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GPS相⽐,北⽃导航有什么优点?
国际上有⼀个⾼⼤上的俱乐部,它只有四个会员,却吸引了各国⾸脑的关注和众多顶级科学家⼯程师的研究,这个俱乐部就是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四个会员分别是美国GPS、欧洲伽利略GALILEO、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中国北⽃COMPASS。
中国北⽃是个新会员,同时也是发展势头最猛的会员,北⽃是咋回事?对我们的⽣活有什么影响?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关于北⽃,学术期刊上的⽂章有很多了,但专业⽂章的术语太多,普通⼈读不懂,⽽且也不会有兴趣去读。
1. 从GPS说起
1957 年10⽉4⽇,苏联发射了全世界第⼀颗⼈造地球卫星,开创了⼈类的空间世纪。美国对此密切关注,有⼀位名叫⽐尔·盖伊的数学家和⼀位叫乔治·威芬巴赫的物理学家,他们在霍普斯⾦的应⽤物理实验室⾥发现了⼀个现象,那就是这颗卫星的频率出现了偏移,经研究发现是相对运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效应。
这两位科学家对此进⾏了实验研究,发现如果在地⾯上架设多部接收机,就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的不同频差推算出这个卫星的具体位置,他们很⾼兴地把这个研究成果告诉了实验室主任弗兰克。麦克卢尔,说他们已经实现了对苏联卫星的多普勒定位跟踪。
弗兰克主任当时在做海军的⼀项研究,研究内容是五⾓⼤楼如何知道茫茫⼤海中军舰的具体位置,听到两位科学家的汇报后他眼前⼀亮,既然你们能够发现卫星在哪⾥,如果把问题反过来,卫星就能发现你们在哪⾥,海军军舰定位的问题有思路了!
GPS系统就按这种思路启动了,⽅案中需要解决的第⼀个问题就是:卫星该采⽤低、中、⾼哪种轨道?如果采⽤低轨道的话,发射成本⽐较低,精度⽐较⾼,但若覆盖全球的话则需要200颗卫星,这样浩⼤⼯程实在是负担不起。
如果采⽤⾼轨道,理论上三颗卫星就能覆盖全球,但除了⾼轨道卫星的发射难度⼤之外,更主要的是定位精度会很低,原因有两个:⼀是轨道太⾼会导致测量误差⼤,⼆是静⽌轨道与地⾯物体的相对速度很⼩,不利于使⽤多普勒频移的解算⽅法。
中轨道是⽐较折衷的⽅案,覆盖全球只需要24-36颗卫星,由于轨道是运动的,即使地⾯的物体不动,但相对卫星的速度也很⼤,这就可以充分利⽤多普勒频移⽅法了。
2. 美国是不是活雷锋?
GPS是个好东西,对⼈们⽣活品质的提升相当⼤,例如汽车和⼿机导航就⾮常重要,⼈们告别了在纸制地图上路的历史。GPS对于探险航海就更重要了,关键时刻可以救命。这么好的东西,美国⼜投⼊了巨资,居然向全世界免费,难道美国政府是活雷锋?
其实即使GPS不免费那也收不上来钱,为啥这样说呢?因为GPS是单向通信体制,这跟⼴播电视塔类似。⼴播电视塔⼤家都知道,它只管发射信号,到底有1个收⾳机听还是1万个收⾳机听,⼴播电视塔是不知道的,GPS系统也是如
此,30颗卫星只管不停地向地⾯发信号,具体是谁在接收并使⽤这些信号,它是根本不知情的,既然不知情,那还怎样收钱?
