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意味着更加绿的出行方式,更是我国缓解能源危机和实现产业赶超的重要契机。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国政府从2009年开始对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进行大规模、高强度补贴,私人领域的补贴则从2013年开始实施。在补贴的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从2009年的年销售量不足500
辆增长到2018年的125.6万辆,9年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38.7%。截至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61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
尽管新能源汽车产业正经历快速发展,但截至2018年的保有量仅占全国汽车总量的
1.09%。在尚未具备与传统燃油车直接竞争实力的情况下,政府补贴却在快速退坡。补贴退坡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怎样的挑战?后补贴时代的政策应当如何调整,以便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以北京市为例,研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及当前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及政策效应
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涉及汽车产品的创新,而且将引发全社会能源体系的颠覆式变革,包括充电设施的建设以及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的构建。基于此,本文从整车、充电设施和电池回收三个方面研究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和政策效应。
(一)整车市场
新能源汽车是指包括纯电动、增程式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等多种动力来源的车辆的总称。北京市主要选择纯电动和氢燃料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
北京市是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之一,在中央和北京市两级政府的推动下,纯电动车保有量已从2014年的0.93万辆迅速上升到2018年的23.38万辆,纯电动车保有量占机动车保有量的比重从2014年的0.17%上升到2018年的3.85%[1],高于全国1.09%[2]的水平。事实上,由于北京市小客车受到限购政策的约束,纯电动车的保有量尚不足以完全反映真实的市场需求。本文进一步通过指标申请量分析北京市场对纯电动车的购买意愿(见图1)。
北京机动车限行时间图1 北京市普通小客车和新能源小客车累计申请量比较(2014~2018年)
图1显示,市场对于纯电动小客车的购买意愿经过了一段时间(2014~2016年)的小幅增长之后,自2017年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氢燃料电池技术成熟度低于纯电动技术,市场应用刚刚起步。2018年我国氢燃料电池车销量为1527辆。[3]在北京市场,北京公交集团于2018年引进了5辆氢燃料电池车,2019年北京水木通达运输公司又采购了20辆氢能源物流车。
笔者认为,市场购买意愿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对消费市场和企业研发的双重引导,以及对企业赋能从而驱动产业技术进步。
首先,中央和北京市政府的两级购车补贴政策大幅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使新能源车具备了与燃油汽车竞争的市场价格[4],引导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尽管补贴政策不断退坡,但是北京市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不断出台其他组合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在北京市场的消费认可度。
从表1可以看出,尽管政府从2013年开始对新能源车个人消费者进行购车补贴[5],但是个人的购买意愿并不强烈,2014年初个人普通小客车累计申请量为新能源小客车的2871.7倍。相比而言,公务用车方面的新能源小客车申请比例较高。随着新能源汽车单独摇号等政策的逐渐出台,2014年末个人普通小客车与新能源小客车的累计申请量之比就大幅下降到962倍。在此之后,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加大新能源车的指标配额,对新能源车不设出行限制、增加纳入北京市“目录”范围内的车型数量(直至2018年彻底取消地方“目录”)等政策,有效引导了个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置选择。到2018年末,个人普通小客车累
计申请量仅为新能源小客车的7.3倍。新能源小客车个人累计申请量42.15万个,企事业单位的累计申请量为0.98万个,意味着个人用车已完全代替公务用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力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