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分析曾经是数据分析的最早形态。现代数据分析以及数据模型的⼤部分思路,都是从这⾥演化出来的。可能是因为它太过传统,可能是因为互联⽹公司不需要挣钱养⾃⼰,总之,现在介绍商品分析的⽂章⾮常少。今天我们就先开个头,简单介绍⼀下商品分析的基本概念。
商品分析,指对商品的进货、销售、库存情况进⾏的分析。商品的含义很⼴泛,⼴义地讲,所有凝结了⼈类劳动且能满⾜⼈们需求的东西都是商品,可狭义上,⼈们会区分商品、服务、权益:
•把提前准备好,打包好,实体交付客户的,叫商品
•把需要现场准备,需要分流程交付客户的,叫服务
•把部分⽤户优先、优惠享受商品、服务的资格,叫权益
举个例⼦,你在饿了吗上定了⼀份饭,因为你是超级会员所以能享受⼀张优惠券,骑⼿⼩哥把饭送到你⼿上。这⾥饭是商品、优惠券是权益(你有别⼈没有)、快递⼩哥提供了服务。⼀般讲进销存的,都是狭义的商品,本篇讲的也是这个。因为有实体形态才涉及进销存问题,这点⼤家注意。很多互联⽹业务提供的是虚拟商品,往往只有销,没有进和存,这⼀类商品我们稍后单独分享。
商品分析⾮常重要。因为对实体企业⽽⾔,卖商品是赚钱的唯⼀法⼦,商品⽣产、物流、库存的成本是最⼤的成本,因此必须把商品分析明⽩。互联⽹公司没那么依赖商品销售,他们可以靠制造华丽的数据加吹的震天响的⽜逼来圈钱度⽇,因此商品分析地位下降了很多。但是在电商,特别是垂直电商、⽣鲜电商、⾃营电商这些⾏当⾥,商品分析还是很重要的,毕竟货压在⾃⼰⼿⾥,卖不掉就亏⼤发了。
商品分析是所有数据分析⽅法的⽼祖宗。在没有互联⽹,没有会员卡的年代⾥,企业根本记录不到⽤户⾏为、⽤户属性、产品使⽤、门店⾏⾛轨迹等等数据。⽆论是⼤型跨国连锁巨头还是⼩超市,都只能通过超市扫码获得数据,唯⼀能获取的就是商品条码信息,以及扫条码的POS机信息。因此只能死磕商品分析了。不要看这两条信息很简单,却组合成了商品分析的全部基础,并且衍⽣出众多的分析内容。
商品从⼤的⽅⾯可以分为耐⽤品和快消品。快消品是很容易消耗,需要⽇常重复购买的商品,⽐如⽅便⾯、纸⼱、洗发⽔、⽛膏……根据耐保存程度,⼜能进⼀步分成⽣鲜产品(活鱼、鲜⾁、蔬菜⽔果……⾮常不耐放的东西)和包装产品(有包装、有防腐剂,能抗⼀段时间的)。耐⽤品往往是⼤件的、很久不换、⽤了还能⽤的。⽐如家具、汽车、电脑、⼿机。根据使⽤特点,⼜可以分成单件多功能(⽐如汽车,配件⾮常多,随便改)和多件组合(⽐如家具、家电往往要买买⼀套)两类。
因为价格、功能、购买频率、使⽤⽅式的不同,耐⽤品与快消品之间有很⼤差异。注意,不排除⽣活中有奇葩把耐⽤品⽤成快消,把快消品⽤成耐⽤品的。⽐如⼀个技术GEEK,⼀个⽉不洗⼀次头,但是新出⼀款⼿机他都要买来玩玩。结果洗发⽔三年买⼀瓶,⼿机⼀个⽉换⼀个——这种⼈肯定有,但不是⼤概率事件。因此耐⽤品和快消品需要分开讨论。
我们今天先讨论快消品。它们在⽇常中⽤的最多,好理解。⽐如下边就拿冰棍举例。有同学会说:冰棍有啥好分析的。冰棍放在冰箱⾥⼜不会腐烂,我进⼀批关冰箱⾥慢慢卖就好了,怕什么。是滴,如果坐在办公室⾥敲键盘,肯定觉得没什么。可要是真⾃⼰吃饭没着落,全指望这⼀箱冰棍的时候,就淡定不了了。这是商品分析要理解的第⼀个概念:消费者⽀付给商品的费⽤,只有10%左右是商品的⽣产成本。剩下的钱,要⽀付卖货⼩哥的⼯资、店租、冰箱的电费、⽼板、⽼板⼉⼦上⽹包夜的⽹费……
所以,商品必须在适当的时间内卖出去,及时把货物变成钱。这就得了解商品的淡季、旺季,在销量好的时候多卖货,多赚钱;在销量差的时候少进货,省成本。特别是冰棍这种季节性强的产品——很少有⼈顶着刺⾻寒风嗦冰棍。所以它的销量很有可能是下边这样的曲线。
既然冰棍销量和⽓温有关,那在不同地区肯定有差异,⽐如⼴东天⽓热、卖的时间更长;东北开始供暖以后,⼤冬天也有吃冰棍的习惯,可能冬季反⽽有⼀波销量。这是商品分析第⼆个概念:区域差异。做商品分析必须理解和尊重这种差异,才能卖的好。