通过售卖⾼价解码芯⽚来收钱⾏不⾏?答案是不⾏,因为GPS采⽤的是只发不收的单向通信机制,这对加密传输来说是先天的障碍,即使搞了加密,没⼏天就会被破解了,尤其是民码还要求简单易⽤,接收设备要求成本低廉,这对加密来说就更加困难了。
如果GPS免费,则⼀定会在全球形成巨⼤的市场,依托这套系统会产⽣新的国际性产业,同时会形成⼀股强⼤的国家软实⼒,所以说GPS免费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
GPS 免费对全世界的民⽣来说是个福利,但在军事⽅⾯却是个挑战,美国敌对国家的军机战舰上当然也可以安装,美国⼈也禁⽌不了,这对美国是不是⼀个威胁呢?其实GPS开放的只是民码,精度⽐美国军⽅使⽤的军码差了⼗倍,先天就挫了⼀⼤截。更重要的是,万⼀跟美国打起了仗,⼈家把GPS民码给你⼀停,你已经很依赖GPS了,甚⾄连指南针都丢了,这可就抓瞎了。如果美国不给你停GPS,⽽是发个欺骗码,瞄准美国的导弹就可能飞到⾃⼰的阵地上,这更加可
丢了,这可就抓瞎了。如果美国不给你停GPS,⽽是发个欺骗码,瞄准美国的导弹就可能飞到⾃⼰的阵地上,这更加可怕。
所以说,他国的军备绝不能使⽤美国的GPS,⼀旦形成依赖就会像者⼀样⽆法⾃拔,必须要发展本国的定位导航系统。当然,发展本国的定位导航系统也只是少数⼤国的权利,⾄于泰国墨西哥等⼩国家其实是不必操这个⼼的,因为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实在是太浩⼤,综合国⼒微弱的⼩国家们根本就造不起,还是⽼⽼实实地继续⽤GPS吧,这倒也省⼼。
3. 北⽃⼀代的由来
中国是个有抱负的⼤国,在定位导航卫星这事上可不能图省⼼,实际上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闹⼼了,七五规划中提出了“新四星”计划,随后提出过单星、双星、三星、三到五颗星的区域性系统⽅案,以及多星的全球系统设想。研究、论证、再研究、再论证……从来就没有停⽌过。
80年代初期,以“两弹⼀星”元勋成芳允院⼠为⾸的专家团体提出了双星定位⽅案,这是当时公认的最优⽅案,但因经济条件等种种原因⼜搁置了⼗年。1991年是个重⼤转折点,海湾战争把中国⼈打醒了,美国的GPS在作战中的应⽤⾮常成功,决策层深刻意识到以后打仗没这东西是真的不⾏,被搁置⼗年的双星定位⽅案于是马上启动。
为啥不像美国那样搞30颗卫星的系统呢?当时的国情是⼜没经验⼜没钱,刚起步可得悠着点,从⼩打⼩闹开始吧,上来就玩⼤的容易搞砸锅。⼀定会有⽹友问,在空间中三个坐标才能定位,两颗卫星不够⽤啊?这是个好问题,双星定位⽅案中有个⾼度仪,⽤户需要⾃测⾼程,并将结果作为第三个坐标,这就好⽐是在地球中⼼装了⼀个虚拟的卫星,这就实现了三星定位。那为什么不⼲脆发射三颗卫星呢?原因很简单,⾼度仪很便宜,这个⽅案更省钱。
只有两颗星,当然不能像美国GPS那样搞中轨道的,轨道低了覆盖⾯就⼩,两颗中轨道卫星多数时间会在中国上空以外的地⽅飞⾏,那中国⼤陆还咋⽤呢?因此只能搞⾼轨道的,⽽且还得是静⽌的,这样才能妥妥地停在中国⼤陆的上空。
静⽌⾼轨道是双星定位的必须选择,从技术上讲这毫⽆疑问是正确的,但却埋下了性能不强的隐患,这就是要谈的下⼀个问题,北⽃⼀代被诟病。
4. ⽃⼀代被诟病
MH370 失联后出现了很多科普,令公众熟悉了多普勒效应这个名词,那多普勒效应对卫星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要看是哪⼀种卫星,多普勒效应对导航定位卫星来说是好事,因为卫星相对地⾯物体被测物体的相对速度越⼤,多普勒效应越明显,定位就会更加准确,这甚⾄是定位导航卫星的核⼼原理基础。
