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聊城市农用车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聊城市农用车的调查报告
关于聊城市农用车的调查报告
自2004年5月1日起,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简称新《交通法》),新《交通法》规定对机动车包括农用机动车的管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统一负责,旨在使农用车管理逐步步入规范化,为农用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但新《交通法》实施后,农用车税费加重,农民购车减少,我市以时风、双力等为代表的农用车生产企业的产销量出现大幅下滑,2004年全年产销量同比下降22%,农用车生产企业正面临生存威胁。
据了解,2005年农用车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明显,优势企业取得更多“话语权”,品牌态势更加明显。低速载货汽车(四轮农用车)产量排在前10名的企业占全行业产量的70.68%,三轮汽车(三轮农用车)产量排在前10名的企业则占全行业产量的比例为99.33%,而2004年则分别是66.24和98.53%。山东时风、山东五征分别占据了三轮、四轮农用车的首席与次席,仅两家公司的四轮产量占了全行业产量的33.26%,三轮产量更是高达全行业的72.28%。
优胜劣汰3家知名企业黯然出局优胜劣汰,是这个世界永远不变的生存法则。2005年初就爆出曾经的上市“绩优股”山东巨力和安徽飞彩双双谢幕。而秋风萧瑟之际,又有一家农用车巨头山东双力也陷入穷途末路,被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其进入破产还债程序。下面我来分析一下我市农用车经济效益下滑的原因及我国农民现阶段需要什么样的农用车。
一、农用车生产企业效益下滑的原因
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宏观经济调控力度,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质量、效益和环保的关系,更加注重经济平稳、健康、高效发展。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的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农用车税费的加重,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农用车生产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一)2004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制造成本大幅上升。统计表明,2003年10月份以后,热轧薄卷板、冷轧薄卷板等钢材的价格一路攀升,天然橡胶国际市场价格在2004年3月份曾达到8年来的最高水平,并全年维持在较高价位。焦
炭行业由于全国范围内清理整顿小煤窑,原煤紧张,焦炭生产成本上升,价格持续高位徘
徊。受钢材、焦炭、橡胶等化工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农用车生产成本较去年明显上升,每辆车平均成本上涨1000元左右。而农民的购买力增长缓慢,有的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严重影响了农用车市场销售。
(二)国家变革农用车管理体制,农用车税费加重,用户购买力受到严重制约,影响了市场营销。2004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机动车包括农用机动车的管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统一负责,使农用车管理步入了规范化,为农用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公安部门的收费标准与以前农机部门的收费标准相比悬殊太大,确已超出广大农民承受范围:①按照农机部门标准,北京市和河北省上一个农机牌照只收145元,南方部分地区收费在80元-120元之间,我市也收费也在80元-120元之间,这其中还包括牌照安装、喷号和检测尾气等项服务费;但按照现行的机动车管理办法,仅牌照费和驾驶证就需要缴纳480元,部分省份多达520元。②由于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管部门扣留车辆至依照规定投保后,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交纳的保险费的2倍。以上两项费用合计多达2000元,是过去收费标准的8倍。一辆农用车成本价只有8000元左右,两项费用总额却超出整车成本价的25%,这些费用直接导致农用车使用成本大幅增加,
超出广大农民的承受能力,农机产品市场受到严重影响。
(三)国家新的交通法规实施,农用车双排运输受限,产品运输成本大幅度上升,企业效益受到挤压。自2003年4月国家开始治理车辆超限运输以来,农用汽车和轻卡汽车运输受到了较大限制。特别是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大力度限制超乘员、超载重现象,降低交通事故频率,保持交通道路经济实用。由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农用汽车、轻卡汽车行业的特殊性运输考虑不够全面,导致农用车运输在治理、整顿和普法过程中受到严重影响。采用双排运输方法是时风协同省、市交通、交警部门通过科学设计和统筹规划的,限制超载重量,提高运输效率。时风双排运输是在没有超载情况下设计的,虽然稍微超长超宽,但运输效率高,多年的运输实践证明安全可行,交通安全事故低于0.05%,符合国家运输要求。聊城市各部门对农用车运输车辆相对放宽,但其他省份检查力度很大,主要检查车辆改型、超载、超限,往往是扣车、扣证、等,每次最低不少于2000元。时风采取了上调运费、保证运输收益最低额等激励措施,但车主最担心的是路途被查、扣车、扣证和,绝大部分车辆已经报停。农用车运输遇到很大困难。限制农用车双排运输,一方面车辆的运输能力不能有效发挥,使农用车制造成本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会增加新的运输车辆,使交通的不安全因素及车辆的养路费、规费等各种费用急
