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28T16:25:33.12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第7期作者:高凯骊
[导读] 汽车企业要稳步提高管理能力
高凯骊
上海速客贸易有限公司上海 200335
摘要:汽车企业要稳步提高管理能力,可以以规范化管理为核心,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探索本企业配套工作方法,形成企业管理的金本位,通过优化管理流程,建立新的标准和绩效,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氛围的形成。特别是对于汽车企业来说,想要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产品,还需要标准化的企业管理,来充分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要有效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从新的角度对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形成新的认识,就需要更加注重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汽车企业;管理;标准化;策略
1汽车标准化基本内涵
汽车论坛哪个好
GB/T20000.1-2014给出了标准化的概念:“标准化是为了建设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而开展的制定并应用标准的活动。”汽车产业是综合性的制造和组装工业,在制造业中产值大、产业链长、相关产业多,定制化程度较高。汽车标准化即是以汽车行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具体来说是对汽车行业生产制造、科学管理等活动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把汽车产业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管理的轨道,以获得最佳秩序和共同效益。一方面,汽车标准化对于促进汽车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一种演绎。另一方面,汽车标准化工作能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从市场角度看,汽车标准化是满足汽车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前提;从用户角度看,汽车标准化能提高汽车产品质量和使用价值;从企业角度看,汽车标准化能降低汽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汽车企业管理需求
汽车行业在实施标准化管理时,需要以提供优质产品为核心目标,既能充分满足合规管理的要求,又能使企业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结合现代工业质量、安全,环保等管理体制,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据着独特的优势。此外,企业管理需求主要包括政府需求、企业需求和顾客需求。在政府要求方面,主要包括生产许可证、产品公告、产品环保目录、产品强制认证、生产一致性、环境标识产品、产品出厂免检、政府采购、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等,企业要求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生产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客户需求主要包括产品质量保证、产品保密制度等,鉴于管
理需求和制度的多样化,大多数汽车企业往往通过不同的流程体系来应对不同的需求。因此,在程序方面,存在着多种形式并存、一事多规定、内容不同、不协调、矛盾等情形。在这些问题的介入下,如何通过标准化管理促进多种要求同时得到满足,充分发挥标准化管理的综合协同作用,成为汽车企业需要深入实施的首要问题,我们要确保满足上述多样化需求,确保运营效率。我们需要以过程为核心主题,寻高效规范的管理模式。
3标准化管理现状
3.1企业技术标准和质量体系文件冲突
由于技术标准是由技术部制定的,体系文件是由质量部制定的,两个部门沟通不充分,会导致标准和要求不同,从而导致标准冲突,困扰基层员工的执行。
3.2管理层不重视
对于制造业来说,管理层最关心的是与销售强劲相关的订单和生产。与销售没有直接联系的标准,往往因不能带来直接效益而被许多领导忽视。正因为如此,许多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被认为是人员和部门的冗余。
3.3技术人员不活跃
一个企业,管理层的态度很重要,管理层不重视员工自然也不会重视。标准化实际上是一种规则制定活动。只有制定规则,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满足甚至超越顾客的需求。标准化不好,现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会让我们更加忙碌,这也是很多企业技术工程师经常处于灭火状态的原因。
3.4基层标准化人员素质提高不足
据了解,所有汽车企业在研发方面都配备了足够的标准化人才;积极参加各级政府组织的规范化培训。不过,参会人员均为研发单位人员,制造基地标准化人员外出培训的机会很少。研发单位回来后不转训,基层标准化人才缺乏提高能力。
4汽车企业管理标准化策略
4.1建立客户导向创新流程管理模式
汽车企业的标准化管理能够发挥价值链的作用,是企业服务和产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根据顾客价值链的不同,这一过程可以分为核心过程和支持过程。核心过程一般是指具有交付价值的一系列活动,而支持过程一般是指为核心过程提供必要资源投入的活动。汽车企业要想做好这一点,就需要把技术推广转化为消费推广。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次基本的改革,主要是以“消费者是老板”的理念为思维基础。因此,汽车企业应始终从关心顾客的角度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设计过程,更应关注其是否
能满足顾客需求。其中,顾客便是汽车企业标准管理化价值链当中外部与内部顾客。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汽车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此外,正确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和服务意识,对规范化管理的成功也非常重要。因为这种方式削弱了汽车企业中层领导的作用,有效地改善了管理路线长的问题,使管理中心下移,而且这种方式的标准化管理流程主要是基于上下环节,它能促进企业全体员工之间的密切默契合作。与传统的工作环节相比,上级的责任转变为追求下一个环节的满意。
4.2建立标准第一责任制,规范落地实施
标准的推行更多地在于执行者能不能有效执行,关键在于有没有人去推进管控,按照标准执行。而目前整个汽车行业标准化人员主要集中在研发,而制造厂往往只有一个对接人,标准推行力度严重不够。而标准第一责任制加强了执行者对标准的重视及制造厂工程师对标准的了解和解读,这就使标准能在制造公司得到很好的推行,以我公司为例。
