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一汽的历史由来是什么?
承蒙邀请,“一汽”,在很多人眼中就是长春的城市形象最佳代言人。有很多外地朋友甚至说过,“是因为‘一汽’才知道长春。”虽然,这样的说法有些戏谑和夸张的成分在内,但也足以看出“一汽”的知名度和“一汽”对长春的影响。事实上,长春也确实因“一汽”而赢得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东方底特律”、“汽车城”的美誉。但是也许是太熟悉了,反而更容易忽略的缘故,长春人称呼“一汽”这么多年却忽略了“一汽”的全称。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下。一、筹备期间,代号“652厂”探究“一汽”的名字,还得从新中国成立那年的12月份,访问苏联说起。当时,在参观斯大林汽车厂时,面对着一辆辆驶下装配线的汽车,对随行的人表示,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工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中苏双方领导人在商谈工业建设项目时,苏方领导人建议中国尽快建设一座像斯大林汽车厂那样的综合性汽车制造厂。并表示斯大林汽车厂有什么样的设备,中国就该有什么样的设备,斯大林汽车厂有什么样的水平,中国的汽车厂就要有什么样的水平。1950年1月,、周总理在莫斯科同苏方领导人商定,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一座现代化的载货汽车制造厂。同年,2月14日,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敲定了一批苏联援华的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汽车厂项目位列其中。苏方为这个项目,给中国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建设汽车厂被列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成为新中国156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之一。中央重工业部根据全国机械工业会议的建议,于1950年3月27日成立汽车工业筹备组,任命郭力为筹备组主任,孟少农、胡云芳为副主任。筹备组最初不足30 人,借北京灯市西口原工程师学会会址办公。当时的重工业部派工作组赴北京、沈阳、武汉、包头等地区进行选址工作。选址主要从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质、水文、交通运输、资源、动力、城市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工业和农业基础、生产及基建材料来源等方面论证。经过讨论,最后确定,从电力、钢铁、木材、动力等各方面条件来看,厂址只能够设在条件比较好的东北。同志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决定厂址选在长春至四平之间选择。1951年2月10日,汽车筹备组副主任孟少农陪同苏联专家来到长春,在孟家屯车站铁路两侧考察,认为铁路西侧接近城市,有几十万平方米破损的楼房、道路,上下水、供电条件都好。1951年3月,政务院最后确定新中国的第一座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孟家屯车站西侧兴建。1952年4月,重工业部任命郭力为汽车工业筹备组“652厂”(当时“一汽”的代号)厂长。与此同时,“652厂”还有“长春汽车厂”的名字。这两个名字,伴随“一汽”一年多,直到为“一汽”奠基题词。二、为“一汽”命名为“一汽”奠基题词的事情发生在1953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之间。事情的经过可简要地做如下概述:1953年6月下旬,周恩来总理向主席报告了汽车厂即将动工兴建的消息,北京现代汽车厂
并请为汽车厂奠基题词。 听到这一消息很高兴,挥毫写下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11个遒劲有力的字。而在筹建汽车厂之初,有人提出比拟前苏联的情况,将汽车厂称为“汽车厂”。的题词,显然否定了汽车厂名称仿效苏联的模式,这与一贯反对街路和建筑以国家领导人名字命名的作风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从的题词中,可以看出在汽车厂前冠上“第一”字眼,既强调这个汽车厂的重要地位,又表明了对中国汽车业发展寄予厚望。题词后,“一汽”结束了3年多的筹备阶段,进入又一个持续3年多的建厂阶段。在一汽历史上称为“第一次创业”。在“第一次创业”中,我觉得围绕“一汽”有件事情需要向读者特别介绍一下。一是,1953年7月15日“一汽”举行奠基典礼。在奠基典礼大会背景台上,两面五星红旗中间悬挂着伟大领袖的巨幅画像。上午九点整,奠基典礼大会在鼓乐齐奏、鞭炮齐鸣声中开始。主席台两侧塔吊上的两面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的时候,全场再一次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大会举行了奠基仪式,由六名年青的共产党员抬着刻有亲笔题词的白玉基石进入会场,安置在厂址中心广场,会场欢声雷动。二是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当年7月14日,“一汽”职工乘着自己制造的崭新汽车组成报喜队,向吉林省、长春市各界报捷。那场面至今在“老一汽”、“老长春”心中激荡!人们熟知的《老司机》也是因为“解放
”汽车的诞生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热情而创作、传唱。三、“一汽”从“厂”到“集团公司”根据“一汽”人的划分,从1957年到1978年这段时间是成长发展时期。这期间,1958年5月,试制成功国产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7月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国产第一辆“解放”牌三轴驱动军用越野汽车诞生……年生产能力先后突破3万辆、6万辆、支援二汽建设、援建朝鲜、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家相关项目,“一汽”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摇篮”。这一时期,“一汽”的名字虽未发生直接变化,但也不是纹丝未动。1964年,中央指示试办托拉斯,国家批准在汽车领域成立中国汽车工业公司,东北地区成立了以“一汽”为主导厂的长春汽车分公司,改造和建立了一些新的专业厂。1976年11月13日,“一汽”厂党委举行敬送主席为“一汽”亲笔奠基题词手稿大会。会后,放着亲笔题词手稿的“红旗”彩车绕中央大道缓缓行驶,职工们热烈鼓掌。1979年至1986年,在“一汽”的历史上称为“第二次创业”。80年代初期,“一汽”从领导体制、组织结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时任党委书记徐元存同志和领导班子为争取扩大企业自主权多方呼吁奔走,徐元存同志更是十赴北京向中央要企业自主权,最终为“一汽”争得了“国家计划单列”、“利润递增包干”等自主权,为企业后来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系列强心剂,使“一汽”摘掉了“老解放三十年一贯制”的帽子,开始产品换型和工厂技术改造,
走出了一条不停产、不减收,依靠自己的力量改造老企业的路子。1982年底,“一汽”隆重举行解放汽车联营公司成立大会,以后又改称解放汽车工业企业联营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92年,“一汽”被国家列为首批企业集团试点之一。1992年7月15日,一汽集团做为国家首批企业集团试点单位,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解放汽车工业企业联营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核心企业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第一汽车制造厂做为集团公司从属名称保留。它标志着一汽集团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