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分析题:分析材料中的观点、表述等,按要求答复以下问题。(18分)
北京现代汽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统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制度安排、法律法规制定、体制机制效能发挥等。对其内涵的探讨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观点一: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指政府、企业和公民对社会性事务和政治性事务进行协同治理,形成三者之间既相互支撑又相互制约的有机互动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是国家治理的理想状态。
观点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对传统国家治理的一种扬弃,传统国家治理主要是在一元化社会结构和指令性方案经济的根底上,以控制型管理为模式,以强化国家和政府机构的统治能力为目标指向的国家治理;而现代国家治理主要是在社会多元化和市场经济的根底上,以制度现代化为具体依托,以效劳社会进步和经济开展为目标指向的国家治理。
观点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在维持国家政体和国家根本制度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将现代治理的诸多新技术、新机制和新程序,引入国家治理的具体结构、具体过程和具体行为中,特别是将它们引入公共政策制定和法律制定的过程中,使国家治理的理念、模式、方式、技术、工具等实现现代化,使国家治理的质量得到提升。
问题:
“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概念。
要求:简明、准确,每点不超过6个字。
(1)观点一( )
(2)观点二( )
(3)观点三( )
参考答案:
1.治理主体;
2.治理理念;
3.治理手段。
2.请分别概括以上三那么观点的主要内容。
要求:简明、准确,总字数不超过,50字。
参考答案:
1政府、企业、公民对社会性和政治性事务协同治理,形成相互支撑与制约的有机互动关系。
2.以社会多元化和市场经济为根底,依托制度现代化,实现效劳社会进步和经济开展的目标。
3.维持国家政体和根本制度不变,将新的技术、机制、程序引入国家治理的具体结构、过程、行为中,实现治理现代化,提升治理质量。(142字)
二、校阅改错题:以下材料在行文逻辑、文字运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错误或不当之处,如语句顺序不当、语法错误、用词不当、错别字等,指出其中的8处并予以改正。(32分) 要求:指出及改正时,请使用句子序号,不用抄写全句。
①三十多年来,积极的开放政策帮助中国汽车业呈现了跨越式的开展,国内产销量连年增长,自主品牌不断成熟并走向海外。
②未来,中国只要继续顺应开放规律,同时练好自主知识产权的外功,就有望实现从“汽车强国〞向“汽车大国〞的转变。
③日前,一年一度的北美国际汽车展在美国“汽车之都〞底特律拉开闹幕。
④广汽集团和另外两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参加展会,从而实现了中国汽车企业在北美车展百年历史上的首次零突破。
⑤北美国际车展执行总监罗德·艾伯茨说:“广汽集团参加展会对底特律、对北美车展都很重要。广汽集团也通过参展将其文化、汽车技术和独立创新能力及企业精神、管理理念等呈现在众人面前。〞
⑥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⑦即使参展只是一个微观现象,但这背后却反映了一种自信和水准,更是中国汽车业多年来飞速开展的一个缩影。
⑧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积极引进外资是中国汽车企业走上快速开展之路的重要起点。
⑨1983年,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正式合资成立的北京吉普汽车,成为中国汽车业的第一家企业。
⑩1985年,由中德双方合资组建的上海众汽车正式成立,随后“桑塔纳〞轿车成为合资车的又一个标志性符号……
⑩1984年,天津汽车集团与日本丰田公司合作,促进了后来的“黄大发〞面包车和“红夏利〞轿车两款经典合资车型。
⑫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汽车产量仅十几万辆左右。到了201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2450万辆,连续7年蝉联全球第一。
⑬如果中国汽车产销量一直保持5%左右的复合增速,到2020年期望突破3000万辆。
参考答案:
1.①句“呈现〞用词不当,应改为“实现〞
2.②句“外功〞用词不当,应改为“内功〞
3.②句语序不当,应改为“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
4.③句有错别字,“闹幕〞应改为“帷幕〞
5.④句语法错误,应去掉“零〞
6.⑤句逻辑错误,应去掉“及企业精神、管理理念〞
7.⑦句用词不当,“即使〞应改为“虽然〞
8.⑨句逻辑错误,“企业〞前应添加“合资〞
9.⑪句“促进〞用词不当,应改为“成就〞
10.⑩和⑪语序不当,应将⑪放在⑩前
11.⑩句“期望〞用词不当,应改为“有望〞
三、论证评价题。阅读给定材料,按要求答复以下问题。(40分)
许多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其实,这种科学理论是值得商榷的。恰恰相反,生命在于静止,理由如下:
第一,①运动场上短跑运发动猝死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而居家静养的猝死者那么鲜有耳闻。
第二,②喜爱运动的松鼠其平均寿命不到10年,而喜欢安静的乌龟其平均寿命那么超过100年。因此,好静的个体更长寿。
第三,说生命在于运动,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人只要活着,其呼吸就在进行,血液就在流淌。人只要活着,运动就在进行。
第四,③并不是运动越多,寿命就越长,事实证明,再多运动也不能保证高寿,再多运动也换不来生命奇迹。
第五,树木最安静,所以树木的寿命比动物长很多倍;人只要能更安静,寿命也一定会相应增加。
第六,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数据说明:少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20%,适量的运动能降低死亡率40%。
问题:
1.请从以下ABCDE选项中,分别出与文中①②③处论证错误最为类似的一个句子,并将相应选项填入横线处。
A.只会死读书的人,进入社会取得的成就还不如不读书的人。可见,读书对孩子将来的开展毫无用处。
B.犯罪嫌疑人生活富裕,有亿万家产,是不会去盗窃几百元的东西的。
C.某领导认为单位应该投入更多资金购置硬件设施,小李向其他员工抱怨道:“领导就是宁可把钱浪费也不给我们提高工资待遇,真是完全不顾我们职工的感受。〞D一些运发动或病、或残、或死的例子,足以证明“生命在于运动〞是自欺欺人的。
E.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热爱运动,可见,运动应该是有益于健康的,我也该热爱运动。
(1)与①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______
(2)与②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______
(3)与③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______
参考答案:
(1)与①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A
(2)与②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D
(3)与③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B
①②③处之外的3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请在答题卡上按序号分条作答,每一条先将论证错误写在“X〞处(不超过75字),再将相应理由写在“Y〞处(不超过75字)。
参考答案:
1.X:第三段由“人只要活着,其呼吸就在进行,血液就在流淌。人只要活着,运动就在进行〞推出“生命在于运动就是一个伪命题〞存在论证错误。(63字)
Y:因为论据中的“运动〞指呼吸、血液流淌,而结论中的“运动〞指锻炼身体等非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