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烯三胺市场调研报告(简版)
一、二乙烯三胺生产现状
1、二氯乙烷氨化法。将1,2-二氯乙烷和氨水送入管式反应器中于150~250℃温度和392.3kPa压力下进行热压氨化反应。反应液以碱中和,得到混合游离胺,经浓缩同时除去氯化钠,然后将粗品减压蒸馏,截取195~215℃之间的馏分,即得成品。此法同时联产乙二胺、二亚乙基二胺、二乙烯三胺、N-(2-氨乙基)哌嗪、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及分子量更高的多烯多胺。可通过控制精馏塔温度蒸馏胺类混合液,截取不同馏分进行分离而得。
当氨水与二氯乙烷的摩尔比为2:1.1时,典型组成分布为:乙二胺55%,二亚乙基二胺1.9%,二乙烯三胺23%,N-(2-氨乙基)哌嗪3.5%,三乙烯四胺9.9%,四乙烯五胺3.9%及分子量更高的多烯多胺2.3%。
2%,哌嗪6.1%,氯乙烯1.5%。
2、乙醇胺法。二乙烯三胺(DETA)可通过乙醇胺与乙二胺在缩合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而得。乙醇胺法首先由德国巴斯夫(BASF)公司开发成功并实现工业化生产。根据工艺过程又分为氨化催化剂还原工艺和缩合工艺。
氨化催化剂还原工艺最大特点就是产品组成乙二胺含量比较高,通常乙二胺收率为70%~74%,产品组成分布也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氨与乙醇胺的摩尔比、氢气分压等来控制。例如氨与乙醇胺的摩尔比为9.3:1时,乙醇胺转化率为60%时,产品的典型组成分布为乙二胺71%、二乙烯三胺10.2%,(氨乙基)乙醇胺6.9%,二亚乙基二胺9.2%,氨乙基哌嗪1.4%,羟乙基哌嗪1.3%。
二乙烯三胺是乙撑胺生产中的副产,产能一直随着乙撑胺同步增长。乙撑胺生产路线主要有两条:二氯乙烷法和乙醇胺法;经过这两种类型工艺变通,实际应用4条工艺路线,其中主要仍是二氯乙烷法和乙醇胺法,各占总生产能力的50%左右。
乙撑胺生产发展呈现以下几大特点:一是全球乙撑胺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日本等
几家大公司,上述3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能力约占全球总生产能力的90%,而且产量约占93%,如美国陶氏化学、联合碳化、巴斯夫、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生产能力约占全球总生产能力的69%,这些公司控制和主宰着全球乙撑胺工业的命运和未来发展趋势;二是乙撑胺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生产与消费比较成熟的产品,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生产、消费变化幅度不大,相对其他产品来说市场比较平稳;三是生产工艺逐渐趋于乙醇胺或者环氧乙烷路线,进行向上游原料或下游产品一体化的联合,尤其是与原料环氧乙烷装置建在一起,主要考虑原料供应和产品运输方便,保证原料供应与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
2008年全球乙撑胺的生产能力约为87.9万吨/年,产量约为72万吨左右,开工率约为82%。二乙烯三胺产量约13万吨。
虽然我国二乙烯三胺的生产已有许多年的历史,但目前各生产厂的生产规模均比较小,技术落后,物耗能耗高,导致国内产品竞争力差,产量很低,每年均进口大量产品以满足国内的需要。
国内目前约有10多家二乙烯三胺生产厂,生产能力不足550吨/年,其中江苏常州山峰化工有限公司产能最大,达180吨/年,但是2007年拆除了生产装置。其余厂家的生产装置规模
均为几十吨。
近几年我国二乙烯三胺几乎没有生产。
二、二乙烯三胺消费现状
二乙烯三胺主要用于溶剂、制取环氧树脂固化剂、气体净化剂(脱二氧化碳用)、润滑油添加剂、乳化剂、照相化学品、表面活性剂、织物整理剂、纸张增强剂、无灰添加剂、金属螯合剂、重金属湿法冶金及无氰电镀扩散剂、光亮剂、离子交换树脂及聚酰胺树脂等。
世界二乙烯三胺生产消费主要集中在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二乙烯三胺的消费一直稳定增长。
近年来我国二乙烯三胺的消费增长迅速,2003年需求量约2000多吨,到2005年达到5000多吨,2008年估计达到1万吨以上。
我国二乙烯三胺生产能力有限,每年都要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据调查,进口产品多来自美国和日本,也有一小部分来自西欧。其中美国的进口商品以陶氏为主,也有
亨斯迈等公司的商品,日本的产品以东曹居多。而经销商也表示没有出口过二乙烯三胺的国产商品。
三、二乙烯三胺市场价格
