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乘联会对外公布了2022年1⽉乘⽤车产销数据,新能源乘⽤车批发销量达到了41.2万辆,同⽐增长141.4%。2021年全年,智能⽹联汽车累计销量⾼达271.8017万辆,在全年累计销量中的占⽐超过12.74%。在扭转汽车产销连续四年下滑的⽃争中,新能源智能汽车功不可没。
随着汽车⼚商转型的脚步加快,2022年智能汽车整体呈现哪些发展趋势?
趋势⼀:⼈机交互迈⼊AR时代
过去⼏年,⼈车交互已经逐步告别传统的物理按键,语⾳交互体验有了质的飞跃,基于⼿势、表情等多模态的交互应⽤⽇益⼴泛。⽽AR技术在智能汽车上被⼴泛应⽤,有可能成为继传统显⽰、语⾳交互、视觉交互之后的另⼀个舱内交互的增量引擎。
⼀个明显的例⼦,AR会改变⼈们使⽤导航的⽅式,如2022年2⽉,Basemark公司宣布,该公司为宝马新iX纯电动车型开发了新的增强现实功能,通过融合传感器数据和计算机视觉提供AR增强导航显⽰,可为司机带来更直观的导航体验。有数据显⽰,2021年中国市场新车(不含进出⼝)前装标配搭载AR导航(⾮HUD)的上险量为16.69万辆,同⽐增长228.54%。
各⼤车⼚和科技公司都在AR交互⽅⾯布局,AR除了与导航信息结合,还能和路途中的各项服务信息,
商家⼴告进⾏联动。例如腾讯推出的AR导航功能,除了能提供车道级别的精准指引之外,还可以结合场景预判,针对性地浮现给⽤户所需要或感兴趣的服务信息,并向商家开放动态信息展⽰功能,⽤更简洁、智能的交互来提供个性化的出⾏服务。
另外,AR-HUD搭载量也在快速增长,⽬前,前装搭载量已经超过五万,拥有巨⼤潜⼒的增量市场。在驾车场景
下,AR-HUD不仅能提供更好的导航服务,还能扮演⼈机交互的最佳界⾯,为驾驶者提供更加安全、直观的信息呈现⽅式,带来全新的交互体验。
趋势⼆:汽车算⼒进⼊爆发增长期
腾讯增持蔚来汽车算⼒正在逐步成为整车技术和产品智能化的基础⽀撑。
过去,汽车的结构较为简单,对算⼒的要求较低。⽽随着汽车软件越来越多,座舱内电⼦设备信息交互⽇益频繁,不仅要⽀持多个操作系统,还要⽀持软件持续升级迭代等,这对⾼性能计算芯⽚的需求越来越强。尤其是⾃动驾驶级别的进阶,对算⼒更是提出了新挑战,如L2级别的⾃动驾驶需要的算⼒<10 Tops,L3 需要的算⼒为30~60 Tops,⽽如果要实现L4级别,则需要的算⼒>100 Tops,业内⼈⼠预测,L5 需要的算⼒⾄少1000 Tops。
围绕着汽车芯⽚算⼒,各头部企业已经开始布局。去年,⼤算⼒车规级计算芯⽚(单芯⽚算⼒⼤于100TOPS)已开展测试试验。⽽在2022年开年,各国际巨头已经发声准备抢占头把交椅。如英特尔旗下的 Mobileye在2022年CES上,宣布推出专为⾃动驾驶打造的EyeQ Ultra系统集成芯⽚,EyeQ Ultra的算⼒为176 TOPS。与此同时,美国的另⼀家汽车芯⽚公司安霸也在2022CES上宣布推出AI域控制器芯⽚CV3系列汽车专⽤SoC,单芯⽚AI算⼒达到500 Tops。
虽然动辄⼏百上千的算⼒当下并不⼀定⽤得上,⽐如特斯拉144Tops的算⼒也没有全部⽤上,但为了未来的可扩展性,越来越多的主机⼚在智能驾驶上采取“硬件预置,软件升级”的策略,通过预置⼤算⼒芯⽚,为后续软件与算法优化提供⾜够发展空间。
2022年,以蔚来、智⼰、威马、⼩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均计划在新⼀代车型中将智能驾驶算⼒提升⾄500~1000Tops 级别,接下来必将有更多的主机⼚跟进。
趋势三:端云⼀体化加速汽车智能进化
在⾃动驾驶以及车路协同的驱动下,更低延迟、更科学的决策是⾏业内的追求,在此影响下,云端协同发展、分析处理⼀体化已成为新趋势。利⽤端的⾼时效性、敏捷性、本地化,以及云的⾼存储、深度学习能⼒,⼆者协同⼀体化发展,可以提⾼整体资源利⽤率,降低企业使⽤成本以及业务的落地门槛。
以⾃动驾驶为例,数据处理必须有极强的时效性,采集、处理、决策全流程必须在⼏毫秒中完成。如果把数据上传到云
以⾃动驾驶为例,数据处理必须有极强的时效性,采集、处理、决策全流程必须在⼏毫秒中完成。如果把数据上传到云端,从云端返回控制指令,整个过程就会耗时⽐较长,很可能产⽣严重的后果。⽽如果云、端协同处理,把业务从中⼼下沉到端⼝,就近处理就可快速解决此问题。此外,云、端协同作业,还可以把端有⽤数据收集到中⼼进⾏分析处理,并形成云上联动,统⼀管理,资源调度,实现车端应⽤、云端服务的⽆缝连接,全⾯推进汽车智能化发展。
关于这个问题,腾讯云早在⼏年前就已开始进⾏思考,并且着⼿打造了云边端⼀体化的超融合平台,中⼼云计算、边缘计算协同发展,构建了中⼼云-边缘云-端设备协同⼯作的架构模式,为汽车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研发、测试验证、服务全链路提供云端⽀撑。⽬前,腾讯云服务已经在汽车领域和奥迪、宝马、吉利、东风汽车等知名车企展开了全⽅位深度合作。