剧增加,企业所承受的费用支出会更多。农用车运输成本的上升,不利于农民致富,不利于农村发展,更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的发展。
时风汽车(四)国家宏观调控作用显现,城乡基本建设、能源开发步伐放缓,货运资源急剧降低,农用车需求量大幅减少。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根本目的是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遏制经济过热,实现经济平稳协调较快发展。由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现象得到初步遏制,有些项目停建整顿,城乡间运输量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用车需求。2004年1-3月份,虽然农用车总量与2003年同期相比增长相对稳定,但进入4月和5月份,农用车需求总量明显减少。按照往年惯例,5月份是全年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月份,有很多农民打算在麦收前买车,但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农用车税费加重等因素的影响,使广大农民处于等待观望中,导致农用车市场需求急剧萎缩。
对于我们农用车行业的人士来说,要重拾失落的信心,保持正确的审视心态看待农用车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其实,三家知名农用车企业的退出,对行业其他企业来说未尝也不是机会。山东时风集团总经理刘成强认为,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出发,正确认识一个产业发展的规律,及时根据市场发展进行业务转型,也许才是务实的选择。
政策平稳今年市场低谷反弹有望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农用运输车分会秘书长张咸胜认为,2006年农用车市场将是商机与挑战并存。他分析了2006年农用车面临的机会,虽然国家政策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制,但在某些方面却有所扶持。2005年发布的《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在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三轮汽车的车辆购置税得以免征,全国统一执行政策后,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产品销售。同时,自1999年农用车行业达到产销量的最高峰之后开始回落,行业发展达到相对成熟期,汽车的保有量也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时至今日,原保有量处于高位的农村地区,三轮汽车产品将陆续更新换代,农村将会出现一个购买农用车的新高峰。
应势而为农用车未来前景依然光明农用车是我国一个特的运输车品种,在消费水平近似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如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中东地区等都有强大的消费需求。据记者了解,时风集团2005年的出口收入就达到2580万美元,农用车出口到几十个国家。因此,未来农用车企业也要更多地学会“用两条腿走路”。
对于农用车的未来发展前景,刘成强认为,农民用的车就是农用车,农民也需要客车、轿车,但是农民购买力不够,农用车对于农民来说是产品功能的需要、购买力的需要、使用
成本的需要。他称,农用车投资非常少、产品运输能力强、产出大,正好满足了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需求,从整个国家来讲,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从农用车的实用区域分析,我国东部仍然大量需要,中部正处于消费的高潮时期,而西部随着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潜在市场非常大。
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和购买力提高,农民对农机的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趋势,迫切要求农机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作业条件以满足不同的生产要求。有关专家指出,04-05年间一些农用车出现产销下滑是因为这些产品的个性化不足和功能单一,创新性产品开发滞后,而带液压输出和能自卸的变拖、农用车一直畅销,很多农民持币待购。很多现有变拖、农用车主想更新换代,但可供选择的机型太少,购车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在改善基本车型的基础上,开发更多的多样化需求的产品,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需求。那么,农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农用车呢?
有关专家认为,农民需要的农用车首先要满足优势产业需求。我国加入WTO后,蔬菜、水果、禽畜产品、水产品、花卉和食用菌等已成为优势产业,我国优势农业产业的共同特点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的有机购成低,活劳动投入是成本的主要构成,这使得产业优
势难以变成贸易中的竞争优势。据专家分析,农业生产中运输量占劳动量的50%左右,把这50%的劳动变成机械化,就会形成一个农机的巨大市场。如具有保鲜、冷藏功能的专用运输机械,用于农村环保的洒水车、吸粪运输车,具有前、后动力输出配置的提水、运输、喷洒功能的节水灌溉车,以实现无灌溉条件的丘陵菜园、果园水灌溉需求;食用菌生产以农户为主,急需批量小、能进入农户提供菌袋料加工的专用车。农用车若能配备袋料加工机械、饲草饲
料加工机械,一辆变拖就是一个小型的移动加工厂,肯定会受到农民欢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