但是,多普勒效应对通信卫星来说就是坏事了,因为频率偏移会导致通信失败,必须得做修正。例如位于印度洋上空的亚太国际通信卫星就是相对地⾯固定的,失联的MH370在最后阶段发出的7次探寻信号被这颗卫星测出了频率偏移,这本来是要被修正掉的数据,没想到这却成了推测飞机航迹的唯⼀证据。⽤⼀句话总结就是:⽤通信卫星⼲了定位卫星的活,把本来是坏事的多普勒效应变成了好事。
既然中国的这两颗卫星是静⽌轨道的,⾃然可以与国际通信卫星⼀样完成通信任务,于是既能定位⼜能通信就被设计成为了北⽃⼀代的技术特点,⽽GPS等其它定位导航系统都是不⽀持通信功能的。
美国GPS不具备北⽃这样的通信功能,这真不能说⼈家技术落后,因为⼈家的卫星系统是各司其职的,定位卫星和通信卫星两套系统的性能都很优异。⽽中国北⽃⼀代是⾝兼两职,听起来功能更加全⾯,其实是中国把定位卫星打到了通信卫星的轨道上,⾃然能收获了通信这个副业。
毕竟定位才是北⽃⼀代的主业,⼤部分的信道资源都必须让给定位数据的传送,所以留给通信的信道资源就很少,它⽆法完成实时的话⾳通信,只能完成短信功能。
由于这两颗星的轨道很⾼,导致了地⾯被测物体与卫星的相对速度很低,于是多普勒效应就不明显,其定位精度⾃然远远⽐不过GPS。因此虽然北⽃⼀代既能通信⼜能定位是独特优势,其实是通信功能⽐国际海事卫星差得多,定位功能⽐GPS卫星差得多,通信和定位虽说啥都能⼲,但啥性能都不⾏。
平⼼⽽论,北⽃⼀代已经达到了设计指标,⼯程是⾮常成功的,毕竟就只有两颗星嘛,咋能跟⼏⼗颗的海事通信卫星和GPS卫星相⽐呢,好⽐是你花了800块买了部双卡双待的⼭寨机,骂它不如苹果⼿机好,这其实并不公平。
不妨做个假设,假如没有国际海事卫星和GPS卫星的话,那既能定位⼜能通信的北⽃⼀代就是光芒四射的,但问题是北
不妨做个假设,假如没有国际海事卫星和GPS卫星的话,那既能定位⼜能通信的北⽃⼀代就是光芒四射的,但问题是北⽃⼀代问世时,这两种卫星系统已经相当成熟了,在它们的对⽐之下,北⽃⼀代简直就是⼀坨翔,⽽且是国家花了⼤价钱造出的⼀坨翔,当然是各种被骂,研发⼈员们灰头⼟脸不敢吭⽓。
5. 与伽利略计划的姻缘
北⽃⼀代的使⽤体验⽐较差,那该咋往下⾛呢?这时中国看上了欧洲的伽利略计划,这是欧洲国家联合搞的全球定位导航卫星系统计划,因为这个项⽬实在是太烧钱,欧洲单个国家谁都搞不起,但⼜不能不搞,虽然欧洲国家跟美国关系很好,但也不能把国家安全都系在美国政府⾝上。
欧洲有技术但缺钱,于是他们瞄上了⼟豪中国,中国正因为北⽃⼀代不给⼒⽽发愁呢,⾃然是⼀拍即
合,据报道称中国加⼊了伽利略技术,并且很⼤⽅的拍了两个亿的⼊伙费。但中国越来越觉得不对劲,欧洲居然把⽇本和印度也拉⼊伙了,他们出的钱少但权利不少,这不是把中国当作冤⼤头了吗?多出点钱倒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这两个国家本来是我们在军事上要防备的,难道要跟他们在国防⽅⾯使⽤相同的系统?中国发现苗头不对,下定决⼼后就咔嚓地退出了,退出后⾃⼰单⼲,开始发展北⽃⼆代。
北⽃⼆代计划在2020年前发射35颗卫星,形成全球性的定位导航系统,⽐GPS还多5颗。多出的这5颗是在⾚道上空的静⽌⾼轨道卫星,主要是完成短信任务的,其它30颗跟美国GPS的30颗⼀样,都是中轨道的运动卫星。
北⽃⼆代的规模与GPS相当,申请的轨道和频率与欧洲伽利略⽐较⼀致,这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卫星轨道和频率争夺的问题。卫星轨道和空间频率是⼈类共有的资源,那该如何分配呢?国际规则是既不按国家来分,也不按⼈⼝来分,⽽是谁先占了算谁的。
