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内容标准是“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与发展特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说明”属于理解层次的知识水平。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与区位选择》等内容的基础上,对工业生产活动因为相互联系而产生的集聚,进而形成了工业地域作进一步重点论述,为下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作了相关的知识准备。
教学重难点
1.新兴工业在地域上趋向分散的原因。
2. 不同工业地域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教学过程
环节 | 设计意图 | 教学行为 | 备注 |
导入(2分钟) |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上一节课我们介绍了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知道一个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建设工业区和工业城市,企业和政府在决策时需要考虑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工业的区位选择是将工厂定位,然后进行生产,其生产是由企业来完成的;企业的空间发展、集聚则形成了工业地域。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 谈话法 |
新课讲解(40分钟) | 引导学生用身边例子 | 1.老师提问:你能举出开发区的一些有影响的企业吗?这些企业为什么集聚在一起?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学生回答:略 师生共同分析:这些工厂, 有的存在产品与原料上的联系。 承转:工业生产过程复杂,工序繁多,往往需要经过多家工厂的加工才能完成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在这些工厂之间就存在着生产上的联系。 2、教师提问:开 发区内大部分企业之间并没有这种生产上的联系,如食品厂与皮鞋厂等等。但它们共同布局在经济开发区内,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略 师生共同分析:可以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形成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承转:从上面的案例分析可知,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集聚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3.播放某厂的专业生产集聚的视频和欧洲工业园的分布的工业基础设施集聚的视频。 老师提问:工业集聚的有利之处是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工业集聚优势: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进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4.老师提问:我们所在经济开发区内集聚了许多企业,主要属于哪一种类型呢?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略 承转: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聚集形成工业地域。它们的成因相同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一般都是先自发形成工业地域,然后再是政府规划形成业地域(举例略)根据工业地域按形成,可以工业地域分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和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按按发育程度: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福特车怎么样承转:具有工业联系的企业是不是都要集聚在一起呢? 读图: “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在工业联系形成工业集聚时,有的工业也出现了一些相反的现象,它们表现为分散布置。(1)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分散迁出(2)有互相协作的工厂之间的分散现象最终可形成跨国公司。 读图思考:略 教师小结::①复杂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种类很可能由分布在很地区的工厂供应。从每一种原料和部件来看,它们可能会销售到很多地区。为了减少市场上的交易费用,把这种有供销关的工厂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跨国和地区的企业,以及国际和区际的劳分工。②由于高技的发展,机动灵活的中小企业越来普遍。 5.老师提问:工业分散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1)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 (2)原料及产品运输量小,运费占成本比重小 教师提问:许多汽车零部件厂相距较远,保证这种分散布局、全球范围生产协作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学生回答:(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2)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 案例教学法,问答法 |
小结(2分钟) | 工厂之间的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形成,根据工业地域的性质,可将其分为二种地域类型,工业在集聚的同时,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或在全球范围内寻最优区位,也形成工业的分散。 | 对堂课进行知识回顾 | |
作业布置(1分钟) | 构思设计一处工业地域,并画出示意图。要求:①至少包括三个在生产过程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②要有若干个向同一工厂提供零部件的工厂;③要有若干个围绕同一基础条件(如劳动力、交通等)集聚的工厂;④尽可能体现出一定的工业科技含量;⑤布局有序、合理,并能体现出对环境保护的考虑。 | 对本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