因国内进口二乙烯三胺占主导市场,所以二乙烯三胺进口价格直接影响国内市场价格,近几年我国二乙烯三胺价格基本是逐年上涨,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的走高,根本原因是原油价格上涨。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原油价格大幅下降,2009年国内二乙烯三胺的价格开始走低。
从2009年年底,我国市场二乙烯三胺的价格恢复上涨,目前(2010年3月)价格在28000~35000元/吨左右。
由于国内需求强劲,国内技术落后,市场以进口为主导,依赖性强,企业报价差异大,供需状况短期没有得到改变,所以预计国内二乙烯三胺的市场价格不会在短期内回落,虽然目前涨幅不大,但是长期来看,价格走向的趋势依然是向上的。
摘自六鉴化工咨询网《二乙烯三胺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三乙烯四胺市场调研报告(简版)
一、三乙烯四胺生产现状
三乙烯四胺又称三乙撑四胺,是重要的工业产品,用途广泛,是乙撑胺的一种,可以通过二氯乙烷法获得。
当氨水与二氯乙烷的摩尔比为2:1.1时,典型组成分布为:乙二胺55%,二亚乙基二胺1.9%,二乙烯三胺23%,N-(2-氨乙基)哌嗪3.5%,三乙烯四胺9.9%,四乙烯五胺3.9%及分子量更高的多烯多胺2.3%。
美国UCC二氯乙烷氨化法工艺产品分布为乙二胺41.9%,二乙烯三胺21.3%,三乙烯四胺16.2%,哌嗪6.1%,氯乙烯1.5%。
三乙烯四胺同样是乙撑胺生产中的副产,产能一直随着乙撑胺同步增长。
汽车燃油添加剂乙撑胺的生产主要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2008年全球乙撑胺的生产能力约为87.9万吨/年,产量约为72万吨左右,开工率约为82%。三乙烯四胺产量约5万吨。
我国乙撑胺生产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国内下游市场,尤其是医药、农药等行业的需求,国内建设多套中小型乙撑胺生产装置,最多时候达到30余家,年产量多为数百吨的小装置。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低、原材料及能耗比较高,导致生产成本高,难以与国外产品竞争,因此,多数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近几年我国三乙烯四胺几乎没有生产。
二、三乙烯四胺消费现状
三乙烯四胺除作溶剂外,还用于制造环氧树脂固化剂、橡胶助剂、乳化剂、表面活性剂、润滑油添加剂、燃料油清净分散剂、气体净化剂、无氰电镀扩散剂、无灰添加剂、光亮剂、去垢剂、软化剂、金属螯合剂以及合成聚酰胺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等。
世界三乙烯四胺生产消费主要集中在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三乙烯四胺的消费一直稳定增长,2007年达到3.25万吨,2004~2008年均增长率达2.76%。美国、西欧和日本三乙烯四胺的消费量分别为3800吨、9200吨和860吨。
预计2010年美国、西欧和日本二乙烯三胺的消费量将分别达4152吨、9936吨和918吨,年
均增长率以美国为最高,为3%,西欧和日本年均增长率为2.6%和2.2%。2015年美国、西欧和日本预计消费量分别为4814吨、11297吨和1024吨。
近年来我国三乙烯四胺的消费增长迅速,2004年2720吨,到2005年达到2980吨,2006年达到3200吨,到2007年达到3520吨,2008年估计达到3920吨,2004~2008年均增长率高达9.56%。
三乙烯四胺的消费将依旧高速增长,2009年将增至4320吨,2010年达到4700吨,2011年达到5200吨,到2012年达到5700吨,2013年预计达到6300吨,2009~2013年均增长率高达7.84%。
我国三乙烯四胺主要依靠进口。据调查,进口产品多来自美国和日本,也有一小部分来自西欧。其中美国的进口商品以陶氏为主,也有亨斯迈等公司的商品,日本的产品以东曹居多。
三、三乙烯四胺市场价格
因国内进口三乙烯四胺占主导市场,所以三乙烯四胺进口价格直接影响国内市场价格,近
几年我国三乙烯四胺价格基本是逐年上涨,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的走高,根本原因是原油价格上涨。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原油价格大幅下降,2009年国内三乙烯四胺的价格开始走低。
从2009年年底,我国市场三乙烯四胺的价格恢复上涨,目前(2010年3月)价格在30000~38000元/吨左右。最高报价达到65000元/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