冰棍不是啥⾼科技产品,你做、我做、他也能做。想卖的多,就得想想法⼦。⽐如做⼀些沾着葡萄⼲的,搞⼀些奇形怪状的,搞⼀些冰激凌⼝感的。这就有了商品分析第三个概念:档次差异。往往越低档的,⾼峰期销量越⼤,但单体利润薄;越⾼档的,低⾕期销量越稳定(因为它要满⾜部分消费者要⾯⼦、追求档次的⽣活需求,⽐如情⼈节明明冷的要死还是要带⼩⼥朋友啃个哈根达斯)。
还是要带⼩⼥朋友啃个哈根达斯)。
既然有⾼端、低端产品区别,就有了新品推出、旧品退市。这就有了商品分析第四个概念:商品⽣命周期。特别是快消品,本质上核⼼功能都差不多。消费者永远是喜新厌旧的。所以往往除了⼏个经典款以外,商家会不断推出新品。但推出新品就有成功、失败两个可能。因此新品会⾛出两条曲线形状。
现实中,即使你是只卖冷饮的⼩摊,也不会只进⼀种冰棍,因此实际上商品总销量的⾛势,是nnn多个曲线相互交织在⼀起。这使得统计、预测销量变得⾮常复杂。如果真是⼀个⼩摊⽼板,很可能他连⼀天卖了多少件,赚了多少钱都算不清楚。因此传统的商品分析,会消耗⼤量精⼒做各个品类的销售记录。特别是服装这种品类、款式、花⾊⾮常复杂的⾏业。
销售的复杂性,直接导致了库存的难以预计。并且,由于商品订货、签约、⽣产、交付有⼀个很长的周期。因此⼈们不可能等到库存卖光以后才去订货——新的货要1、2个⽉以后才到呢,总不能饿⼀两
个⽉吧!因此对销量的预测,变成了商品管理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商品分析从1990年引⼊国内以后,直到2020年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很多⼈吹逼说⾃⼰预测能达到80%-90%的准确度。注意:很多商品的净利都没有10%,10%的库存损失⾜以⼲跨⼤部分⾏业了。所以80%-90%这个准确度是不满⾜需求的。特别是这些⼈吹逼的预测准确度,往往是总量准确度,具体到⼀个品类⼀个款式,就歇菜了。
因此,商品管理上,衍⽣出三种商业模式。
模式1:爆款模式。⽐如iphone,每年就⼀两个爆款,这样能极⼤减少商品管理难度,砍掉那些很难卖的,很容易失败的⼩品类。这样看起来很美好,可要求商品真的得特别、特别出⾊,不然爆款没有爆,今年⼀年都得喝西北风。
模式2:团购模式。相当于先锁定销售数量,再⽣产、发货。这样看起来从源头上解决了库存问题,可为啥消费者要等这么久?为啥我⾮要拼团?我不满意为啥不能退?所以往往拼团会败在控不住价格、退货率⾼上边。
模式3:饥饿营销。类似于⼩⽶早期F码,本质也是先锁定销量,再安排库存。看似很完美,可要求你的粉丝真的很忠诚才⾏,不然退货咋办,竞品抢在前边出同款咋办。
所以这三种模式推出后,很多⼈寄希望于数据分析能分析出爆款是啥特征,能分析出多少⼈参团,参
团折扣要多少,能分析出忠实粉丝数。可了解了商品本质和这三种模式的本质,就知道这是个⾮常难完成的任务——即使你敲再多代码,你的电脑⾥也不可能有个乔布斯破屏⽽出,你的商品也变成不了iphone。
当然,有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解决起来都很复杂。⽐如⼀个简单的问题:为啥商品卖不动。可能就裹挟了区域、档次、门店的商品组合、促销、商品⽣命周期等众多因素。当然还有⽤户、产品体验、品牌影响⼒、宏观经济、竞品动作等更多乱七⼋糟因素。⽽⼤部分的同学没有掌握商品的基本形态,就直接插⼊分析之中,因此⾯对⼀根根看起来很像的曲线完全读不出含义。⼜急着把⽤户、产品等维度加进来分析,就越做越糊涂了。
想起步,最好是从了解商品的基本形态——即本篇上边的基本曲线形状开始。每个商品的基本曲线,都是⼀个具体业务的数字化反映,多积累对基础形态的理解,才能拆解复杂问题。如果想看更深⼊的分析⽅法,本篇集齐60在看,下⼀篇我们分享耐⽤品的基本思路,敬请期待哦。
作者:接地⽓的陈⽼师接地⽓学堂
发布评论