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中的“伪民俗”真伪
[ ] 随着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家门去各地旅游,与此同时接触到了各种不同的民俗。在现今的很多文献中可以看到,对于很多旅游事件中的民俗文化的争议性很大,对于伪民俗的批判也越来越厉害,那么关于这些民俗的真伪性如何界定,是否该把他们定义为伪民俗?怎么区别新民俗和伪民俗、真民俗?又应该怎么处理?本文试图从多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关键字] 旅游文化;伪民俗;真伪
    在现今,出门旅游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人闲暇时间的选择。出去走走,看看各地的风土人情,体验一下不同的民俗民风。然而,在这种趋势下,伪民俗悄然兴起,为了经济或者其他不同方面的利益,伪民俗大行其道,张牙舞爪,牢牢占据了游客的视线。由此,国内大部分的游客对这种现象深痛恶绝,不少学者也发表自己的观点,严厉斥责伪民俗。那么,事实是否如学者所说,这些所谓的伪民俗真的就是伪的?假的?没意义的?结合了课堂的争辩、解说,笔者查阅了相关的资料,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伪民俗起源和界定
说到伪民俗,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就是美国民俗学家理查德.道尔森,1950年,他在《美国信使》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民俗与为民俗》。至此,伪民俗这个词语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他说,伪民俗是打着地道的民俗旗号,假造和合成出来的作品。这些作品不是来自田野,而是对已有文献和报道材料不断进行系列的循环反刍的结果,有的甚至纯属虚构。对于伪民俗的界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些著名的学者专家如刘锡诚研究员等等早有所鉴别与批判。它是指一些景观, 特别是人造景点中没有当地文化生态中真正存在的任何根据, 就东拼西凑, 胡乱包装, 瞎编乱造的民俗物及硬贴上去的各式解说、民俗传说、故事等等[1]。其余的例子笔者在这里就不多举证了,但但从上述这些看法来分析,我们对于伪民俗的界定还没有一个具体规范的标准,全部依赖于何真实性的对比,一旦差了,假了,不对了,那么它就是伪的。
二、举例辩解伪民俗的真伪
现在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民俗的发展,以民俗为文化资源, 展开文化旅游, 这是当今国际旅游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而现在在很多的景点都可以看到各种民俗表演。
(一)十三上灯,十八落灯
在《论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与防治》中有这么一段话:“夫子庙每年一度的灯会,都说是‘十三上灯,十八落灯’,这样一些作法、说法不仅唬住了大批的游客就是当地人也被蒙在了鼓里”。“夫子庙的上灯也不是正月十三,而是正月初八,这是明初明太祖定的,这一点南京与其他所有城市都不一样”。“针对这些严重破坏民俗文化的内在和谐性的现象,专家认为应予以纠正,因为失去了地域特点的‘民俗’,不是真民俗。”[2]关于这一点,课堂上已经展开了激烈的谈论。笔者认为这一点并不属于伪民俗,有3点原因可以来述说。
1吉利博越论坛,十三上灯,十八落灯是朱元璋规定。
虽说皇帝的言行是一言九鼎,万人尊崇,但是并不是皇帝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后人严格的遵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也是从明朝的事后开始流传下来,那么在明朝它属于民俗否?这个道理放在今天来说也可以,就好比国家总统规定了一项习俗,我们就一定得奉守?这个习俗也是朱元璋所规定的,朱元璋所说的话也有很多,所以不必纠结于这个。
2,重意轻形。
民俗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这从现代社会对民俗资源的开发中就可见出一斑。民俗的审美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是民俗事像的感性形式,一是它们的内在意蕴。民俗的意义就在于存在,它是通过自己所蕴含的内容、时代的特、具体事情的纪念意义等,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回忆。所以说,最重要的就是它的意义所在。“这些民俗事像,还有着深厚的意义追求,几乎都有求吉利、保平安、驱邪、除毒、祈福等内容,这是民俗审美价值的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满足的是人们的心灵和精神的审美需要。”[3]。那么这个放灯的习俗,主要给八方游客传达上灯下灯的这样一个信念,形式反而是其次。若仅紧紧的抓住时间症结,反倒失去了它的韵味。