先占先得的原则是西⽅发达国家制定的,他们认为这是各国都有同样机会的公平原则,理由是:你有本事你也打卫星啊,我⼜没拦着你,你不打是你⾃⼰的事,如果你永远不打,难道说轨道和频率还要永远给你留着?这听起来也有道理,更关键的是,即使你觉得没道理,你也没能⼒阻⽌发达国家占轨道和频率。
2005年伽利略计划的第⼀颗卫星上天了,但并没有开通,只是占了轨道但没占频率,为啥没开通呢?原因是没钱,开通需要花钱的,欧洲⼿头有点紧。中国北⽃⼆代的第⼀颗星也随后上天了,⽽且上去就开通了,这下就把轨道和频率都占上了,这为啥呢?这是因为中国政府不差钱。
欧洲伽利略那边慢悠悠地捣⿎,⽽中国这边的北⽃⼀个接⼀个地不停打卫星,后来还搞起了⼀箭双星,⽽伽利略计划和北⽃⼆代有些频率是重合的,双⽅都在国际电信联盟组织备案了,谁先占上就算谁的,中国的快节奏把欧洲搞急眼了,通过美国给中国施压,要求中国放慢脚步等等欧洲⼈民。
以前欧美国家凭借技术和经济优势抢占资源,中国技术和经济不给⼒只能吃哑巴亏,你们从来就没谦让过,现在凭什么要我谦让?中国不理会欧美的抗议,按既定的节奏继续打卫星。
6. 亚太地区组⽹
虽然现在还没有把35颗卫星打全,但亚太地区的北⽃⼆代定位导航⽹络已经建起来了,并已投⼊了使⽤。GPS和北⽃的中轨道运动卫星都是30颗,它们各在太空上织就了⼀张⽹,GPS⽹眼最密处是在美国上空,北⽃⼆代⽹眼最密处在中国上空,为本⼟提供服务是第⼀要务,这个道理当然很好理解。加拿⼤和墨西哥当然会选择GPS,⽽对于亚太国家来说,北⽃却⽐GPS更有优势。
亚太国家认识到了北⽃的覆盖优势,中国政府也积极推动北⽃⼆代在亚太地区的应⽤,于是泰国、马
来西亚、⽂莱、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挝等国家派出了19名专家,于2014年7⽉来到中国考察北⽃⼆代,研究讨论合作的事项。
第⼀站去的是武汉光⾕北⽃集团,参观了中国最⼤的遥感卫星地⾯接收站,第⼆站去的是黄⽯,参观了建设中的中国-东盟北⽃⽰范城,第三站参观了北⽃地球空间产业国际学院,第四站是参加“2014北⽃技术与应⽤国际培训班”,在两院院⼠李德仁领衔的武汉⼤学测绘遥感国家⽣点实验室⾥连续学习了半个⽉。
⾏程安排是很讲究的,先带他们参观,⾏程⾮常密集不容你思想懈怠,⼀处更⽐⼀处⾼端⼤⽓上档次的北⽃产业园区,令他们的眼睛瞪得越来越⼤,在内⼼受到了震撼后,再由国际知名科学家李德仁院⼠亲⾃授课,解答你国使⽤北⽃的所有疑问,顺便收获了这些东盟专家的膝盖。
泰国专家表⽰,有些GPS卫星的信号泰国收不到,⽽北⽃所有的卫星信号都能接收到,当然要参加北⽃的“天眼”计划,
泰国专家表⽰,有些GPS卫星的信号泰国收不到,⽽北⽃所有的卫星信号都能接收到,当然要参加北⽃的“天眼”计划,⽽且泰国现在已建成了⾸批CORS(连续运⾏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马来西亚紧随其后,将成为北⽃“天眼”的下⼀个落户的国家。
7. 在渔业的应⽤
北⽃的⾸次成功应⽤是2008年5⽉12⽇的汶川地震,甭看我们平时的通信⾮常⽅便,电话、短信、互联⽹等⼿段很多,但其实都是⾼度依赖光纤和的,当这些基础设施遭到⼤⾯积损坏时,你会发现QQ、、微博、短信……所有平时很⽅便的通信⼿段全都完蛋了,除了靠吼之外简直就没有⼀点办法。
那时候北⽃还是⼀代系统,虽然因为性能指标⽐不过GPS和海事卫星⽽被骂出了翔,但北⽃⼀代在地震时却发挥出了不受地⾯影响的优势,它的定位和短信能⼒充分发挥了作⽤,成为了救援指挥部队和前线救援⼈员最得⼒的通信助⼿,最⼤限度地保证了“72⼩时黄⾦抢救时间”的有效利⽤,彰显了北⽃服务民⽣的技术优势。