腾讯基础云解决⽅案⽰意图
趋势四:OTA成为汽车标配基础能⼒
过去⼀年,汽车OTA产业已步⼊了发展的快车道,2022年,OTA有可能成为智能汽车基础能⼒。
根据亿欧调查数据显⽰,截⽌去年10⽉份,中国乘⽤车智能座舱渗透率为50.6%,其中OTA在智能座舱⾥的渗透率已达到50.9%,多家车企通过OTA使得车辆常⽤常新。如雪佛兰⼀年内完成3次OTA,以增加整个系统的实⽤性;威马⼀年完成7次OTA升级,以持续优化⽤户⽤车体验;⽽⽐亚迪汉在上市短短⼀年,就进⾏了15次OTA升级,诠释了智能化进阶之路。
在新能源汽车的⼤势所趋之下,越来越多的汽车中的软件新功能、新应⽤、软件错误都需要更安全、更稳定、更⾼效的OTA来修复,OTA将有可能成为智能汽车必备能⼒。根据⾼⼯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25年中国市场新车OTA 搭载率将上升⾄79%,具有OTA系统的汽车将会是未来的主流,同年,车内ECU的数量将迅速增⾄150个,更多的ECU 意味着更多软件更新需求的可能。
趋势五:电⼦底盘成主流
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将会对底盘产⽣新的要求。汽车的底盘将会向着电⼦化、模块化与智能化趋势发展,电⼦底盘将会成为主流。
⽆论是汽车远程OTA、还是⾃动驾驶、智能化,电⼦底盘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如果要实现技术的升级,前提必须是进⾏机械解耦。然⽽在传统底盘中,制动、转向都是机械耦合的,即制动或者转向的动⼒来源是驾驶员的机械⼒,通过液压等⽅式把⼒放⼤⽽实现终端的控制⾏为。但在智能化推进的过程中,底盘电⼦的关键是实现机械⼒的解耦,可以⽤电机驱动来代替,从⽽提升控制精度,同时
也能更好的实现⼈和系统的结合。
汽车底盘电⼦化将会对汽车结构性能的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与之产⽣的产业布局也在逐步发⽣。如去年,⾼通推出了Snapdragon® Digital Chassis™(骁龙数字底盘)的全新概念;2022年1⽉12⽇,原长城汽车⾼管创⽴的悠跑科技⾸次宣布其核⼼产品是智能电动车底盘;2⽉22⽇,采埃孚与集度联合宣布,将共同研发下⼀代智能底盘技术,来⽀持汽车机器⼈更好地“⾃由移动”。
趋势六:⽹络安全成为产业新课题
智能汽车作为数据的重要⽣产者和使⽤者,其智能化程度越⾼,相应的攻击点就会越多,2022年,汽车数据安全将会成为产业新课题。
⽬前,汽车在安全⾯临主要来⾃三⽅⾯挑战:⼀是车辆数据安全问题。⽐如有⾃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具有多种形态的传感器装置,⽽车辆⾏驶中获得的数据要受到严格监管;⼆是车联⽹安全漏洞问题,如汽车数字钥匙近年来就被曝出多次重⼤安全漏洞;三是汽车企业普遍上云之后,传统安全边界消失,更加严峻的安全风险随之⽽来。
例如,以容器、服务⽹格、微服务等为代表的云原⽣技术正在深刻影响汽车⾏业,但其相关的安全风险与威胁也将不断的显现出来,针对云原⽣的安全攻击事件将会愈演愈烈,特斯拉 Kubernetes 集挖
矿事件、Docker Hub 中的容器镜像被“投毒”注⼊挖矿程序、微软 Azure 安全中⼼检测到⼤规模 Kubernetes 挖矿、Graboid 蠕⾍挖矿传播事件均引起了⾏业的⼴泛关注。
守卫数据安全,将会是2022年⾏业内绕不开的问题。2⽉28⽇,⼯信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强调,“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提,要统筹提升功能安全、数据安全、⽹络安全等保障能⼒。”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解决⽹络和
业发展的前提,要统筹提升功能安全、数据安全、⽹络安全等保障能⼒。”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解决⽹络和数据安全问题将会成为社会共识。
对此,腾讯等云服务商也加强了在汽车安全领域的研究。如上汽集团和腾讯组建了⽹络安全联合实验室;还有,⾯对东风柳汽庞⼤的⽤户数据安全上云需求,腾讯云⽤云防⽕墙专业的安全防护⼯具及理念,帮助柳汽建⽴了更便捷、快速的安全响应管理机制。
汽车产业已经发⽣了明显的转变,汽车智能化趋势已不可逆转。在车企新旧⽣态链交替和博弈的阶段,车企必须抓住智能化这⼀时代脉搏,才能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