3,跟随大众
根据网上的资料,大众的反应,十三上灯十八落俨然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实打实的民俗,如果不去翻阅专门的文献,又有谁知道是正月初三上灯?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民俗应该跟着时代走。
(二)孔子标准像
如果说上面的例子说明了现代人没有按照古人的“规定”走,那么这个例子则反过来反映了现代人“要按古人走”了。2009年,在孔子诞辰2557年纪念日前夕,在众多艺术家、学者等人的争议声中,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定稿。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到底长什么模样?相信今世之人谁也说不清楚。“这个2006年孔子标准像问题,本来就没有真的像,严格说起来,历史上所有的孔子像都是纪念像,而不是真人像,大家都是假的,孔子人物像只是一个历史人物想象认同问题。所以,不必太拘泥于真与假,关键是文化心理层面认同与否的问题,心理上认同了就是,心理上不认同就是假的。”[4]
笔者个人认为给孔子固定了一个像,以后凡是孔子的样子都照这个样子去画,这个就有点牵强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有一千个孔子,何必要固执一个思想呢?比如说,在外游历的孔子,必是饱经风霜的;面对着君王侃侃而谈的孔子,必是铿锵的;面对着农家妇女了解时事的时候,必是慈眉善目的······种种不同的情形,现在给后代定下一个不变的孔子,有点可惜。而且按照伪民俗的定义,这个孔子标准像怕是也要被列入“伪民俗”的行列。历史上的孔子到底长什么模样已难考证,后世各种各样的孔子像都是基于历史文献和个人想象的演绎。在这个意义上,任何机构或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描绘心目中的孔子形象。孔子影像的标准化、统一化工程,很可能与其初衷相
违背,甚至成为限制儒家文化传播的行为。
三“伪民俗的好处
有个同学举例说各地都在表演“泼水节”,认为这个就是伪民俗,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认知观念中,泼水节是傣族的特,认为这种现象的泛滥严重的破话了泼水节这个民俗的深切意义。笔者认为,这样的伪民俗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甚至于是有益处的。
(一)国情限制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习俗也是非常的丰富。而傣族的泼水节仅限于傣族,能够有机会去观赏的又有几个人?而且泼水节只在一个特定的时候举行,如果想看这一民俗的游客在那天都聚集到傣族,显然是不现实的,此时各个景区的模拟演示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二)广泛宣传
伪民俗在实质上也算是一个民俗,它的存在必然有它的价值,如景区表演的泼水节,让人能够了解泼水节的习俗,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宣传方式,可以“近距离”的让民众体验了解各种风情民俗。
四、如何处理伪民俗现象
近年来,随着民族文化旅游的兴盛,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也日益凸现。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会给旅游地的民族文化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如民族文化的表面化、庸俗化、商业化等。这样 , “与其将一个历史时期的民俗文化放入博物馆进行文献式的保护和展览 , 还不如让民俗文化直接进入已被商业化的当下社会生活 , 通过产业化的方式实现对民俗文化的宣传与更新 , 并在宣传与更新中完成对民俗文化的储存和保护。”[5]对于真正的伪民俗现象要给予严厉的打击,要对于只是走向一点偏差的民俗要适当的引导,使其独居自己的特。当然,前提是得分清楚是不是伪民俗。
参考文献:
[1] 陈勤建.文化旅游摒除伪民俗, 开掘真民俗.季刊,2002,(2).
[2] 闫喜琴.论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与防治. 贵州民族研究 ,2006,(1).
[3] 王旭晓.民俗的审美价值探源及其当代意义.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2).
[4] 宣炳善.关于“传统的发明”和“伪民俗”. 民间文化论坛,2007,(3).
[5] 杨东篱.民俗文化的产业化与 “伪民俗 . 天府新论, 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