远洋渔业是个充满危险的⾏当,遇到风险时能得到及时得到救助⾮常重要,再节省的渔民都会备齐两样电⼦设备,⼀是GPS⼆是海事卫星电话,以便遇到风险时能及时求助。
遇到风险需要求救,⾸先要⽤GPS定好位,然后⽤海事卫星电话通知岸上的救援队,告诉他们我遇险的GPS坐标,以便他们来救我。当然也有⽤电台的,但电台的可靠性不如海事卫星电话,⽣死攸关时通不上可就抓瞎了。但是,养⼀部海事卫星电话是很贵的,但为了关键时刻救命⼜不敢不养,很多渔民对此很纠结。
北⽃⼆代在亚太地区布⽹后,渔民有了⼀个新选择,那就是装北⽃卫星船载终端,北⽃的双向短信功
能在渔船救险⽅⾯得到了完美应⽤,遇到险情后⼀键求救,终端会⾃动把附带着定位信息的求救短信通过卫星发给岸上的救援队,实现了GPS+海事卫星电话的功能,⽽且更加⽅便。
那这个终端贵吗?政府⼤⼒推⼴,将之列为安全机械设备,享受农机补贴政策,政府额外拿出了1个亿,免费为辽宁、⼭东、浙江、海南的1万艘渔船安装的北⽃终端,后续再安装的直接补贴九成,渔民只需要象征性的出⼀成的钱就可以安装。
海事卫星电话很贵,那北⽃卫星短信贵不贵呢?答案是⼀条三⽑!这是有史以来最便宜的卫星短信了,为啥这么便宜,有政府补贴呗,其实根本就没考虑成本,收费是象征性的。本来有专家建议免费,但怕渔民们没事就发段⼦,过于浪费卫星信道资源,⼲脆就定⼀条三⽑吧。
北⽃卫星的短信功能⾮常受欢迎,根据浙江省2011年的统计,浙江渔民利⽤北⽃卫星发短信1300万条,其中船与船互通604万条,船与⼿机互通696万条。
渔业省份在岸上⼤建基于北⽃⼆代的渔业信息服务基础设施,通过卫星给渔船发送实时的天⽓、海浪、⾚潮、鱼汛消息,甚⾄还有当⽇渔市价格,帮助渔民决定捕捞哪种鱼,渔民在海上就可以把渔获信息传到岸上,提前联系好了卖家。
8.“两客⼀危”与地基增强系统
“两客⼀危”指的是从事道路班线客运、旅⾏包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这些都必须安装电⼦定位装置,并将运⾏信息及时接⼊到全国的联⽹联控系统中。在交通管理部门的监控⼤屏幕上,车辆的运动状态⼀⽬了然,超速闯禁⾏等违规驾驶⾏为会⾃动报警,这是⼀项保护⼈民⽣命安全的法规。
“两客⼀危”的范围还在扩展,警车、公务车、校车也正在被纳⼊到卫星定位监控系统之中,不仅仅是为了⾏车安全,还要监控公车私⽤,车辆⾏驶路线清清楚楚,数据妥妥地存在数据库⾥,由不得司机遮掩狡辩。
这种对特种车辆的卫星监控,以前要求使⽤GPS,现在被政府明令要求必须使⽤北⽃⼆代。有些⼈为此质疑过政府,以前基于GPS的系统本来就能完成任务,现在为了推⼴国产北⽃就来硬的,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这真不是功民伤财,⽽是有着长远规划的必要措施。中国正在筹划搞北⽃⼆代的地基增强系统,在路灯杆、信号塔等地⽅架设北⽃设备,形成北⽃的地基增强系统,与天基的卫星相互配合,可达到⽶级以下的实时定位精度。
北⽃⼆代的天基系统和地基系统⼀旦成功结合,那⼤货车就再也不敢长期占⽤超车道了,⽽以前的GPS定位精度是10
北⽃⼆代的天基系统和地基系统⼀旦成功结合,那⼤货车就再也不敢长期占⽤超车道了,⽽以前的GPS定位精度是10⽶,是⽆法区分车道的。给孩⼦戴的定位⼿表会更加精准和灵敏,定位信息不再是“在某地附近”,⽽是精确到孩⼦站在哪块地板砖上。
地基增强系统是要与天基系统密切配合的,如果把这个遍及全国的国字号系统搭建在美国GPS的基础之上,那万⼀⼈家收费了呢?或者把底层数据屏蔽了,那我们就被会卡了脖⼦。我们已经有了完全⾃主产权的北⽃⼆代,⾃家的地基增强系统当然要跟⾃家的北⽃⼆代配对。
