相类似,如偏好拍摄人物与民族非物质文化组合的照片(图1左);而游客倾向于拍摄当地人生活与全景式景观组合的照片(图1右)。本研究试图探究两类照片间是否确实存在某种摄影偏好组合。
如上编码所述,每张照片的内容要素可以被至多编码到4个节点中,因而在大多样本照片中就可能存在节点共现的情况。如表2所示,照片共512张,总计被编码到16个树状节点类目下的节点数目为906个,所以照片节点间的共现确实存在。基于两类照片的节点共现,本研究借助Ucinet 6软件来探究偏好照片组合的存在与否。首先,利用NVivo 10强大查询功能下的复合查功能,查出除“其他”节点类目外的15个树状节点针对样本照片被两两共同编码的情况(即共现状况)。然后针
对15个节点类目间的共现情况建立15行15列的关系对称矩阵X ,矩阵中的元素X ij 表示节点类目i 与节点类目j 的共现次数。最后将类目间的关系矩阵导入到Ucinet 6软件中利用Netdraw 可视化出与游客的偏好照片组合模型(图2,图3)。模型中节点的大小表示节点点度中心度的大小。点度中心度指与该节点直接相关联的节点数目,其值越大,表示连接的节点越多,在模型中的重要性越大。节点间连线的粗细表示彼此间关联强度的大小,越粗表示连线两者间的关联越强。如模型中人物节点关联了除“小巷”外的14个节点,关联节点最多,因而点度中心度最大,食物只关联了3个节点,点度中心度最小。中人物与民族非物质文化共现99次,关联次数最多,因而两者间的连线最粗,相互间关联强度最大。
从图2模型可见,人物、当地人的生活和自然风光在模型中的重要性最大,民族非物质文化与田园风光次之。人物连接的节点多且关联强度大,其与民族非物质文化和当地人的生活间的关系最为紧密,特别是与前者之间,
三者连接构成了一个
图1偏好照片示例(左为照,右为游客照)
Fig.1Example of photographic preferences (left:photo from official website;right:photo from
tourist)
图3游客偏好照片模型
图2偏好照片模型
Fig.2Photo combination model for preference: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