背景:2020年第一季度监督审核发现技术标准条款识别不充分,落地实施不到位,职责不清等,特别是一个标准涉及多个部门时,存在标准评审结果与执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为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技术标准管理,使技术标准在基地更好的执行,特建立技术标准第一责
任制,以此推动公司技术标准的实施。步骤如下:
4.2.1成立标准化推行小组
标准化推行小组主要由各部门和主要部门各科室(如:技术部各专业科室)为推行者,公司专职标准化员为组长(即管理者),技术领导为主任(决策者)。标准化推行小组主要负责技术标准的评审、意见征集、解读宣贯及执行推进;组长主要负责技术标准的监督管理及组织指导各厂部按照标准执行;主任主要负责在标准执行与否上有争议时进行决策。技术部为公司标准化归口管理部门,对内、对外唯一接口单位。
4.2.2实行标准第一责任制及标准评审机制
针对集团标准制定第一责任人,由第一责任人组织对标准进行评审、分解、解读,对需要执行的标准下发《技术通知单》明确各厂部需要执行事项,各厂部严格按照《技术通知单》执行。不执行的签订《技术标准评审报告》说明不执行原因及下一步执行计划。有效避免标准评审、执行不充分,以及责任推诿的情况。
4.3培育复合型人才,建立覆盖多行业人才库
汽车标准内容覆盖面已形成由机械、车辆工程、材料等传统专业向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专业领域蔓延的趋势。现有标准化专家知识储备无法满足当前汽车技术发展的要求,增加对于新领域、新专业的研究广度和深度成为汽车标准制定从业者的基础要求。同时面对汽车技术融合发展,吸引更多领域专家进入人才梯队布局未来汽车技术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未来汽车行业将成为新兴技术应用的全新“战
场”,为适应该趋势,汽车标准化人才输入应扩大学科范围,吸纳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投身汽车标准化工作中。
4.4引入矩阵式管理思想
通过对相关管理部门职能的整合和重组,过程绩效可以替代单个部门或活动的绩效,实现规范化、持续化的管理和服务。从一些尚未完全实现规范化管理的企业来看,实权基本控制在个别业务单位。通过标准化流程,企业可以实现一体化,促进企业管理结构与核心的统一。自身标准化管理流程的横向和纵向管理结构也可以相互匹配,形成矩阵式管理网络,使标准化管理流程发挥自身的导向作用,实现跨部门发挥作用,从而突破传统功能的纵向限制。
4.5制定考核机制
任何管理均离不开考核机制的约束,标准化管理也是如此,将标准化各项工作进行量化,并纳入公司绩效考核机制可有效提高标准的执行率及各项工作的规范化。从而使标准传递及时、准确、规范、明确,使其规范化运行,做到时时标准化,事事标准化。
4.6发挥标准化管理流程与评估体系促进作用
通过将客户需求转化为具有高度针对性的量化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地以客户为中心,以满足客户需求
为出发点,明确管理流程,从而有效地管理关键控制点。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通过监控管理目标和KPI值,有效、正确地引导客户,在规范化管理下,真实反映客户满意度,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和规范化管理流程的完善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数据信息保障。另外,对于标准化管理指标体系,汽车企业应建立与其相匹配的管理标准,使其在计量、分析、评价等方面有一个统一、公开、透明的依据和体系,通过标准化管理来判断管理和评价效果,并观察其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使标准化管理的有效性和改进性得到充分的控制和评价。
4.7形成可控的对外开放标准制定机制
伴随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企业参与标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平衡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和标准化经验与保障自主品牌、民族产业合理权益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课题。
一方面,国际汽车企业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通过输入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研究成果,可提升我国标准的先进性,有利于我国标准走出去进程。同时,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邀请国际知名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提供验证试验样品,可以有效提升标准中关键内容的合理性。
另一方面,从技术积累上看,我国汽车企业仍距世界领先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有较大差距,若国际汽车企业大量输入先进技术指标,将对我国自主品牌和民族产业造成较大冲击。因此,在保障国际企业参与度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自主品牌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对于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相对领先地位
的技术应通过标准予以支撑,保障我国汽车企业的核心权益。另外,在保障外企参与标准制定、审查、征求意见等合法权益的同时,可以通过委员比例人数控制、标准牵头单位选择等方式,保证我国汽车企业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
结论
综上所述,标准化管理是质量提升的基础,是提高产品一致性的能力保证,是贯穿设计、生产、销售全过程的活动。标准化管理有助于企业提升技术、降低成本(人力、物力、财力)、规范流程,企业应该提高对标准化的重视程度,加强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合理配备资源,确保标准在企业内部落地实施。正所谓“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因此标准化管理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胜利,杨莉娟,张恒,等.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质量提升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9(7):65-67.
[2]刘运富等:标准化知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9(1).
[3]夏志华,王新辉,郑楠.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企业标准化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5):1526.
[4]吴萍,王新怡,胡星辰.企业经营运行中的标准化管理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9(19):24-25.
[5]刘昌胜.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