9. 形变监测与⾃动驾考
北⽃⼆代的⽤途⾮常⾮常多,据统计有200多项,例如有⼀项就是形变监测,专门对⽔坝、⼤桥、⾼速公路等巨⼤建设物的沉降和变形做测量。⽹友们⼀定会疑问,北⽃与GPS的精度都是10⽶,咋能搞如此细致的活计呢?这源于差分算法技术。
任何测量都是会有误差的,⽽把多次测量后的结果统计平均,就会有效地减少误差。卫星定位的差分算法也是这个道理,⼀次定位的精度是10⽶,但把成千上万次的定位数据进⾏合并处理,就有可能得到更加精准的结果,甚⾄精确到毫⽶以下。
很显然,测量的次数越多和时间越长则精度就越⾼,⽽建筑物的沉降和变形是缓慢的,正好可以利⽤
这些特点来进⾏⾼精度测量。把北⽃设备固定在建筑特上⾯,令它⾃动地接收定位信息,攒⾜了⼀个⽉的海量定位数据后进⾏差分计算,精度在毫⽶以下的定位数据就算出来了,这⽐⼈⼯测量⽅便和准确的多。
很多偏远监测点是没有⼿机信号的,基于GPS的形变监测必须得⼈⼯采集,⽽使⽤北⽃进⾏形变监测还有个好处就是数据可以直接通过北⽃短信功能传回基地,给它安个太阳能板就齐活了,定位、差分解算、数据回传全部⾃动化。汽车gps导航系统
在地⾯设施的配合下,北⽃的实时定位精度已经远远⾼于GPS,现在已经达到了80公⾥/⼩时情况下2厘⽶的精度,这就给另⼀种业务提供了技术⼿段,那就是基于北⽃⼆代系统的⽆考官驾考。
现在的倒车⼊库等驾考项⽬已经有电⼦监控了,压线就会报警,但路考还得有考官。以后的全部驾驶课⽬考试可能被北⽃系统全⾯取代,在考试车上安装北⽃接收机,⽆论是倒库还是路考,系统都会精确实时记录车辆轨迹,并⾃动评分,会⽐考官更严格和公正。
10. 北⽃⼆代的政府推⼴
北⽃⼆代是国字号⼯程,政府当然会推⼴,但推⼴的路⼦跟以前很不⼀样了。⼤约七⼋年前吧,⼿机上有了Wi-Fi功能,⽽中国政府觉得这个技术标准不好,于是出了国家⾃主知识产权的WAPI标准,试图以此取代Wi-Fi。其实并不是只有中国这么⼲,韩国也推出了⾃⼰的技术标准并抵制Wi-Fi。
Wi- Fi技术简洁便于推⼴,这也是它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但它也有死⽳,那就是单向的安全机制并不可靠。前阵⼦3.15晚会上有带眼罩的⽹络安全⼈员现场表演了劫持观众⼿机信息,媒体也经常刊登⼿机⽤户接⼊免费Wi-Fi导致损失的报道,这都是Wi-Fi先天技术缺陷所致。
中国的WAPI标准是双向安全认证的,的确⽐Wi-Fi更安全,政府为了推⼴它⽽把⾏货⼿机的Wi-Fi功能阉割了,想要Wi-Fi功能的话只能买⽔货⼿机。此举引来很多⼈的不满,但最终也没挡着Wi-Fi的流⾏,后来就低调放开了,⾏货⼿机上也有了Wi-Fi,⽽WAPI并没有推⼴开,现在只是在军队等有保密要求的场所使⽤。韩国政府抵制Wi-Fi的⾏动也同样地失败了。
中国政府在推⼴北⽃⼆代⽅⾯显然有了新的思路,不再⽤⾏政⼒量去限制其竞争技术了,⽽是采⽤免费或补助的⽅式来利诱,事实证明这招更加有效。例如渔船安装北⽃设备,政府并不禁⽌渔民继续使⽤GPS和海事卫星电话,⽽在给北⽃设备提供⼤量补助,卫星短信也只是象征性地收费,明显北⽃⽅案更划算,渔民当然会装北⽃⽽弃⽤GPS和海事卫星电话。
北⽃⼆代有200多项应⽤,需要全社会的⾼科技企业去研究开发,不断提供更好的北⽃产品,这样才能把北⽃产业做⼤做强。中国已经有了不少搞定位导航的⾼科技企业,它们⼤多是搞GPS起家的,政府的科技部门请这些⽼总来开会,领导讲话⾔简意赅:欢迎各位继续搞GPS的研究开发,政府绝不会限制和⼲扰,但如果搞北⽃⼆代项⽬的话,会享受⾼科技企业的免税政策,还会从某处得到⽀持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